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述了江西油菜机械化播种的研究现状,包括油菜种植方式、机械化发展的意义、油菜机械化播种率、播种机械化的关键部件及其共性基础理论等,介绍了在江西推广应用的2种主要油菜播种机机型,讨论了江西发展油菜机械直播技术和应用直播机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该省发展油菜机械化播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江西油菜机械化播种的研究现状,包括油菜种植方式、机械化发展的意义、油菜机械化播种率、播种机械化的关键部件及其共性基础理论等,介绍了在江西推广应用的2种主要油菜播种机机型,讨论了江西发展油菜机械直播技术和应用直播机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该省发展油菜机械化播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种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适宜宣城市宣州区油菜种植最佳模式,宣州区农机局于2013年10月在洪林镇开展了油菜不同播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撒直播和机械条播2种不同播种方式,油菜群体结构有差异,但后期产量差异不明显。撒直播方式更有利于油菜前期生长。由于油菜分枝多,后期群体差异在缩小;2种播种方式的收入差异不明显,在劳动力紧张的地区,可选择机条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即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播种收获的利与弊、油菜机械化对油菜和机械性能的要求;并提出了油菜机械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旱作地和稻田不同茬口模拟雨前、雨后不同土壤环境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撒播油菜,结果表明:稻田茬口撒播油菜出苗率比旱作地撒播的出苗率高7.47%;旱作地茬口雨前3 d播种的出苗率变幅在20.8%~27.0%,雨后当天播种至第3 d播种出苗率变幅在20.5%~24.5%,雨后播种比雨前播种平均出苗率高4.0%;而水稻田茬口从播种后当天下雨到第4 d才下雨出苗率变幅在51.4%~54.4%,雨后当天播种至第3 d播种出苗率变幅在23.9%~27.9%;雨前播种比雨后播种平均出苗率高22.2%。雨后旱作地播种后浅中耕与水稻田中耕后立即播种都有利于提高撒播油菜出苗率,且出苗率下降趋势较慢。  相似文献   

6.
开展不同播种、摘薹方式对菜油两用型油菜‘国豪油5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为四川菜用型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研究了2种播种方式、4种摘薹方式对菜油两用型油菜‘国豪油5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随着摘薹分枝的增加,菜薹产量增加而菜籽的产量减少,蕾期摘主序和一次分枝的方式收益最大。移栽油菜纯收入高于直播油菜。因此,‘国豪油5号’作为菜油两用型油菜使用,最佳的播种方式为移栽,最佳的采摘方式为蕾期摘主序和一次分枝。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菜机械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播种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经过多年的农业种植技术表明,机械播种技术对杂交油菜的播种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油菜播种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获取油菜播种质量信息,并实现信息的显示、远程传输与云存储,提出了一套油菜播种质量监测系统。方法 该监测系统由油菜籽传感检测装置、播种监测终端、播种质量信息云存储平台组成。采用多种形式小粒径种子传感检测装置实现对播种质量信息的实时获取,基于射频通信模块实现与播种监测终端的数据交互;监测终端完成信息显示,并通过北斗定位单元对播种质量信息位置进行精确定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油菜播种质量信息数据的远程传输和云存储。搭建油菜播种质量监测系统试验台,通过田间试验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设计的油菜播种质量监测系统能通过内嵌的北斗定位单元获取播种机经、纬度信息,同时可利用4G无线传输模块将播种质量信息及定位信息传输至云存储平台。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器落种频率为16.5~26.2 Hz时,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7.1%,采集的油菜播种质量信息均能够传输至播种监测终端并进行显示;播种质量信息均准确上传至云存储平台数据库,传输时长不超过2 s,且与终端显示数据一致。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排种频率为17.4~25.5 Hz时,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6.6%,且系统运行正常。结论 该系统为油菜播种过程智能化提升、播种状态图生成及产量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甘孜州春油菜不同播种方式的产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甘孜州道孚县、炉霍县和甘孜县3县春油菜播种方式比较试验进行了产量及效益分析。3县春油菜不同播种方式下,单产水平及其生产成本差异明显,但单产效益并无明显差异,并就甘孜州春油菜不同种植区域提出了播种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油菜精量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精量播种可省种,省工,壮苗增产,节约种子60%-70%,节约间,定苗用工270-345h/hm^2,增产12%以上,影响油菜播种出苗的因素依次为土壤水分,播种深度,播种量和籽粒大小,要保证油菜出苗整齐,土壤含水量应大于16%,播深1-2cm,播量控制1.5-2.0kg/hm^2。  相似文献   

11.
优质油菜通常是指“单低”或“双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低硫甙油菜)。1.品种选择。以推广应用“双低”油菜品种为主,重点选用合适的花育系列、油研系列和湘油系列等品种,全生育期为120天左右,与本县三熟制相应。2.把握节令、适时播种及移栽。我县油菜可在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2.
在阿克苏地区果园开展早春顶凌播种绿肥油菜试验,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绿肥油菜产量和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旨在为阿克苏地区早春顶凌播种绿肥油菜选择适宜的播种量,完善果园套种绿肥油菜早春顶凌播种技术要点.结果表明,顶凌播种绿肥油菜,油菜种子能够很好地利用土壤化冻期的墒气,生物产量高,盛花期提前,对果园土壤养分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结合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油菜播种施肥和现有动力机械的现状,提出了油菜播种施肥机械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对播种施肥机构进行了设计,分析了主要机构参数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4.
利用2BYF-6型免耕直播联合油菜播种机在袁州区、分宜县油菜示范基地对油菜赣两优3号进行机械播种技术示范,一次完成播种、施肥、开沟和覆土等4项作业。667 m2施复合肥30 kg,密度20 000株,平均产量124.3 kg。总结油菜机械播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油菜机械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云霞 《农技服务》2010,27(7):834-834,914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施足基肥、播种及间苗补苗几个方面总结了油菜的机械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2个双低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H(代表花叶品种)和Y(代表圆叶品种),设置9种播种密度,分别为9万、12万、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分析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双低油菜品种菌核病发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处理对油菜的出苗影响较小,对苗期长势有一定影响,75万株/hm2以上的高密度小区出苗较好,长势均匀一致,草害和野油菜苗较少,提高油菜播种密度能有效预防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从2021—2022年、2022—2023年的小区产量可以看出,油菜播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超过75万株/hm2时产量反而下降;2021—2022年、2022—2023年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油菜的主花序有效段长、一次有效分枝和单株有效角果均呈下降趋势,有效分枝高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比较大、产量比较高的油料作物,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在世界上居于前列。由于我国的油菜作为菜籽油的原料产量丰厚,达到了自给自足的水平,一般种植别的农作物会大量消耗土地中的养分,使土地板结,但是种植油菜,不仅不会使土地养分流失,还能提高土壤肥力,用地养地,一举两得。但是,油菜的种植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有关播种的温度、播期、播种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2010~2011年度罗平县等7个主产区冬油菜的播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由于恶劣天气和市场波动,云南省油菜的播种进度和种植户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并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云南油菜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濉溪县每年种油菜10万亩左右,亩产50~75千克,产量低而不稳.2001年和2002年,油菜和小麦一样减产.造成油菜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播种过迟和直播是主要原因.油菜是在小麦播种后于11月上、中旬才播,前茬棉花或山芋收获后才种油菜,多数是撒播,少数条播.  相似文献   

20.
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见第24页图7)是能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施肥等功能和实现一穴一粒精量播种的一种仿形驱动的先进油菜直播机械。该机省工、省时、省种、省肥,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可广泛应用于未耕地和有作物秸秆残茬的覆盖地,尤其适合于稻-油、棉-油轮作制度下留茬板田的油菜精量联合播种。其主要技术指标参数:配套动力≥44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