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针对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双重边际化、质量投资不足问题,探讨了公司作为供应 链主导方、农户决定农产品质量水平情况下,农户、公司构成的二级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协调问题。【方法】 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了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均衡结果,以及传统批发价契约下的供应链决策,在此基础上应 用博弈理论、最优化理论设计了质量投资补贴契约。【结果】批发价契约下供应链的最优质量水平、供应链总 利润均低于集中决策下的情形;投资补贴契约下,农产品最优质量水平等于集中决策下的质量水平,最优价格 与批发价正相关,最优质量、最优价格、公司利润均大于传统批发价契约下的均衡结果,农户利润则不变。研 究也发现,质量需求弹性越大、质量投资系数越小的农产品,采用投资补贴契约后、公司的利润提升越大。【结 论】投资补贴契约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相比批发价契约能够得到帕累托改进,同时农产品质量投资也将得到更 好的激励。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中的心理契约内容、构建阶段和构建原则,结合实际提出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中应注意的心理契约问题,以保证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频发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以供应链上的质量安全投入为切入点,运用微分博弈方法分析对比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在3种不同的"农超对接"博弈情形下最优质量安全投入水平、农产品最优质量轨迹及各自的利润最优值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对合作社与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水平、农产品质量水平及整个供应链系统来说,从无成本分担到成本分担契约再到纵向协作"农超对接"情形都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肖丹青 《甘肃农业》2005,(12):182-183
债的相对性是民法的一大原则,历来都是受到各个国家法律的遵守。但随着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潜在的危险到处都存在,处处威胁到契约之外第三人的利益。为了更好的实现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顺畅安全,契约相对性原则面临了很大的挑战,逐步呈现出突破契约相对性的趋势。附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契约是契约相对性原则例外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将对附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契约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在实践中更好的平衡和保护债的双方以及第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猪肉可追溯体系对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构建政府契约激励模型和市场声誉机制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2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质量安全监控力度的增强和声誉机制起到规范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带来的政府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遏制屠宰企业的道德风险活动和机会主义行为;声誉机制在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上可以和显性激励机制一样起到激励约束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但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猪肉溯源水平的影响。政府应适时对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在深化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猪肉质量安全违规行为的监控和惩治力度,并充分调动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清代对于买卖契约的内容、格式及其订立有着较为详细的法律规定,一方面使契约的格式与内容趋于规范和统一,形成了国家主导下的民事法律秩序;另一方面,则因受到国家法自身体系的不完整以及以刑罚为主要处分手段的天然缺陷,以及交易主体对于风险规避、交易安全和利益最大化诉求等因素的影响,契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与法律规定不相吻合的习惯做法,这在徽州田宅买卖契约中多有体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发现国家法律规定及其实际运行之间的差异,丰富中国古代契约及民事法律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考虑电商平台质量监督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的单一电商平台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农资供应链,比较分析集中和分散决策产品的最优定价及供应链的收益情况,进而设计了质量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复合契约,使供应链系统的利润、电商平台质量监督水平、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均达到最优,保证到达农民手中的农资产品质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协调机制对农资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并得出相关结论。拟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农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促进农资电商平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读者与馆员的感知角度,基于LibQUAL评价模式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用户与馆员的心理契约绩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态度是评价双方心理契约的重要指标。馆员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契约隐性失衡,用户基本学习能力不足加大双方心理契约维系难度。以山东省3所公共图书馆为研究样本,证明公共图书馆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LibQUAL评价模式进行服务改进和修正,建立可续、客观的质量评价模式及标准,并在实践中应用推广,将对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单个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依据供应商采取的保鲜温度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保鲜成本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研究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商的最优保鲜温度设定问题。首先对比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2种情况,得出设计契约可以改进供应链效用;其次建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以协调供应商的保鲜成本与效用的关系;最后求解出最优保鲜温度对应的契约参数取值,在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供应链效用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构建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北京市、辽宁省和河北省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交易方式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生猪质量属性和安全属性的经济学内涵不同,交易方式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相对于市场交易,与屠宰加工企业签订契约对于养猪场户在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作用,而与生猪收购商签订契约有助于养猪场户的质量控制提升,但不利于其安全控制。另外,养猪场户的个体特征、生产特征、外部环境、预期回报和认知水平都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产生了影响。据此提出注重政府监管与市场治理协同,加强对生猪购销商监管,提高养猪场户组织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要概述了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然后阐述了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对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施工现场信息资料合同管理进行了必要的说明,从这方面出发探讨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当今图书馆合同管理员这一现象,分析了图书馆聘任合同制管理员的利与弊,指出合同制管理员在图书馆应具备的素养,并提出提高合同制管理员素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白世贞  李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77-10478,10482
从纵向契约协作机制和政府的外部激励两个方面对农户和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机制都能实现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完美贝叶斯均衡赛局模型,研究审计师的法律责任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初次审计定价策略。研究发现,若考虑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当初次审计合约的签约与前期审计服务质量无直接关联性时,审计定价策略会产生分离均衡;当初次审计合约的签约与前期审计服务质量有直接关联性时,会产生混同均衡。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采取了包干制补偿方法,为了验证补偿方式的科学性,本研究以完成或正在进行包干制补偿的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运用满意度调查分析法,从农民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农民满意、农民信任5个方面对失地农民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进行包干制补偿后普遍满意度较高,证明了包干制补偿方式在实验区具备可行性;与现行实物制补偿相比较,包干制在提高征地效率、规范征地行为、减少征地纠纷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河南省113个粮食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企业参与小麦订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主要业务内容、企业对原料质量的要求水平、地方政府扶持4个方面的因素对企业的小麦订单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大市场之间存在矛盾,建立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迁安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争取政府扶持力度、培育服务市场、规范组织运作机制3个方面探讨了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迁安市现代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订单农业的内涵、主要形式及订单农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尤其对订单农业中订单合同存在的问题,从《合同法》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现阶段农产品购销合同存在缔约主体地位不对等;合同内容、形式不规范;合同内容不稳定,受市场影响大,以及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政干预等问题。提出按《合同法》要求规范“订单农业”的具体对策,即增强订单农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意识,贯彻诚实信用原则,保证农产品交易安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变合同缔约主体地位不对等的状况。按《合同法》要求规范农业订单的内容、形式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为解决农产品购销合同纠纷,保护订单农业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华金甜1号”是2009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的优良甜玉米单交种(粤审玉2009011),产量和品质均超过国审品种“华宝甜1号”和“金凤5号”。两年省区试中,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生产试验中,全省5个点均比对照增产,鲜苞产量全部超过15 000 kg/hm2,平均达16 969.5 kg/hm2,比对照增产195%,最高产量达18 540 kg/hm2。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好,抗病和抗倒伏性较强,果穗粗长,甜度高,品质较优。适宜广东省及气候、栽培条件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