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鱼腥草抗病毒合剂对鸡法氏囊病的疗效及小鼠的免疫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腥草菌毒克星合剂是按照中医学理论研制的一种抗动物病毒性疾病的中草药调节剂,对人工攻毒引起的禽法氏囊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免疫试验也证明,其能增强小白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小白鼠脾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并能诱生干扰素,由此验证了本制剂对动物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
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的细胞,从而引起鸡群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近年来,一些家禽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因多处于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状态而易被忽视.鸡免疫抑制性病毒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等.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复方中草药制剂“禽喘康颗粒冲剂”对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免疫器官病理学的影响。结果发现,“禽喘康颗粒冲剂”可以减弱IBDV对雏鸡免疫器官的损害,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彭继忠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73-73,199
新禽病发生种类多,诸如鸡传染性贫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等。防治对策有: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控制环境污染,搞好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黄连解毒汤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雏鸡的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1日龄的艾维茵雏鸡180只随机分成5组,前4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进行攻毒,攻毒后用黄连解毒汤分别以1.5、1.0、0.5mL/只的用量进行饮水治疗,连续7d,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结果表明:法氏囊病毒主要侵害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其损伤主要体现为感染后7d时胸腺、法氏囊萎缩,脾脏肿大,与感染对照组相比,给药组患病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等器官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并且黄连解毒汤治疗Ⅰ组(1.5mL/只)外周血ANAE+T细胞数显著升高,抑制了雏鸡免疫功能的降低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下降,表明黄连解毒汤对受法氏囊病毒感染的雏鸡的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14日龄健康的海佩科内用仔鸡48羽,随机分成试验(24羽)和对照(24羽)两组.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0.25%的茶多酚(TP),研究TP对鸡免疫功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TP对自然感染法氏囊病鸡,有明显提高(p<0.05)鸡血液中红细胞C_(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及保护鸡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发现TP对公母鸡法氏囊的重量有不同影响.本试验表明,TP具有提高家禽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禽免疫抑制病是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鸡只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因素及非传染性因素所导致的疾病的总称。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病毒有马立克氏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以及呼肠孤病毒等,此外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一定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
用1.25×10#+6个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卵囊/只的剂量经口感染4日龄雏鸡,通过对感染后不同时期雏鸡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变化的连续观察表明:雏鸡法氏囊、脾脏对C.baileyi感染的免疫组织学反应与C.baileyi感染对它们的免疫组织学损害相伴发生,C.baileyi感染对法氏囊、脾脏的免疫组织学损害见于感染后的不同时期,前期以细胞坏死为主,后期以间质增生、淋巴滤泡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及C.baileyi感染对其发育的免疫抑制为主,仅在感染早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免疫组织学反应;而在感染后50d之内C.baileyi始终对胸腺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组织学损害。  相似文献   

9.
以三黄肉鸡为对象,采用法氏囊活性肽进行免疫试验.试验表明,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细胞数量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等相关指标试验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法氏囊活性肽对禽类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是一种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0.
γ─球蛋白制剂对肉用仔鸡法氏囊发育影响的电镜观察近年来国内外均可见到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剂后能提高幼禽,畜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报道.但关于使用该制剂后对幼禽。畜体内免疫器官发育与成熟的影响至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用透射电镜对肌注血清r-球蛋白后仔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热应激下中草药对鸡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观察。选择88日龄健康伊莎褐商品代蛋用雏鸡120只,随机分成6个组:3个试验组为中草药高(7.5mg/d)、中(5mg/d)、低(2.5mg/d)剂量组和3个对照组〔高温对照组、正常室温对照组、维生素C(5mg/d)对照组〕。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观察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88、91、95、97日龄的鸡法氏囊、胸腺中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在400μm×300μm的观察面积内,97日龄时,中草药高剂量组与高温对照组鸡法氏囊淋巴细胞数分别为84.33、69.81个,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中剂量组淋巴细胞数为81.61个,与高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97日龄时,中草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胸腺淋巴细胞数分别为95.85、91.40个,与高温对照组的淋巴细胞数(72.65个)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中草药可增加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且剂量越高效果越好,由此说明该中草药对于缓解蛋鸡的热应激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鹌鹑腔上囊的中间层与鸡比较不明显,淋巴滤泡皮质RNA阳性率62.5%,比髓质高,表明淋巴滤泡的皮质区是B淋巴细胞的活化区。胸腺的被膜下及小隔周围,有生长期较大的胸腺细胞,具有细胞免疫潜能,是T淋巴细胞的先躯。脾脏内的淋巴小结及淋巴组织鞘是B及T淋巴细胞的活化部位,此处RNA的阳性率较高,为61.3%。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 2周龄健康雏鸡 ,剂量是 2头份 /只 ,复制免疫应激模型。通过对免疫应激后第 1、 3、 5、 1 0、 1 5、 2 0d的法氏囊、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各器官组织病理学、活性B淋巴细胞和IgG、IgM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 ,结果发现 :(a)与对照组相比 ,各器官中浆细胞、巨噬细胞 (MΦ)、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而且脾脏、盲肠扁桃体中的淋巴小结数增多。 (b)各免疫器官中活性B淋巴细胞在第 5天开始显著增多 ,并且在第 1 0天达到高峰 (P <0 0 1 )。 (c)各免疫器官中IgG抗体生成细胞在应激第 1 5天达到高峰 ,呈持续增长趋势 ;IgM抗体生成细胞法氏囊在第 5天 ,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在第 1 0天达到高峰 ,以后缓慢下降 ,且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这表明在本试验的免疫应激条件下体液免疫功能未被抑制。  相似文献   

14.
试验应用滴鼻+点眼法对7日龄黄羽肉鸡攻毒建立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采用蛹虫草基质多糖进行治疗试验,通过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血清抗体水平和γ-干扰素浓度的检测来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蛹虫草基质多糖能够促进肉鸡法氏囊和脾脏的生长发育,加快其增重,从而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又能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同时还能使血清抗体水平和γ-干扰素浓度升高,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蛹虫草基质多糖可作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的临床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正常鸡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海兰白鸡的200枚种蛋为试验材料,利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IgM、IgG和IgA3种B淋巴细胞在法氏囊内的发育变化规律。[结果]在胚胎13日龄时,法氏囊内可检测到IgM+和IgG+2种B细胞,但IgM+B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IgG+B细胞,而IgA+B细胞在胚胎18日龄的法氏囊内才可检测到。随着日龄的增长,IgM+、IgG+、IgA+3种B淋巴细胞整体变化呈上升趋势,并在21日龄时达到稳定。IgM+、IgG+、IgA+3种B细胞分布部位相似,开始均出现在粘膜上皮内,随后分布在皮质中,而在成熟后主要分布在髓质中。[结论]在胚胎13日龄前,IgM+B细胞可能在法氏囊内已经出现;鸡出壳后初期,法氏囊的体液免疫功能迅速增强,并在21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动物模型,将法氏囊病病毒(IBDV)BC6/85毒株人工感染5周龄的SPF鸡,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用打分的形式研究攻毒后2~432h,感染鸡法氏囊中病毒的定位以及法氏囊组织病变和IBDV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感染鸡的法氏囊与法氏囊腔中都能检测出病毒和有病理损伤的现象,且IBDV检出的时间迟于损伤出现的时间。法氏囊小结中IBDV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和损伤程度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出先协同增长后有所不同的变化趋势。并在感染后期发现感染鸡法氏囊中仍能检测出病毒且有少量新生的淋巴小结。通过详细记录鸡感染IBDV BC6/85后的整个病程,初步建立了该毒株的动物模型,并通过打分的形式,将感染鸡法氏囊中的病毒增殖与炎症损伤两者联系起来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病的致病机制并为其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炎坤  王涛  姬正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35-735,757
在7、14、21、28日龄分别从同批次同舍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的AA肉仔鸡中随机抽出20只健康鸡只.先进行活体称重,再分别解剖,摘取其心脏、脾脏、法氏囊进行称重,研究不同周龄末肉仔鸡心脏、脾脏和法氏囊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体重之间比例关系.结果表明:心脏、脾脏、法氏囊重量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而其与体重的比值与日龄和体重的增加呈不规律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囊素肽对禽流感(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200只鸡分为疫苗组、疫苗+囊素组、囊素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从13日龄起每7 d测定其法氏囊指数、禽流感(H9)HI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囊素肽能提高禽流感(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延长高水平抗体的维持期,能显著地促进法氏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The 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AFF (BlyS/TALL-1/zTNF4) is a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related ligand that promotes B cell survival and binds to three receptors (BCMA, TACI, and the recently described BAFF-R). Here we report an absolute requirement for BAFF in normal B cell development. Examination of secondary lymphoid organs from BAFF-deficient mice revealed an almost complete loss of follicular and marginal zone B lymphocytes. In contrast, mice lacking BCMA had normal-appearing B lymphocyte compartments. BAFF therefo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B cell development and can function through receptors other than BCMA.  相似文献   

20.
利用透射电镜连续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人工感染雏鸡后不同时期法氏囊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对法氏囊内SIgM,SIgG,SIgA3种抗体生成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液中IgM,IgA,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了严重变性、坏死,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碎裂、溶解,线粒体溶解呈空泡样结构,其他细胞器破坏溶解,在法氏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上皮细胞等细胞的胞浆中可见不同类型和排列方式的病毒粒子。IBDV感染后法氏囊内抗体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清中抗体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揭示雏鸡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