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撵沙腾地固沙造林法是内蒙杭锦后旗民建大队林场场长、模范共产党员、治沙劳动模范牛二旦同志根据当地沙漠特点,在十几年治沙造林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先进的固沙造林配置方式。民建大队林场面积6,500多亩。它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以东,属半荒漠地带,年降水量132.7毫米,蒸发量2,069.7毫米,干燥度3.8左右。主风方向西南偏西,次主风方向东北偏东,全年≥6米/秒起沙风150次以上。主要沙源为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就地起沙。主要沙丘类型为新月形沙丘链和垄状沙丘,沙丘密度一般为0.3-0.9,多数0.5-0.7左右。已造林的丘间低地的潜水埋深多为1米左右,土壤多为浅色草甸土。民建大队林场只有20户人家,49个整半劳动力,但他们在牛二旦同志带领下,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无  相似文献   

2.
我场位于长岭西部、多风少雨、气候干旱、沙丘面积较大、造林地土质瘠薄,建场前个个沙丘风蚀严重、侵吞不少良田。一九五八年建场、五九年开始造林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截止一九七七年保存造林面积达十一万三千亩、除新植林外、现全部郁闭成林。结合本场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造林密度的不合理、使部分林木生长瘦弱、个别地方有枯死现象、病虫害也相继发生、延长了成林期和成材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过去是个有名的“风过地皮扒”,“遍地是黄沙”的“穷沙窝”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战胜风沙,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群众运动。在植树造林运动中,坚持“实践第一”不断进行科学实验,实行科学造林,科学管林促进林木速生丰产。共造林六千三百七十亩,四旁植树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场全体职工认真读马、列的书,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从1957年以来,共营造落叶松18,380亩,平均保存率达80%以上,片片生长旺盛。其中早在1957年试栽的100亩,平均树高已达7米,平均胸径8厘米,最粗12厘米;1965年前营造的7,000亩,均已郁闭成林,开始结实。十几年来,我们在三大革命斗争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初步掌握了落叶松生长规律,攻破了落叶松在长城山地区育苗、造林难关,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南壕赖林场位于清水河县西北部。建场16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林业职工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科学固沙造林,累计固沙造林面积63548亩,保存乔木和乔灌混交林37926亩,保存率为60%,基本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当地农民喜悦地说:“当初沙丘光溜溜,如今沙丘绿油  相似文献   

6.
我们大队位于娘娘山下,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地区。为了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几年来植树造林4654亩,其中杉木1475亩。回忆我们1965年刚刚开始营造杉木林的时候,由于对杉木的生长特性了解不够,走了一段弯路。后来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摸索了一些杉木生长规律。现将初步观察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县是个海岛,有二十三万人,总土地面积四十四万多亩,其中沙滩占六万亩,解放前是个“沙滩草不生,起凤沙滚滚”的荒凉海岛。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历年来共营造水麻黄四万多亩,这些防护林很快发挥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如今到处呈现出“飞沙被制服,沙荒变良田”的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8.
我场地处江南太湖流域的低山半丘陵地,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毛竹的生长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遵照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和“竹子要大发展”的伟大指示,重点发展了毛竹生产。今年春天,我场自力更生在新竹园内选挖竹母3300多株,成活率超过了一九七五年96%的水平,基本上闯过了毛竹造林的“成活关”,这对我场进一步发展毛竹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回顾我场毛竹造林的发展过程,也是贯彻执行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伟大指示的过程。开始,我们思想上认为:要发展毛竹生产,最大的困难就是竹母的来源问题。我场是发展毛竹新区,成林竹园不多,要大面积的造林,过去主要靠外地支援。这既不能做到“随挖随种”,又带来了选种不严、病害蔓延和数量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荔县境内的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地带,即称沙苑,总面积约85万亩。过去,这里黄沙连片,风吹沙移;是不毛之地。1951年,省农林厅在这里设立造林局,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防风固沙。1964年成立大荔县沙苑林场,属大荔县管。沙苑林场现有职工64人,经营面积6.9万亩,其中耕地1000多亩,其余为林地,树种多为刺槐。从1985年开始,国家基本停止对林场的基本建设投资,林场开  相似文献   

10.
植树造林是绿化祖国,改变自然面貌,增加森林资源,促进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加速实现“四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正是植树造林季节,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绿化步伐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就这个问题谈点意见,供参考。江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水热充沛,生态条件优越,适宜林木生长,这是我省搞好植树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巩固造林成果的有利条件。建国三十一年来,全省共造林五千九百多万亩,四旁植树六亿四千多株,绿化了一部分荒山和四旁空地,森林面积发展到九千一百多万亩,复盖率由解放初期的百分之三十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七,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11.
我场处于干旱地区,沙丘多,风沙大、树木少,于1961年秋在巨宝山沙丘地营造杨树960亩,1962年春由于风剥全部失败。但我们在失败中得到教训,经过反复模索总结,终于找到了在沙丘用机械造林的途径。从1963年到1975年秋,已在沙丘上造林9万亩(成活率达80%),绿化了6个公社的大小沙丘124个;并在沙丘上营造农田防护林27,630亩,长势良好,带、片成林,可保护农田20万亩,起到了保田、增产作用。现将沙丘机械造林的具体作法介绍如下。一、整地方向与林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春季植树造林电话会议精神推动下,我省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以育苗为重点的春季植树造林群众运动。截止3月下旬,全省已育苗17.4万亩,为去年同期的3.3倍;造林99.8万亩,为去年同期的1.5倍;“四旁”植树2.7亿株,为去年同期的2.7倍。今春育苗造林群众运动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3.
我场地处辽宁西部山区。一九五八年建场。现有职工一百二十二名,经营总面积三十万亩,分布在十三个公社。十多年来,我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极积地开展造林,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教育和锻炼了全场革命职工,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焕发了绿化祖国,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使生产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从建场到现在共造林二十三万二千亩。保存面积十九万亩,保存率为八十一点九,总投资一百七十七万五千元。文化大革命以来八年造林十九万五千多亩,保存面积十六万九千亩,分别为文化大革命前造林面  相似文献   

14.
我们大队位于娘娘山下,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地区。全大队十个生产队,两个林业队,359户, 1530人,耕地面积1965亩,山林面积6123亩。 我们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大办、办好粮食生产同时,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发扬大寨革命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穷办苦干,积极组织群众大打植树造林的人民战争。几年来,植树造林5498亩,其中杉木1792亩。我们发展杉木林,经过几次反复,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摸索丘陵山区营造杉木林的客观规律。1974年,我们在省林科所的帮助下,在芦塘庵林业队成立了“三结合”的科研小组,对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整地方式,不同的抚育管理措施情况下杉木生长情况和“小老树”改造等问题进行观察,现作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15.
安泽县地处太岳山麓,地域辽阔,有上百万亩宜林荒山,有着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建国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的林业建设取得了相当成绩,森林总面积达到三十七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十七万多亩,成活率高,长势喜人,有部分已经能够间伐椽材,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造林工作的伟大斗争中,我县党政领导遵照毛主席“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的伟大教导,在发动群众,加强领导,大打植树造林“人民战争”的同时,还紧密结合生产,大力发展林业技术,认真总结群众的造林经验,开展群众性的林业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富源县是全省十八个用材林基地县之一。多年来,这个县在植树造林中不搞形式主义,注重造林质量,植树造林取得较好成绩。建国至八二年底,累计造林120多万亩,其中用材林92万多亩,成林面积32万多亩,保存率达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三定”、“两山”政策的落实和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的高涨,富源县不仅造林面积成倍增加,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一九八四年三月被评为全省植树造林先进单位,受到了省政府和  相似文献   

17.
我场于1954年建立,经营面积10.5万亩,林业用地7.6万亩,设6个工区,职工176人。建场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全场职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搞植树造林,1963年就基本完成了宜林荒山的造林任务。目前,全场人工林面积共74,952亩,蓄积量38万立方  相似文献   

18.
五原县有零星分布的沙丘17万多亩,由于其与农田交织在一起,对农田形成极大危害.每当大风季节,随着沙丘的移动,有近7000亩农田被掩埋或沙化,7万亩左右的青苗被沙蚀,造成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这始终是当地农民的一块“心病”.为了彻底根治沙害,五原县向零星沙丘宣战,开展了全民参与、持续推进的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的零星沙丘全部固定或半固定,林草覆盖率超过40%,基本上消除了沙进田退和青苗沙蚀的危害,提高了环境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场广大职工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群众运动。建场十几年来,植树造林保存面积36000余亩。林区内的国有宜林荒山基本上实现了绿化。随着造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新造幼林大部分都是油松纯林,松毛虫等林木害虫大量发生,给林木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过去因受刘少奇、林彪一伙推行的“重砍轻造”和“只造不管”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防治松毛虫的工作一直处于“虫来喊一  相似文献   

20.
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热烈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大力造林育林。近四年,植树造林99000多亩,四旁植树1300多万株。在林业建设的群众运动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的教导,以社队林场为主,组织起一个初具规模的林业科研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