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城县东港一带年年都有一定面积早稻发生不同程度的不早发现象。例如东港公社东港四队由于早稻不早发,产量一直不高,一九七二年115亩早稻总产85000斤,亩产仅804斤,一九七三年135亩早稻总产50.000斤,亩产也只370斤。1974年早稻苗期坐斗现象更为严重。据调查。东港公社东港二队400亩早稻有三分之一以上面积不早  相似文献   

2.
按照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要求,我县2004年将水稻免耕抛栽技术示范列入新技术推广重点,全县推广示范面积6880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1 示范概况在6880亩试验示范面积中,早稻1950亩、中稻370亩、二晚4560亩,主要分布在赤水、甘竹、旴江、头陂、千善、尖峰等乡(镇)。经调查,免耕抛栽早稻平均亩产430kg,与常规栽插产量相当,中稻平均亩产467kg,比常规翻耕栽插略有增产,二晚亩产440kg,比常规栽插增产8%左右。为使该项技术在我县尽早应用,县农技中心安排赤水镇回辛村中堡村小组、甘竹镇洙淇村桥头村小组为水稻免耕抛栽示范中心片,总面积123亩,其中早稻56亩、晚稻67亩,早稻56亩田当中安排了15亩放养雏鸭300羽。2 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
据农业部对9个小麦主产省535个项目县和9个早稻主产省369个项目县统计,今年夏收小麦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2亿亩,早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844万亩。据汇总分析,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亩均增产26.6公斤,亩均减少不合理施肥(折纯)2.5公斤。早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推广区与习惯施肥区相比,亩产分别增加38.2公斤、22.6公斤。  相似文献   

4.
早稻直撒播是将事先溶田整好地的准备种植早稻大田,采用直接将催芽至露白的常规早稻种子直接撒播到田间,与传统手插田相比,亩可节省种子2.5公斤,折人民币5元;大田亩省育秧管理费用、省插秧费用30元;亩增产20公斤谷子,折人民币20元;在其它操作水平、花工、花本条件相同情况下,早稻直撒播田比传统手插田  相似文献   

5.
上戍乡早稻直播栽培在1995年已获得成功,面积逐年增加,1998~2001年早稻直播栽培面积达2000~3000亩。早稻直播栽培有增产、增效作用,人工手插早稻常规品种“中丝2号”等平均亩产350kg,而直播亩产为380kg,亩增30kg,增产率为8%左右,且省工省力。  相似文献   

6.
1965年我所矮脚南特栽培面积45.73亩,占早稻总面积的94%,平均亩产906.8斤。其中塑料薄膜育秧的本田面积12.2亩,平均亩产1,001.2斤,产量最高的2.15亩,单产达1,077.6斤。现在初步分析总结如下: 一、叶色变化规律与产量及形态结构的关系 水稻叶色变化,与植株内部营养状态有关,是氮碳活动机能转化的外部反映。从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2)
水稻机械抛秧是用抛秧机代替手工抛栽塑盘秧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速度快、工效高、抛秧匀、质量好、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据1997年对绍兴县15个镇1个场统计,早稻品种嘉育293平均亩产454.4公斤,分别比塑盘手抛、常规手插亩增15.1公斤、24.5公斤。晚稻机抛,据福全、皋埠两镇统计,面积127.3亩,平均亩产451.3公斤。福全镇大生村濮关海户,品种宁粳2号,经市县农业局验收,最高田块亩产达523.7公斤。现将水稻机械抛秧主要配套技术简介如下,供  相似文献   

8.
水稻直播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是一种无需育秧、移栽,省工、省力、省秧田的低劳动力成本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本技术从2004年,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亩产量逐年提高(从第一年的亩产400公斤到2005年503公斤,2006年,在长龙村6组开展了较大规模水稻直播栽培示范,伍昌杰的直播稻最高亩产达到了640公斤,户平亩产560公斤。2007年,示范面积继续扩大,伍昌杰的直播稻最高亩产达到了680公斤,户平亩产达到537.6公斤,与移栽稻比较,单产基本无差异。2008年,伍昌杰的4.0亩直播稻,平均亩产567.0公斤,2010年最高亩产达722公斤),现以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9.
早稻—再生稻—冬种栽培模式是指双季稻或较低海拔单季稻区培植再生稻的一种栽培模式。龙岩市近年来进行了对早稻—再生稻—冬种栽培模式的探索。1999年全市推广这种模式4062亩,头季稻平均亩产524.6公斤,再生稻亩产331.6公斤,两季合计亩产856.2公斤。连城县朋口镇天马村建立示范片518亩。  相似文献   

10.
金陵57自1982年引进我县试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7年达10.9万亩,平均亩产为505公斤,其中周岗乡109.6亩丰产方,平均亩产631.5公斤,並有6.8亩亩产达688公斤;龙都乡农科队104亩丰产方,平均亩产达623.9公斤。我们根据几年来的试验结果及大面积调查,对金陵57的高产途径与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寨里镇是光泽县的大镇,是全县的主要粮区和经作区。荸荠是当地一种土特产,球茎肉质嫩,含糖分高,食味可口,清凉解毒,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粮经结构调整,稻—荸荠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全镇栽培稻—荸荠305亩,早稻最高亩产561公斤,平均亩产502公斤。荸荠最高亩产鲜球茎20  相似文献   

12.
寨里镇是光泽县的大镇,是全县的主要粮区和经作区。荸荠是当地一种土特产,球茎肉质嫩,含糖分高,食味可口,清凉解毒,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粮经结构调整,稻一荸荠面积连年扩大,2004年全镇栽培稻一荸荠305亩,早稻最高亩产561公斤,平均亩产502公斤,荸荠最高亩产鲜球茎2082.5公斤。  相似文献   

13.
<正> 1981年,豫西水稻麦后旱种面积350亩,亩产平均205公斤,至1984年种植面积3.9万亩,亩产263公斤,其中亩产在400—500公斤的4010亩。临汝县杨楼乡叶庄村2亩地,亩产545.5公斤,偃师县城关镇后庄村185亩,亩产526公斤。从以上的产量看,在豫西实行水稻麦茬旱种,不仅可行,且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从前不久在江西省永修县召开的江西省早稻集中育秧现场会议上获悉,2014年,江西省早稻集中育秧秧田计划面积2万公顷(30万亩),集中育秧大田栽插计划面积40万公顷(600万亩)。从2014年开始,江西省以推进工厂化育秧和标准化育秧为重点,力争实现一年试点、两年小成、三年铺开。中央财政今年继续安排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在江油地区开展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与常规毯状秧盘育秧机插对比试验,试验面积115亩,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平均亩产557.5 kg,比常规毯状秧盘育秧机插增产5.4%.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技术是一项节约、增效的水稻种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早籼稻温814为材料,研究不同行距插秧机(七寸机和九寸机)对早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其七寸机在早稻上的推广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采用七寸机小精AP60的手扶插秧机机插,亩产达到440.9公斤/亩,亩增产14.7公斤。  相似文献   

17.
经研究发现,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加施菌肥处理的大豆产量效益较好,平均亩产191.7公斤,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大豆亩产161.4公斤亩增产大豆30.3公斤,增产18.8%,亩增收92.96元;常规施肥基础上加叶面肥处理的大豆平均亩产为184.0公斤,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大豆亩增产22.6公斤,增产14.0%增加效益66.32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镇推广稻-白芹-青芹耕作模式,去年面积达5000多亩,仅沙堤芹菜专业村就发展近千亩。即早稻种植汕优77或威优016杂交组合,亩产超半吨。早稻收割后种植本地选育的白芹良种,亩产2000-3000公斤,一般每公斤售价2-4元,亩产值达6000元。白芹收后再种美国“百利”青芹,亩产5000-9000公斤,每公斤售价0.6-1元,亩产值达5000元,三熟产值达1.2万元。其主要配套技术是。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85.7%近日,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其官网通报2015年春季流通领域肥料质量抽检结果,共抽取28个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的样品有24个,总合格率为85.7%。340万亩今年,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再鼓劲、再发力,早稻集中育秧实施面积达到1100万亩,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达到了340万亩。600亿元从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获悉:自今年起到2020年,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是师宗县漾月街道主要农作物之一,积极探索其增产方法及措施,是基层农业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1近几年水稻抛秧增产记录20 11年落实抛秧面积25.93hm~2,经过县、乡二级科技人员测产,平均亩产387.4kg,比水育秧亩增产45.8 kg;2012年抛秧面积20hm~2,经测产,平均亩产435.8kg,比水育秧亩增产70.7kg;2013年抛秧面积45 hm~2,经测产亩产513.3kg,比水育秧亩增产7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