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四川省农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精神,旺苍县严格执行《旺苍县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试点实施方案》,现已完成全县35个乡镇、10万农户夏收粮食播种面积摸底调查和公示工作。2010年开始,旺苍县粮食直补就率先在全县实行按播种面积发放补  相似文献   

2.
谈现阶段农民增收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关键。本文谈谈现阶段农民增收潜力的挖掘。1现阶段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1)惠农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中央制定了许多积极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具体措施,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2)粮食产量增加,提高了农民收入由于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政策的支持和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粮食收购保价、农业税费减免、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关怀,同时对缩小城乡差别,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年,中央又出台了燃油直补政策,它保障了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保障了城市出租车和农村客运车辆的正常营运。但对农业用油的补贴却是以水稻种植面积为补贴标准,与粮食直补资金一同发放。这种补贴办法不尽合理。岳阳市屈原区农机局专门组织人员走访了全区5个乡镇,对20多位农机大户及30位农民进行了调查。广大农机手反响强烈,普遍认为自己并没有享受到今年燃油补贴政策的实惠。燃油补贴,顾名思义应是补给那些燃油消耗者。应以实际用油量为标准享受油价的补贴金,或者按从事农业生产的机械总动力数为标准来进行补贴,并由农机主管部门负责发放。目前以水稻种植面积为标准并与粮食直补金一同发放的政策不太切合实际,对农机手不公平。如屈原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0%,农业机械多、作业市场竞争激烈,以致作业服务价格偏低。2005年在没有享受油料补贴的情况下,机收作业服务收费是每亩35~40元;2006年虽说有燃油直补政策,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粮食收购保价、农业税费减免、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关怀。同时对缩小城乡差别.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将起到至荚重要的作用。2006年。中央又出台了燃油直补政策,它保障了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保障了城市出租车和农村客运车辆的正常营运。但对农业用油的补贴却是以水稻种植面积为补贴标准,与粮食直补资金一同发放。这种补贴办法不尽合理。岳阳市屈原区农机局专门组织人员走访了全区5个乡镇.对20多位农机大户及30位农民进行了调查。广大农机手反响强烈.普遍认为自己并没有享受到今年燃油补贴政策的实惠。  相似文献   

6.
<正>1种粮直补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4年10月,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相似文献   

7.
记者:王总,您好!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颁发有关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全面取消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据公开信息。2008年将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力度,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13,(12):F0002-F000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6号)指出:“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其他农业补贴政策要“落实好”、要“完善”,而农机购置补贴是“扩大”、“增加”规模,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自2004年开始,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粮食直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直接贡献。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应用“同意一致性”原则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进行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不仅政府和农民最优绩效的“同意一致性”程度逐步增强,粮食直补制度绩效也在增强。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旺苍县被列入四川省12个“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试点工作县”之一。旺苍县按照“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和完善粮食直补政策,完善试点工作“六个一”机制,有力推进试点工作向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改进农机燃油补贴方式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农用柴油价格多次上涨,对农机化发展以及"三农"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2006年国家虽然采取农资"综合直补"方式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但是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的用油却没有得到补贴,没有达到补贴调控和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广大农机手负担依然很重。本文通过改进农机燃油补贴方式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定额直补,差价购油"的农机燃油补贴方式,并对这种补贴方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周兴  黄佳 《湖南农机》2012,(5):111-113
"无粮不稳,无粮则乱",粮食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粮食进行补贴是各国政府保护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的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效果,得出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的总体效果优于综合性收入补贴政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研究农产品目标价格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产品目标价格的概念、功能、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进行综述,指出农产品目标价格的研究方向:目标价格改革必须实行双轨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价格补贴和依托市场机制的目标价格保险;目标价格改革必须构建目标价格精准测算模型,实现片区化随动目标价格精准测算;依托农业信息化技术支撑,连续采集农业生产经营面板数据,是实现目标价格精准测算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用柴油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柴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社会对农用柴油实行价格补贴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上,部分地方已经展开油价补贴的试点.但是,对于采取什么方式补或补给谁的问题还缺乏理论研究,实践中亟需理论进行指导.因此,运用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认为,合理的补贴对象应该是农机大户,最经济的补贴方式应该是从量补贴,并认为限制油品市场的垄断有益于解决目前柴油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伍晨晨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8,8(2):128-130
该文整理了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指出粮食托市价格收购政策下存在诸多问题,提出粮食价格政策改革的重点领域,即一是构建基于“价补分离”的长效机制;二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目标价格测算系统;三是探索粮食目标价格政策“双轨制”;四是完善粮食价格执行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实施措施和成效,指出购机补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全省农机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化,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阐述自我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辽宁省大、中、小型拖拉机装备的发展历程,总结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全省拖拉机装备水平的巨大推动作用,展望今后拖拉机装备的发展趋势,为辽宁省合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项目执行区域内补贴资金能切实补到农民身上,辽宁省按照“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原则,从农机产品的选定、补贴指南的编制、供货及结算的形式、补贴机具发放的方式、补贴申报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供补贴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做评价研究,以期为保护粮食种植环境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SBM DEA模型对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差异性分析和效率损失分析.样本期内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20.
China has been engaging in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rograms, the Slope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SLCP),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ddress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shifting from farm lands to four other land use options using land expectation value (LEV). Sensitivity analyses a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impacts by changing interest rates, prices, wage, and tax rates. Current subsidy program is examin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would suffer more losses for planting pine and orchard trees (citrus and chestnut) and tea when interest rates increase. In addition, planting pine trees, orchard trees, and tea create more benefits than annual crops when wage rates increase by 25%. The provision of subsidies by the government could reduce loss from shifting farm lands to alternative uses, but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terest rate, price, wage rate and subsidy program), farmers still would prefer orchard trees and tea to pines because orchard trees and tea could generate more land value than pine tree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rogram, several policy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