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正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温县以"两区三县",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为载体,通过"实施三项调整,激发三大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建设充满活力的乡村版"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产业链破碎、产业体系不发达、产业主体滞后等结构性问题,对加快农业产业转型,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现代农业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星创天地"是新生事物,建设"星创天地"  相似文献   

3.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金塔县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源动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提档升级,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县实际的农业产业振兴的新路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稻田+"是基于农业综合效益提升而提出的稻田经济创新模式,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稻田+"发展模式的先行者四川省开江县为例,详细解读了"稻田+"产业模式内涵及作用机理,介绍了"稻田+"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打造思路,并提出强化农业品牌、培育农旅融合项目、创建新村建设模式、连锁餐厅营销等"稻田+"的运营模式,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攸县县委、县政府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产业振兴与发展,将攸县豆腐(香干)产业确定为"一县一特"产业,作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攸县豆腐(香干)产业发展平稳,规模不断壮大,效益逐步显露。1.夯实基础强保障为推动攸县特色农业实现转型升级、转型突破,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攸县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县委副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是河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近日,河南召开优质专用小麦产销对接推进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做优做强河南小麦产业。"小麦产业关系到河南的粮食供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河南的经济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计。因此,我们必须从小麦全产业链的角度,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小麦产业的认  相似文献   

7.
在新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进步依托于改革的不断完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实施供给侧改革是深化体制改革和经济改革的重要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使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都以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和效率为根本目标,供给侧改革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新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政府制度供给绩效评价研究为核心目标,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多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策略,旨在为新常态下更好更快地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延津县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优质小麦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麦",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做优"一产"、做强"二产"、盘活"三产",走出了一条以优质小麦"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速推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的必然要求,对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发展中一些主要问题逐渐显现,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制约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性瓶颈因素。特别是目前一些绿色食品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产品难卖、优质不优价等"供需"矛盾问题。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绿色食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正阳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四优四化"的要求,以做大做强花生产业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2016年,正阳县被确定为"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  相似文献   

12.
<正>通化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生态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全力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鼓励"旱改水",调减籽粒玉米生产面积,适度增加鲜食玉米种植比重,开展高蛋白、高油大豆新品种试种。大力发展多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2月13日,农业部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  相似文献   

1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转变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思路,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最好举措。以元江县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元江县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元江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调优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进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发展,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等对策措施,旨在为元江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通道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明确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继续走好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扶贫思路,壮大产业规模,发展县域经济。通道县农业产业建设有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新改善,农业服务水平有新提升,农村民生事业有新进步。主要做法如下。1.围绕市场转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域旅游和脱贫攻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管理》2017,(1):71-7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但其小麦供给与生产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卖粮难"问题与加工企业的"买粮难"问题并存,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以"选准对路品种,以科技为引领,规模化种植,单品种收储,订单化购销"为主要做法的"广源模式",在促进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彭阳县围绕自治区"1+4"和固原市"3+X"产业发展格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为抓手,狠抓项目扶持、科技服务、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及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关键环节,坚持做强"三大主导产业"(草畜产业、蔬菜产业、旱作农业),做优"五大特色产业"(中药材、小杂粮、万寿菊、生态鸡、中华蜂),力促粮食、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朱亭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创建有效带动了区域农村产业做大做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阐述了示范园在发展经济增长动能、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重点分析了园区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经营模式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创新经验,旨在为发展高质量农业、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湖南省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凸显精细农业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作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分析了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发展机制以及实施现状,在总结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本文针对日本六次产业存在的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资本和劳动力脱离农业等问题,结合了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