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畜禽业》2016,(12)
牛沙门氏菌病也叫副伤寒,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可引起牛及多种动物发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菌种类繁多,发病牛的临诊表现类型也多样,如出现败血症、肠炎、孕牛发生流产、胃肠炎、肺炎、关节炎,幼龄牛多发,成年牛也时有发生。综病原体、发病特点、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7,(7)
牛传染性角膜炎是牛眼疾的一种,由眼睛局部感染引起,常见病原有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该病不会直接造成牛的死亡,但发病严重的牛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临床症状多体现在眼睛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疫苗对该病的防御效果较差;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可有效治疗该病,治疗时配合饲喂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青绿饲料,对该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有效的防控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笔者调查了西昌市某养鸡户病鸡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病原菌高敏的药物对病鸡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病为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使用病原菌敏感的药物灵先锋及拜诺欣对病鸡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此外,笔者还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和减少经济损失均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牛恶性卡他热是一种对牛有致死性的淋巴增生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狷羚疱疹病毒I型,对环境抵抗力弱,普通消毒方法即能将其杀灭;带毒绵羊是该病主要传染源,病毒不能通过牛与牛之间相互传播;临床常见的有最急性型、慢性型、头眼型、良性型和消化道型5种类型,病牛表现全身症状和黏膜炎症;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管理和消毒,避免牛群接触绵羊,该病目前暂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临床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腹泻是肉牛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广泛流行,危害较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是临床常见的发病菌种,这些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临床防控难度较大;胃肠道微生态失衡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除了腹泻症状外,该病还表现全身症状;微生态制剂是预防该病的理想选择,治疗该病时建议使用敏感抗生素,但务必规范使用,遵守休药期,避免出现二重感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曹莉 《畜禽业》2023,(4):88-90
雏鸡白痢由白痢型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感染鸡以排黄白色黏性粪便为特征,同时表现全身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长途转群和温度过低的室温环境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一旦发生会产生较大危害。对此,从对雏鸡进行科学开口、提供适宜的育雏条件、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控制沙门氏菌污染以及做好种鸡群管理的角度详述了该病的具体预防方法,同时也阐述了使用抗生素和中药治疗该病的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传染病。雏鸡呈急性败血性经过,以肠炎和灰白色下痢为特征。成鸡以局部和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经采用加强饲养管理,应用中西药治疗等措施,该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宋恒 《畜禽业》2015,(1):86-87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致病性细菌引起仔猪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大多发生于1至3月龄仔猪,大猪很少发病,多为隐性带菌。文章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的诊断主要依靠对该病的流行特点和病原的分析,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能够作出初步的诊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检查对该病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8):121-122
牛螨虫病是螨虫寄生于牛体表而导致的一种皮肤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螨虫的活动可造成皮毛的直接受损,其产生的毒素分泌物有强烈致痒作用,对牛行为产生影响,导致全身消瘦、料肉比升高、皮毛脱落和继发感染;加强管理和做好药物定期驱虫工作可有效预防该病,治疗该病时除了使用抗螨虫药外,还应配合抗过敏药和广谱抗生素,可快速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犊牛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各种品种、年龄的牛均易感,以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沙门氏菌存在于健康牛的消化道等部位,当机体抗病力降低,诱发本病;在外界环境不良或饲养管理不当时,还可引起外源性感染。沙门氏菌也可经动物传染给人,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所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将林芝地区犊牛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林芝地区米林县某牧民家,40~60日龄犊牛自然发病,当时正值雨季,棚舍潮湿,犊牛抗病力降低。犊牛饮食被粪便污染的水和草料,引起感染,死…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一般病牛经2~3 d即恢复正常。对牛流行热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进行介绍,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1,(5)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犊牛在发病后表现为严重的便秘、腹泻以及呼吸道症状,常会发生急性死亡。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犊牛副伤寒病的全面分析和总结,旨在可以为广大牛养殖场在临床养殖中防控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0,(7)
牛流行热(三日热、暂时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主要引起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就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措施介绍如下,以期为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6)
鸭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鸭及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以下痢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可引起肉鸭大批死亡,给养鸭产业带来的损失较大。综述该病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4)
牛、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综述该病的病原特性、临床症状、致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3)
通过对绿春县半坡乡5个自然村饲养发病牛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析及实验室检验等结果,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感染,确诊后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该病的确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1,(8)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疾病,2019年在我国新疆地区首次暴发,给当地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牛结节性皮肤病在我国的大规模传播和暴发,主要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出发,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作出重点分析,以期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4)
牛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多症状性传染病。该病一般呈慢性经过,但在适宜条件下也会出现急性暴发,呈急性经过。发生多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病牛和潜伏感染的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综述该病的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20.
<正>牛出败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该病是牛的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近年来笔者诊治牛出败患牛15例,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治愈13头,治愈率86.6%,获得较好的疗效,现简单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患牛体温39.5~41.5℃,脉搏80110次/min,流涎,呈白色泡沫状从口角流出,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