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水稻应用强的纳米863助长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间使用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可使水稻株高增加2cm,有效穗数增加1穗/穴,结实率增加2.6%,千粒重增加0.1g,增产稻谷37.6kg/667m2,增产率达到7.9%,增产效果明显。并且强的纳米863助长器使用方便,对人体无害,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蔺秀荣  王爱红 《垦殖与稻作》2008,38(1):74-74,65
为验证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间使用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可使水稻株高增加2cm,有效穗数增加1穗/穴,结实率增加2.6%,千粒重增加0.1g,增产稻谷37.6kg/667m^2,增产率达到7.9%,增产效果明显。并且强的纳米863助长器使用方便,对人体无害,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巩存来  董国忠 《北方水稻》2012,42(5):68-69,80
为验证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通过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对水稻种子、化肥、灌溉水的处理,水稻秧苗素质增强,抗逆能力提高,生育进程有所提前,增产效果明显,水稻增产22.8~52.9 kg/667 m2,增产幅度为3.6%~10.9%。  相似文献   

4.
通过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对水稻进行浸种、催芽及本田灌水处理,结果表明:处理过的水稻生育期进程加快,提前成熟1~2 d。秧苗素质有所提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明显高于对照,产量增幅为3.88%,纯增效益40.53元/667 m2,并且使用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处理水稻浸种用水与普通水浸种做比较试验,通过恶苗病发病率调查可以看出,处理比对照节约用药20%左右,并且对恶苗病防效可达100%,解决了常用浸种药剂抗药性下降的问题,并同时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4月11日,中国工程院朱英国院士、863联办主题专家万建民研究员和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种的创制与应用课题首席专家邓华凤研究员等一行人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黄庭旭副所长的陪同下,考察观摩了水稻所在三亚藤桥南繁育种基地的强优势新品种展示,详细了解"华南稻区强优势水稻杂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进展,对水稻所强优势品种选育及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1全国两系杂交稻发展概况两系法杂交水稻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在水稻遗传育种上又一重大技术革新,具有生产程序简化,制种成本低,配组自由,杂种优势强等优点。1987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开始了全国性的协作攻关,10多年来经过科学家们不懈努力,两系杂交水稻研究...  相似文献   

8.
1989年9月12日至13日,863—101—01专题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了两系法杂交稻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该专题合作单位负责人、国家科委生物工程开发中心、“863”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863”第一主题专家组及湖南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一全国水稻科研界的一些老专家及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也应邀出席了现场会。 会议由袁隆平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栽培示范情况,以及会议的目的与要求后,代表们参观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两系法杂交中、晚稻组合比较试验及丰产示范田。此后与会代…  相似文献   

9.
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2015年4月8-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展示观摩现场。  相似文献   

10.
<正>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4月8日-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24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第1次课题组工作会议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召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中心党委书记青先国研究员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邓华凤研究员主持,各成员单位课题主持人分别从研究基础、2009年工作计划、组织管理及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制定了2009-2010年工作计划和强优势杂交稻的技术标准,提出了加强组织管理及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与协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7,(4):29-31
根据优质杂交水稻野香优863亲本的特性,结合3 a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秋制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两系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863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龙两优863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水稻优质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与重穗型优质恢复系龙恢863配组育成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品种。不仅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好等优势性状,还表现出抗衰老、抗倒、抗寒等特点,适宜在龙岩市作中、晚稻种植。介绍了福龙两优863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制种技术及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863A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一个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 ,1999年9月通过江苏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用863A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86优8号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特点 ,该组合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在2001年江苏省农林厅组织的首届优质稻谷评比活动中被推选为适宜在太湖稻区推广的优质水稻新组合。用863A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86优242亦于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863A的主要特征特性1 .生育特性863A属迟熟中粳不育系 ,在南京5月10~20日播种 ,8月25日左右始穗 ,播种至始穗95~100天 ,…  相似文献   

15.
福龙两优863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福龙S2与龙恢863配组育成的晚籼水稻新品种,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2012年在武平县作晚稻种植,表现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稻瘟病,熟期适中等优点。总结了该品种在武平山区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要从事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亲本材料创制、新品种培育、分子育种技术及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等工作。现有科技人员17人。"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48"项目、水稻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等重大项目30余项。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部Dale Bumpers国家水稻研究中心、泰国国家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美国Clemson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科研成果"高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晚季从省内外引进了8个中晚稻杂交水稻新品种在连城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花2优3301、中浙优8号和福龙两优863等3个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适宜在连城县大面积示范推广。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纳米镁和离子镁对水稻产量、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对象,设置了3个氮水平(0、180、270 kg/hm2)下不施镁肥和施用纳米镁或离子镁的盆栽试验.[结果]相同氮肥施用水平下,施用纳米镁和离子镁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较不施镁处理均有所提高,且施用纳米镁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施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汀县2012年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胜标 《福建稻麦科技》2013,31(1):73-74,83
2012年秋季长汀县种子管理站引入福龙两优863、泰丰优3301、泰丰优2098、深优9775、两优842等5个品种进行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福龙两优863产量最高,且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其它4个品种也比对照不同程度增产。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垦区杂交水稻制种的风险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强农场位于国家"863"生物工程专家认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区域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垦区。有着适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独特气候条件。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职工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农业经济改革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