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铃薯块茎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问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杂交组合,并从中筛选优良单株和优良杂交实生籽组合的方法是马铃薯遗传育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块茎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米拉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2个亲本(至少有1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杂交组合,并从中筛选优良单株和优良杂交实生籽组合的方法是马铃薯遗传育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效应分别为54.8%,52.1%。双亲(至少有1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植株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疫病抗性的亲本加性遗传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54.8%、52.1%。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米拉等10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在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遗传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O%;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54.8%、52.1%。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杂交组合,并从中筛选优良单株和优良TPS组合的方法是马铃薯遗传育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用4种杂交类型共21个早熟杂交组合,对其产量性状的群体分离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本与实生苗世代在皮色和薯形这两个性状上表现出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但亲本间的遗传效应不同;各类杂交组合类型后代分离群体的商品薯率频数分布表现相似,为偏态多峰曲线分布,初步推断马铃薯商品早熟性的遗传可能由两个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在单株块茎重、单株块茎数和块茎均重上各杂交类型的总体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呈连续性偏小分布;比重更接近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6个含油量不同、遗传差距较大的高含油量黑籽甘蓝型油菜为亲本,按照GriffingⅠ完全双列杂交模式Ⅰ配制36个组合(正反交+亲本),在甘肃张掖春油菜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F1代油菜籽含油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0.00%的组合表现出正向中亲优势,仅有20.00%的组合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为97.83%,狭义遗传力为78.19%;各亲本含油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组合含油量反交效应达极显著水平。甘蓝型油菜籽含油量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同时受非加性效应影响;高含油量杂交油菜育种应以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主,同时还需考虑组合的正反交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杂交水稻亲本光合作用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为杂交水稻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3个恢复系和5个不育系为亲本,采用3×5NCII遗传设计,对光合作用相关的6个指标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组合间除胞间CO_2浓度差异达显著以外,其余指标和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和穗长等性状受组合特殊配合力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一般配合力与狭义遗传力差异不大,加性效应遗传较大,遗传稳定。恢复系RM222、R8319和GR8206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通过杂种优势的分析,GR8206的杂种优势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5个大白菜高代自交系作亲本,按GriffingⅡ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配制15个杂交组合,在2个施氮水平下(300kg·hm-2和不施氮),进行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导地位;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都有重要作用,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广义遗传力较高,狭义遗传力中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杂交水稻常用的4个优质骨干不育系和5个骨干恢复系在农艺性状上的配合力和遗传力。【方法】选用生产上常用的骨干不育系、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后代的产量性状和粒形性状进行统计并进行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结果】杂交水稻产量的狭义遗传力小于50%且与广义遗传力的差值较大,受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穗着粒数和有效穗数对产量影响较大,如宜香1A产量GCA效应值为8.02、穗着粒数GCA效应值为1.47,西科恢4761产量GCA效应值为8.37、有效穗数GCA效应值为8.74;粒形受加性效应影响较大,且恢复系影响大于不育系,其中长宽比和粒长的恢复系亲本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9.68%、63.75%,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对粒宽的方差贡献率皆为40.68%,粒长和长宽比大的组合其粒形更长。【结论】配置长粒形的杂交组合可选择粒长和长宽比一般遗传力高的亲本尤其是恢复系,改善产量可选择在穗着粒数和有效穗数上一般遗传力高的亲本。研究获得了一个在水稻粒形上的Ⅰ类亲本雅恢2115,可用于配粒形大而饱满的组合;验证了一个粒形大而饱满的杂交组合宜香1A/雅恢2115,一个高产量的杂交组合宜香1A/蜀恢498。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逆境黄瓜苗期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 6个亲本按双列杂交GriffingⅡ配制杂交组合 ,在保护地低温弱光的条件下研究了黄瓜苗期 1 1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组合及亲本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 ,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这 1 1个性状的遗传主要被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综合各性状表现 ,组合 70× 69和自交系 5 1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广义遗传力较低,呈现非加性效应遗传为主,高产育种选配亲本组合除注意表型选择外,还应考虑配合力。但产量的表型、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薯干率加性效应遗传占绝对优势,高薯干率育种一般从表型组配亲本组合可获预期效果,但育种选择潜力较低。抗薯瘟菌群1(Pb—1)呈现受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遗传,并以加性效应遗传为主,且母本抗性遗传占较大优势,这对抗性育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male sterile li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of rapese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many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Brassica napus...  相似文献   

14.
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生理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选用8个光合速率差异较大的玉米自交系,按n(n+1)/2双列杂交法配制36个组合,采用GriffingⅡ和Hayman法对玉米4个光合生理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所用材料中自交系鲁原92和A150是较好的高光效亲本,平均值较高的杂交组合的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高光效的。光合速率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气孔宽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5.73%、81.47%,狭义遗传力分别为28.33%、32.39%。光合速率和气孔宽这2个光合性状的遗传均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方向均指向增效,适合中高代选择和优势育种。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比非加性效应更重要,显性方向指向增效,广义遗传力为78.78%,狭义遗传力为57.03%,适合早代选择。【结论】不同光合性状的遗传规律不同,高光效育种工作中,应筛选一般配合力较大的自交系作亲本,同时进行广泛测交。  相似文献   

15.
花生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白沙1016、东平立蔓、青岛小洋花生3个高脂肪、高亚油酸品种(其中白沙1016和青岛小洋花生为高蛋白质品种)和牟平兔子墩、五莲大粒墩、文登大粒墩3个低脂肪、高油酸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利用Griffing方法2,研究荚果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等22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而且大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这些性状,而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显示,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变幅较大,而且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间杂交也可以出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更好的了解北方早熟春玉米区玉米(ZeamaysL.)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和性状遗传规律,为杂交种组配和种质改良提供亲本和育种策略,选用在生产及种质改良中常用的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杂交组合,以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对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鉴定,按照改良griffingⅣ双列杂交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穗粗、容重、籽粒行数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而产量、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K12、丹340和黑选169对提高产量的效应明显,P138在提高后代容重方面优势显著,含有地方种质的早熟材料龙抗118、大粒黄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穗部长度。  相似文献   

17.
以 4个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和 2个海岛棉品种为试材 ,按 NC 设计 ,对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在陆海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组合皮棉产量具有中亲优势 ,最大达到 1 7.1 %。单株铃数、子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 ,而衣分、铃重的中亲优势为较大的负值。与陆地棉对照相比 ,全部组合均明显减产。配合力分析表明 ,铃重、衣分、子指、衣指、纤维伸长率和马克隆值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而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株果枝数、2 .5%跨距长度和比强度同时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双 56和抗 A1是两个较好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8.
胡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有代表性的9个胡麻亲本,配成9×9个双列杂交组合,对胡麻14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亲本所研究性状的配合力表现不一致,没有一个亲本具备所有性状的高配合力。一般配合力较好的品种有内亚2号和瑞士红。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同其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并没有必然联系,而各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效应相关,在强优势组合中,亲本之一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也较大。(2)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蒴果直径、主茎分枝数、分茎数、现蕾期和开花期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影响,而单果粒数、产量等性状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又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现蕾期、开花期、蒴果直径、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