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户的发展趋势由自给自足到兼业化,再到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阶段。农户通过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进行的交易规模、交易频率增加,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大,为了规避要素和产品的销售风险、价格风险,农户可能会在交易中采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合约。基于对广东、广西209份荔枝龙眼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选择农户"是否签订产品销售合约""是否签订土地租赁合约"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农户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同,对其产品、要素交易行为及合约选择行为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销售收入"对规模户"是否签订产品销售合约"有显著影响,"种植面积"对一般户"是否签订土地租赁合约"有显著影响;农户专业化综合指数对规模户"是否签订产品销售合约"有显著影响,对一般户"是否签订土地租赁合约"有显著影响,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占比对规模户"是否签订产品销售合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哈密市伊州区6个乡镇485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农户风险规避态度对其农地转出行为及转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信息识别能力、非农就业率、周围平级群体数量、转出户对交易对象的了解、家庭特殊事件经历等控制变量也有助于提高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拖欠土地租金、分期支付的出现使更多的农户对土地流转交易没有安全感,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增多,其土地转出意愿减弱。因此,加大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的形成力度,规范农地流转双方的保障项目,鼓励农地不集中、规模较小的农户从事非农生产是有效推进农地流转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平南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200-204
农地流转作为推动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方式,一直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率仍然偏低。分析了农地流转中交易费用的存在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从农地产权安排、搜寻交易对象和价格发现、合约谈判以及合约执行4个方面探讨了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交易费用,并针对流转中不同方面的交易费用提出降低交易费用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4.
郑许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4):252-254+261
农地流转是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从主体利益视角考察农地流转的行为决策形成机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农地流转工作。结合实地调研并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和农户行为决策理论分析得知,理论意义上,农地转出户和转入户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考量做出农地流转行为决策;在实际农村当中,亲戚朋友之间往往是自发流转,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决策的结果不仅考虑经济利益,还需考量人情社会关系;政府介入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农地规模流转并抬高地租。  相似文献   

5.
关系网络、农户分化与农地转出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中国农村地区,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可能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关系网络、农户分化和农地转出行为的分析线索,利用陕南3个地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分析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在关系网络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3.4%的农户发生农地转出行为,但转出户的农地转出规模相对较大,平均每户的农地转出率为65.9%。关系网络中的强连接网络和弱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化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促进作用要强于关系网络。但是,农户分化抑制了强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弱连接网络对农地转出规模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构建农地交易平台时应充分发挥关系网络信息共享和建立信任的优势;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与提供就业信息等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农地流转正式制度;让农户分化后扩大的弱连接网络与资本、企业家能力相连,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依赖性视角的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技术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中应用存在差距的原因,通过构建“作物类型-市场环境感知-有机肥施用行为”的逻辑框架,基于豫鄂两省987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农户主营作物类型对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效应,并使用层级回归法检验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相较于种粮户,有机肥替代技术在经济作物种植户中的采纳率及采纳程度明显更高;2)农户主营作物类型通过影响价格感知作用于其有机肥施用行为,在控制作物特性差异后该效应仍然存在,而销量感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作物类型通过价格感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作用路径,仅存在于以市场收益为导向的利润型农户中,对自给型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有限。因此,应该进一步规范粮食农产品市场秩序,保障优质优价机制的有效运行,并强化技术推广举措的针对性,促进有机肥替代技术入户,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需要解决的问题。广西防城港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主要有两种农地经营模式:一种是通过土地出租的"公司+基地"模式,一种是通过土地入股而形成的专业合作社模式。第一种模式,公司以较低的租金从农民手里租入土地,相对于公司利用农地获得的生产效益,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益并不高。第二种模式,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充分的市场信息,获得较好的收益,但是并不能遵守合约,合作社利益受损。文章通过对天路公司与盛丰合作社的比较研究,利用案例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农地要素流动、合约执行和收益分配的一般逻辑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天路公司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加工销售的模式激励了农户对租赁合同的遵守;土地流转后农户可以作为雇工进入公司在原有的土地进行劳作,但享受的剩余索取权过少,实质上难以充分分享现代农业所带来的收益。盛丰合作社内部规章制度的不完善难以约束社员对合同的执行。这两种经营模式下都难以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可持续经营面临风险。研究结论:土地要素流动模式的差异所形成的制度激励和约束不同而造成农民对合约执行的响应不同,交易对象的不同也会造成农户行为选择的不同。交易对象对技术的依赖性越强,农户与公司、合作社合作的意愿也越强,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就越强。在各类农地流转模式创新探索中,令农户拥有或分享土地剩余索取权,加强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深加工技术,是农民、企业或合作社能够共享农地经营收益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农地流转对不同流转行为类型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效果,辨析转出户和转入户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流转确实存在农户收入效应,对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人均总收入的增长效应为20.5%和17.3%. 2)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转出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占主导地位.转入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规模报酬递增机制驱动,农地资产变现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为促进农地流转收入效应的持续实现,应采取稳定流转租金、引导非农就业、发展农村金融等措施,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促进转出户和转入户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0.
发育农地流转市场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户农地无偿转包一直被认为是农地交易市场发育不充分的表现。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从农地存在产权风险的原因出发,利用山东、湖北和广西三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双重制度下农户选择以何种转包方式规避产权风险,探讨产权风险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是否选择无偿转包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转出中有偿转出占比为67.87%,无偿转出占比为32.13%。确权农户中无偿转出占比仅为27.27%,低于未确权农户无偿转出占比61.70%,转出对象为亲友时的无偿方式占比为69.53%,远高于非亲友时的9.26%。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无偿转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确权安全感知可显著抑制无偿转包农地行为;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可显著促进农户选择无偿转包行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下,农户确权安全感知的提高有助于解除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对农地无偿转包的锁定效应。因此,需以农地确权为契机,提高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充分发挥农地流转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效应,实现市场与关系的契合,引导农户积极实现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有利于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和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专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从土地转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土地转入后的成本结构,调查发现:生产成本占很大比例,经计算农户平均生产成本比例为84.48%;流转成本占比例不高。通过对农户成本结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规范合理化程度,建立效率高的农地流转市场,降低转入农户的交易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农地流转率一直比较低。如何破解农地流转效率低下成为时下学术界热点讨论问题。基于劳动力流动的新经济学(NELM)理论基础,提出假设"基于要素替代视角下,农户采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生产方法,利用机械替代传统的劳动力,会否诱发农户农地转入交易行为?"。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对规模经营存在正向作用,并且机械化程度越高越容易促进农户对农地的扩大投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便捷,减少了劳动投入,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提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户对农地的依赖程度;加大对农业机械的基础投入,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业机械化结构的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农民农地流转行为和规模的影响因素,为推进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8县(市)问卷调研数据,选取户主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区域经济特征3个方面11个具体变量,构建Logit模型分析变量对农户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影响,再利用Tobit模型对转出和转入实际规模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影响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的因素不尽相同,影响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但显著水平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对农地转出呈正向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非农收入比重、流转期限、本村土地租金及村集体是否组织流转等,其中非农收入比重、流转期限对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均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对农地转入呈负向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非农收入比重、本村土地租金,呈正向显著影响的有流转期限、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是否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地区类型等,其中非农收入比重、流转期限、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等变量对转入行为和转入规模均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建议】从农地流转主要影响因素着力,推动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中介、合同管理作用,适时合理调整租金水平,从而促进农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转入户视角研究新疆玛纳斯县农地流转对棉农植棉的影响。[方法]2011年8月对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整理相关数据,从植棉规模和植棉效益两方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转入户转入意愿。[结果]新疆棉农对农地转入的主要忧虑在于担心棉花种植风险和担心收益无保障。农地流转后植棉农户的户均农地面积增加,加快了植棉现代化进程,同时增加植棉收益,进而影响棉农植棉效益。[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新疆植棉规模效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分析了新农保对农地流转影响的作用机制,采用了CHARLS 2013年的数据,通过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及不同参保特征对农地转出和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农地转出来看,参加新农保能够显著促进土地的转出,增加土地的转出面积;参保年限越长,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从农地转入来看,参加新农保以及不同参保特征对农地转入均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参加新农保显著提高了农户转入土地的积极性,提高了土地转入水平;家庭参保人数越多,参保年限越长,新农保对土地转入的促进作用越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更好发挥新农保对农地流转促进作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7,(12):2021-2025
以呼图壁县参与农地流转的农业经营主体(转出户为普通农户;转入户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公司)在此轮流转到期后是否愿意继续流转土地为主线,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呼图壁县农业经营主体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显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出方参与农地流转主要受流出方的年龄、转出期限、农地流出对象、农地流转的风险、对这次流转交易市场的信心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流入方参与农地流转主要受流入面积、流入规模扩大后农业生产遇到的困难、二轮承包期满后土地政策的预期调整性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并提出规范双方主体的流转行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市场流转价格机制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市场主体、规范政府行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采用辽宁沿海经济带201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土地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转出对土地转入的影响显著,且二者相关关系比较明显;农户外出就业中的是否外出就业、年打工时间、打工地点和家庭经济结构中的家庭农业生产主营项目、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户土地流出分别在1%、10%、10%、10%、10%的统计水平上有显著影响,而外出就业对农户土地流入影响不显著,但家庭经济结构中的农业收入比重对其在1%统计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家庭承包农地数量、是否拥有农机对土地转出和转入的影响均显著,而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对土地转入影响显著。研究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农地市场发育过程中,愈是具有从事非农要素禀赋的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愈大,转出的面积愈大。虽然农地交易费用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流转面积有负向影响,但是它并没有构成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农户是否向市场提供农地,主要取决于农户要素禀赋。利用2005年江西省21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以上假说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倾向性匹配法,探讨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农户转入转出土地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个体特征、家庭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农地流转具有收入效应,总体上提升了农户的收入水平,但对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由此提出一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了农地流转吗?——来自CLDS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工商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商资本下乡行为异质性的视角,从租赁农地和提供机耕服务两个方面梳理工商资本下乡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4.46%和25.01%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机耕服务;21.17%和72.06%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不止一次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多元化惠农服务。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对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影响不显著;工商资本下乡提供机耕服务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户主年龄、性别、家庭实际耕地面积和村居劳动力年龄结构等因素也能够促进农地流转。随着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强度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概率;若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多元化惠农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因此,需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警惕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大量"圈地"导致的土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加快建立工商资本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