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研究自噬抑制细胞焦亡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先于体外使用盲肠内容物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其发生炎性反应,通过乳酸脱氢酶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Western blottin法检测雷帕霉素激活自噬对巨噬细胞发生细胞焦亡的影响。结果发现激活自噬能降低巨噬细胞炎性小体的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细胞焦亡。随后对健康C57小鼠构建脓毒症模型,观察雷帕霉素预处理对各组小鼠死亡率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LC3蛋白表达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发现雷帕霉素预处理能够减轻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小鼠死亡率。结果表明自噬能够抑制细胞焦亡,对降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通过对细胞周期、基因表达、信号转导、转录因子等的调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茶多酚的结构特点使得其在生物体内的利用度较低,造成茶多酚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很难在生物体内实现,以至于茶多酚抗肿瘤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肿瘤免疫学认为,肿瘤免疫逃逸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以髓系抑制性细胞为代表的负向调节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则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来阻滞肿瘤免疫逃逸,这为茶多酚抗肿瘤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茶多酚抗肿瘤研究现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茶多酚对免疫逃逸作用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以期为茶多酚抗肿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肿瘤化疗药物耐药是肿瘤临床治疗面临的主要障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中新发现的一个配体成员,通过与肿瘤细胞死亡受体DR4或DR5相互作用,从而启动细胞凋亡,被认为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因而在肿瘤治疗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多种肿瘤细胞可对TRAIL产生耐药,使得TRAIL在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对近年来报道的TRAIL耐药的相关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异常的蛋白质合成、内质网应激途径、泛素调节死亡受体表达、热休克蛋白、细胞自我吞噬等相关信号,为肿瘤TRAIL耐药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Livin是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重要成员,其表达的Livin蛋白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7、9的活性来阻断细胞凋亡过程。Liv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近几年来研究发现,通过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及诱导产生特异性地识别Livin的抗体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壁虎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有祛风活络、散结止痛和镇静解痉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确切疗效.该文通过引证有关文献资料,阐述壁虎有效物质的提取工艺,阐明壁虎中抗肿瘤有效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总结壁虎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调节肿瘤微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用MTS法研究木犀草素(LUT)对人结肠癌细胞LS174T增殖的影响,构建人结肠癌LS174T细胞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LUT对结肠癌生长及移植瘤中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表达的影响;构建ATAD2siRNA质粒并转染LS174T细胞,检测LUT对肿瘤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测定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磷酸化NF-κB(p-NF-κB)及总NF-κB(t-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LUT对肿瘤细胞增殖及体内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移植瘤组织中ATAD2蛋白的表达。干扰ATAD2后,LUT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的作用明显减弱,同时LUT降低MMP-2、MMP-9和p-NF-κB蛋白表达的作用亦明显减弱或消失。这一研究提示木犀草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从而抑制结肠癌生长,且其作用依赖于ATAD2蛋白。  相似文献   

7.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体蛋白,其活性主要是由a亚基的稳定性来调节。它在低氧条件下被激活,特异性地与靶基因的低氧反应元件结合,并诱导靶基因转录,提高肿瘤细胞的低氧适应能力,利于其生长、增殖、转移。其机制包括促进肿瘤干细胞的分化,调节肿瘤细胞的代谢,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抗肿瘤细胞凋亡等。近年有许多关于HIF-1与肝癌及肝癌细胞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其与肝癌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interferon)是-类多功能细胞因子,是由哺乳动物体细胞合成与分泌的潜在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具有抵抗病毒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干扰素的产生受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的调控.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是IRF家族中最早被发现的因子,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最广泛.IRF-1是-种核转录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它调节干扰素系统,抑制细胞生长,抑制肿瘤形成.就IRF-1的结构、功能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氯胺酮麻醉对发育期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的影响。7日龄SD大鼠连续注射氯胺酮,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检测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 blott和q PCR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组大鼠肝脏结构受损、肝功能指标降低、氧化应激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加、细胞焦亡水平(NLRP3、ASC、caspase-1和GSDMD蛋白和mRNA)上调。可知,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参与氯胺酮诱导肝损伤的发病过程,为氯胺酮在兽医临床应用及肝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研究茶氨酸衍生物茶溴香酰胺制备的脂质体(TBrC-L)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与其分子机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TBrC-L,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利用Transwell chamber法观察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肺癌A549细胞中与凋亡和生长密切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药物可能的作用靶点。实验结果显示,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可能是其抗人肺癌作用的重要机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涉及到抑制EGFR、VEGFR1、VEGFR~2和Met受体介导的Akt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本研究结果提示,TBrC-L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或)辅助治疗人肺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益生素对雏鸡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增强效果,采用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研究雏鸡饲喂益生素后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应用益生素后,胸腺和脾脏T细胞数量均较未饲喂益生素的对照雏鸡不同程度增加,且胸腺和脾脏细胞免疫增强。上述免疫指标显示益生素Ⅰ组又略高于益生素Ⅱ组,说明益生素Ⅰ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益生素Ⅱ。  相似文献   

12.
虾类免疫系统组成及免疫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虾免疫系统和免疫机理,有效提高对虾自身抗病力,被认为是解决虾病暴发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就虾类免疫系统及免疫机理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展虾类免疫防病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从免疫进化角度,虾类的免疫系统仅由遗传控制的组织相容性反应和中胚层起源的效应细胞组成,不具  相似文献   

13.
虾类免疫系统组成及免疫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虾免疫系统和免疫机理,有效提高对虾自身抗病力,被认为是解决虾病暴发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就虾类免疫系统及免疫机理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展虾类免疫防病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从免疫进化角度,虾类的免疫系统仅由遗传控制的组织相容性反应和中胚层起源的效应细胞组成,不具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抗大肠杆菌Iss蛋白的抗体,将纯化的GST-Iss蛋白分别免疫雏鸡及小鼠。结果显示,无免疫佐剂、弗氏佐剂免疫雏鸡所产生的Iss抗血清效价仅为1∶100,氢氧化铝佐剂免疫小鼠所产生的Iss抗血清效价为1∶60 000。Iss融合蛋白采用氢氧化铝佐剂免疫小鼠,可获得更强的体液免疫应答,抗体效价更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天然免疫研究升温,成了现代免疫学研究前沿,红细胞天然免疫研究又掀起了新的高潮。红细胞具有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它们具有识别、黏附、浓缩、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还参与机体免疫的调控。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免疫技术的不断改进,免疫复合物疾病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红细胞对免疫复合物的调控作用,以及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在循环免疫复合物清除中的作用机理,阐明红细胞CR1数量与活性的改变对免疫复合物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将100只2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AI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免疫学和细胞培养及MTT等方法动态检测AIV感染雏鸭血液红细胞免疫黏附能力、红细胞免疫自身调控能力以及红细胞促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雏鸭感染AIV后1~14 d,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E-CRR)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IV感染雏鸭后3~21 d,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抑制(RFI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IV感染雏鸭的红细胞对血液T、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AIV感染引起的雏鸭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自身调控能力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AIV感染导致雏鸭外周血免疫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按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按摩组和按摩+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建造免疫抑制模型,通过脊背提拿按摩手法观察其对各组动物增重、免疫器官指数以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结果](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免疫器官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按摩+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增重和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无差异;(3)按摩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1).[结论]按摩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调节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建立并研究了一个考虑抗体免疫及免疫损害的慢性病毒感染模型. 当病毒基本再生数大于某个阈值时, 系统呈现双稳性态. 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表明, 通过某段有限时间的治疗可以实现长期免疫控制, 从而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立并研究了一个考虑抗体免疫及免疫损害的慢性病毒感染模型.当病毒基本再生数大于某个阈值时,系统呈现双稳性态.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表明,通过某段有限时间的治疗可以实现长期免疫控制,从而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