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风环 《河北渔业》2010,(7):12-12,15
1 鱼苗的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用生石灰2 250 kg/hm2清塘,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 m深的新水,鳜鱼苗放养密度200尾/m2.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鳜鱼为肉食性名贵鱼类 ,其苗种培育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的难题。笔者从事鳜鱼人工繁殖和规模化育苗十余年 ,体会到要提高鳜鱼育苗成活率 ,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鳜苗开口培育 鳜鱼苗胚胎发育至卵黄囊消失 ,刚一平游就必须捕食适口饵料鱼。因此 ,同步繁殖开口饵料鱼成为育苗成败的关键。一般采用团头鲂作鳜鱼的开口饵料 ,在鳜鱼催产后 1 2h即同步催产团头鲂。这样 ,鳜鱼苗平游时 ,脱膜不久的团头鲂苗恰好成为鳜鱼苗适宜的开口饵料。因鳜鱼苗平游及开口持续 3 0h左右 ,开口饵料的投喂应在环道中进行 2~ 3d ,日饵量为鳜鱼苗的 8~ 1 0倍 ,以增…  相似文献   

3.
鱼苗放养前轮虫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虫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发塘池培育轮虫的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振宇 《内陆水产》2009,(6):47-47,49
从乌鳢人工繁殖的经验看出乌鳢催产孵化较易,但鱼苗培育难、工作量大而细致,特别在仔鱼出膜4—5天,处于混合营养阶段的时候不解决好开口饵料则成活率低。轮虫、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是乌鳢苗主要开口饵料,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乌鳢苗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氨基酸、脂肪和钙质,其数量、质量能否保证供应,是提高乌鳢苗成活率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现将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产试验,分析了鳜鱼苗开口饵料(鳊)的配置方式和催产时间以及鳜鱼苗阶段的疾病防治。鳊的催产在水温23℃时一般宜在鳜产卵后40小时进行。福尔马林和食盐对寄生在鳜鱼苗体表上的车轮虫和斜管虫以及鱼苗体表的杂质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振宇 《水产养殖》2010,31(4):28-29
<正>从乌鳢人工繁殖的经验看出乌鳢催产孵化较易,但鱼苗培育难、工作量大而细致,特别在仔鱼出膜4~5d,处于混合营养阶段的时候不解决好开口饵料则成活率低,稍有疏忽,前功尽弃,轮虫、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是乌鳢苗主要开口饵料,它含有  相似文献   

7.
专塘培育鳜鱼亲鱼,用HCG+LRH-A作为催产剂,胸腔2次注射,分4批催产,受精率90 ̄98%,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流水孵化,孵化率34.0 ̄38.3%,以刚脱膜的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鱼苗环道培育,共育出2.5 ̄3.0cm夏花鳜种12.5万尾,成活率30 ̄40%。  相似文献   

8.
凌继忠  张君 《内陆水产》2003,28(9):19-19
为提高江西永修县鳜鱼养殖水平,加快鳜鱼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永修县白莲湖鱼种场在开展鳜鱼繁育的同时,2002年进行了池塘主养鳜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养殖总面积8公顷,其中鳜鱼主养池2.3公顷(共5口,每口0.46公顷),配套饵料鱼培育池5.7公顷,池深2.5米,长方形,东西向,保水性能良好,池底平坦,注排水方便。1.2池塘消毒5月28日,抽干池水,每667米2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菌和野杂鱼。1.3前期饵料鱼培育在鳜鱼苗下塘之前15天(6月5日),所有试验池塘每667米2投放鲮鱼水花50万尾,采取施肥培育,并定期…  相似文献   

9.
一、大规格苗种培育的前期准备工作 1.饵料鱼的准备 在实际生产中,团头鲂鱼酶用于鳜鱼开口阶段,鲫鱼鱼苗、乌仔、夏花用于鳜鱼苗种生产的全过程,后期用四大家鱼、鲮鱼作补充。鲫鱼苗相对其它而言,简单易得.成本较低,生产量大,并且规格较易控制,在鳜鱼育种上大量应用。为确保育种工作顺利开展,要十分重视鲫龟的亲本培育和繁殖工作。要使之产得早、产得多、  相似文献   

10.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09,(10):49-50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池面积5拌塘5.9亩、6#塘5.6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塘12亩、2#塘12亩、3#塘11亩、41#塘1亩,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比1:4。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5m~2.0m,透明度30cm~40cm,每口鳜鱼池配备1.5kw增氧机1台,保持池水溶解氧4mg/L。鳜鱼苗规格为6cm~7cm。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表明,海水鱼苗对饵料中的某些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有特殊的需要,如果饵料中缺乏这些HUFA,如DHA(docoaahexaenoic acid 22:6n-3)、EPA(eicosapentaenoic acid 20:5n-3)和AA(arachidonic acid 20:4n-6),将严重影响其营养价值。主要介绍了HUFA对海水鱼苗的营养和生理作用以及饵料中的各种HUFA水平在海水鱼苗培育中的作用,并且给出了某些海水鱼苗对饵料中HUFA的需要量和各种HUFA之间的适宜比例。  相似文献   

12.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5):19-19
鳜鱼的人工养殖(接上期18页)4苗种培育和运输4.1苗种培育。出膜三天后的鱼苗,可以移到培育池中进行投何培育。鳜鱼苗除了吞食同自身大小差不多的鱼花外,很少吃其它的饵料。如果没有适口的饵料鱼,就会互相残食,因此,事先应培育好罗非鱼、鲫鱼、麦穗鱼、餐条等...  相似文献   

13.
孵化鳜鱼苗不容易,但如果在装苗打包前杀虫消毒功夫不到家,很容易前功尽弃。阳春鳜鱼苗孵化大户胡大姐对此颇有体会。她说打包装前至少要提前2天在水池里对鱼苗进行杀虫消毒,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鱼苗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死亡  相似文献   

14.
鳜鱼自鱼苗开口摄食时就以活的鱼苗为饲料,而且不同生长阶段对活的饵料鱼的种类、大小等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供食不及时、数量不足或不适口,鳜鱼就会互相残食而被咬死、卡死,或因饥饿而死,因此,必须根据鳜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有计划地生产与供给各种不同规格的活的饵料鱼,并做到时间配合、数量满足、规格配套、品种适宜,这样才能保证养殖效益的提高。一、亲鱼培育阶段鳜鱼的亲鱼适宜采用专池培育,一般亲鱼池的面积为1亩~2亩,水深1.5m~2.0m,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底部生长有水草更好。在亲鱼培育阶段,投喂的饵料鱼一般为白鲢、…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浮桥河水库管理处的科研人员,利用网箱养鳜鱼,从生态环境上满足鳜鱼的需要,克服了池养鳜鱼因水质较肥影响鳜鱼生长或因缺氧易造成死亡的缺点,同时投喂以鲭鱼种为主的饵料鱼,满足其摄食要求。将当年孵化的鳜鱼苗养成8.5克的鱼种进箱,经4个多月的饲养,单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5,700公斤,套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380公斤,平均成活率56.19%,饵料系数为4.06。最大个体重O.7公斤,平均尾重0.3公斤。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16.
正赤眼鳟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鱼,是江河中重要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赤眼鳟除了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成本低、商品鱼价格高外,还具有产卵量大、鱼苗规格小、易催产、体形瘦长等优点。笔者在鳜鱼养殖中使用赤眼鳟鱼苗替代鳊鱼苗作为鳜鱼苗的开口饵料鱼,其开口率、出苗率大幅度提高。江苏省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扬州市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7.
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鳜鱼亲鱼的培育,重点是投喂适口、数足的饵料鱼;亲鱼的选择用外观法并结合挖卵观察,催产采用一次注射PG(或RES)+混合A型激素,用自然产卵受精的方法;提高鳜鱼苗成活率在于开口时能供给个体适宜的团头鲂及各期饵料鱼。  相似文献   

18.
用人工培育的老年低额Shao作胡子鲶鱼苗初期饵料,技术简单,育成鱼苗规格整齐,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9.
在池塘中,采用施肥繁殖天然饵料的方法,培育人工繁殖的梭鱼苗已达到生产规模。本文着重报道梭鱼鱼苗池的饵料生物与梭鱼苗的食性和生长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真鲷全人工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人工培育和海捕的真鲷亲鱼,进行自然产卵,而后观察了真鲷胚胎发育过程,用小型轮虫、微胶囊饵料配合蛋黄,海湾扇贝卵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鱼苗前期培育,以鱼、虾、蟹肉糜为饵料进行后期培育。在434.8m^3水体中,一次育出体长0.49 ̄2.50cm的真鲷仔稚鱼484万尾。专家鉴定认为,单位水体育苗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