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业发展四十年的回顾、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大,总面积118.3万km^2,全区有可耕地面积800万hm^2,年实际耕种面积超过667万hm^2,是国家级玉米、高油大豆、优质春小麦、马铃薯、向日葵、甜菜、瓜菜作物以及杂粮杂豆生产基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农作物种子的旺盛需求,农作物种子商品化率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00万hm^2以上。2000年种植面积为280万hm^2,2001年种植面积为240万hm^2,2002年种植面积为220万hm^2,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大豆在我省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最高年份出口达15万t,占全国的80%。  相似文献   

3.
杨彬 《种子世界》2005,(1):44-45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光照资源丰富,具备良种生产必需的自然条件,已成为全国重点玉米制种基地。本公司本着提高产量、农民增收、稳定基地为出发点,年玉米制种面积2000hm^2,平均产量达6750kg/hm^2以上。现将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种子世界》2005,(4):65-65
由江苏省常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溧阳市土肥站负责实施的“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04年已取得较明显的成效。2004年在2003年133hm^2的基础上扩大到320hm^2,订单农户378户,水稻收购价加价0.10元/kg,使基地上的农户增产节本增效1425元/hm^2左右。生产的“沧峪园”牌“富硒米”、“专用粥米”在2004年2月份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论证,  相似文献   

5.
新疆棉花生产的安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新疆棉花生产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棉花生产与原棉消费大国,是纺织加工、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大国,由于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棉花生态条件,已具备棉花种植100万hm^2,总产棉花150万t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和原棉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玉米制种产业优势、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以来,全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达N3333.3万hm^2,年需要玉米种子量约12亿奴。巨大的市场需求使玉米种子生产成为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赢利丰的“黄金产业”。2012年,加强生产建设兵团的玉米制种面积已经超过2.7万hm^2,比2008年翻了1番。随着国家加大对种子生产基地的投入和建设,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将呈现跨越式的发展,新疆将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兵团紧紧抓住机遇,把玉米制种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制定了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面积到卿达到6.7万hm^2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我国南菜北运重要的基地之一,2002年蔬菜种植面积42.06万hm^2以上,产量784万t左右,总产值约70亿元,其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面积为0.19万hm^2,产量3.77万t;取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面积为0.69万hm^2,产量16.56万t。云南四季都能生产蔬菜,滇中是商品蔬菜的主产区。目前云南商品蔬菜生产已经形成城郊、农区相结合;正季与反季、常年菜与季节菜相结合;时鲜大宗蔬菜与细菜、加工原料菜相结合;内供与外销、出口相结合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8.
我国林木良种基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良种与良种繁育基地肩负着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的功能,体现了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存的有机结合,其建设“事在基地、利在社会”。据2005年中国林业年鉴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全国林木良种基地总面积17.7万hm^2,其中种子园1.7万hm^2:母树林12.1万hm^2;采穗圃4629hm^2。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为37%和43%,但目前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良种使用地区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良种使用率偏低.个别地区甚至只有2%,与林业发达国家80%(美国86%)的良种化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圆。母树林产种量低.种子品质差。一些基地经营管理粗放、建设速度慢,有的仅处于初级种子园状态,有的甚至处于转产、停滞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对几个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探求适合我国良种基地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毛葱学名珠葱,主要产于东北。利用这种技术,葱平均产量为25.5t/hm^2,大豆平均产量为l750kg/hm^2。2004年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夹信子村毛葱套种大豆栽培面积达253hm^2,产品已出口到日本和韩国。该地区已成为毛葱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是毛葱套种秋菜,近两年发展到毛葱套种大豆。  相似文献   

10.
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广西种子生产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广西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涉及范围之广,受灾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给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广西种业因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受损严重:一是广西种子企业“早(造)制(种)晚(造)用”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在广西境内的制种基地受损面积达95%,共1305hm^2:在海南省临高县的制种基地受损面积达35%,共640hm^2。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垦科技》2010,(3):91-91
农五师葡萄种植面积将从2010年的0.43万hm^2,在3年内发展到0.67万hm^2,力争建成中国最大的有机葡萄生产基地。近3年来,农五师红提葡萄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2008年年产值为7000万元,2009年就迅速提高到138亿元,2010年有望达到2亿元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青海省第一大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油菜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特殊的生产资料,其质量尤为重要。青海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种条件,现已成为国内油菜北繁和制种的基地。我省杂交制种开始于1996年,截止2007年杂交油菜种子制种面积达2900hm^2;给外省繁殖杂交油菜1000hm^2。要想获得高质量种子,  相似文献   

13.
棉籽壳栽培双孢菇优质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双孢菇生产的不断发展,常规配料——粪草栽培料的生产应用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粪草原料不足、畜禽粪便污染与掺杂、堆肥发酵时间长、产量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等,已严重阻碍了双孢菇产业化发展。近几年,随着山东省棉籽壳原料的丰富价廉.很多地方开始利用棉籽壳试种双孢菇。  相似文献   

14.
蒙牛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暨高智能化生产基地(“蒙牛”六期)占地面积近18hm^2,项日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综合乳品加工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柴玮 《种子世界》2008,(5):13-14
四川是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有种子生产基地6.7万hm^2左右,年生产种子1.5亿kg。近年来,我省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南美和非洲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加,达到1000万kg以上,占全国“三系”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的80%左右。目前,全省有21家种子企业申办了国家进出口经营许可权(包括代理种子出口型企业)。  相似文献   

16.
李群  胡峰 《山东蔬菜》2007,(1):35-36
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日光温室作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多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每666.7m^2可产双孢菇4800kg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2年引进了加工草莓新品种——森戈纳.建起了出口草莓生产基地,全面采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产品销往日本、新西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2003年全市开发面积33.3hm^2,666.7m^2产量达3000kg,收6600元。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黔东南州农业结构单一,农村经济滞的,农业增收缓慢的状况,黔东南州提出了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围绕“产品调优、规模调大”搞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2000年农业上重点抓好:五大工程”。即2万hm^2优质米基地建设,0.37万hm^2破季蔬菜基地建设,万户蓄牧扶贫工程,万亩稻鱼扶贫工程和3万口沼气池生态建设工程,1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五大工程”均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1小麦种子生产量 据统计,2008年全省小麦种子生产基地面积24.86万hm^2,预计产种15亿kg。其中主导品种的种子生产量分别是:矮抗58面积2.67万hm^2,产种1.6亿kg;豫麦49-198面积2.47万hm^2,产种1.48亿kg;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太和县是农业大县,也是粮食生产先进县,特别是小麦生产面积大、产量高,常年播种9,3万hm^2,单产已突破6375kg/hm^2,这样的业绩主要得益于自繁小麦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几年前,太和县小麦生产品种多、乱、杂,用种基本全靠外调,这不仅加大了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而且调进的种子质量大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太和县从2004年起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发展新的种子繁殖基地建设,到2007年已建立小麦种子基地3333,3hm^2,产种量达2000万kg以上,不仅满足了全县良种补贴项目用种和小麦用种的需要,而且还有500万kg外调,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企业增效,走出了一条“公司、农场+协会、基地+农户”的种子繁殖基地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