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岳阳市鸡源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省岳阳市周边8个养鸡场收集病料,从中分离出169株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岳阳市周边鸡源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为:O78(41株)、O1(35株)、O2(22株)、O55(16株),共占总待检菌株的67.4%,占定型菌株的80.9%。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某些鸡场病鸡取样进行霉形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分离到3株霉形体,其中2株为鸡败血霉形体(Mgoplasmagaliseptium,MG),1株为鸡霉形体(Mycoplasmagalinarum)。所鉴定的菌株符合相应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应用鸡传染鼻炎标准A型菌株(HPG-0083)和标准C型菌株(HPG-Modesto)与山东分离株HPG-HZ株制备的鸡传染性鼻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苗,通过多批次免疫试验,安全性试验,攻毒保护试验,抗体产生及其变化规律和免疫测定,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后15天产生HPG血清凝集抗体,免疫接种6个月用强毒攻击,免疫保护率为100%,疫苗保存期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泰和鸡雏鸡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泰和鸡雏鸡(0~4周龄)日粮Ⅰ、Ⅱ、Ⅲ的代谢能分别为1142、1188、1234MJ/kg,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90%、2100%、2310%。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雏鸡的增重、每克增重消耗的代谢能和能量沉积率日粮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克增重消耗的饲料和蛋白质日粮Ⅰ与日粮Ⅱ、Ⅲ间差异显著(P<005)。泰和鸡雏鸡日粮适宜的代谢能水平为1188MJ/kg,粗蛋白质为2100%。  相似文献   

5.
将脱毒菜粕按5%,10%,15%和18%的比例添另到粉碎鸡饲料中,饲喂三黄鸡30d时调查表明,添加量小于15%时,鸡的增重率与对照组(不添加脱毒饼粕)基本接近,且生长状况无明显异常,当添加量超过15%时,鸡的增重率比对照略有下降,内脏解剖结构证明,饲喂脱毒菜粕饲料后,鸡的甲状腺均无病变迹象,肝脏切片观察亦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6.
V_A菌根对植物抗旱性研究及菌株初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将资源调查中得到的Glomusmosseae的4种不同菌株S(山东)、A(美国)、91(新疆)、92(新疆)分别接种在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10%和5%,并含磷矿粉的盆栽大豆(Glycinerax)上,以不接种孢子的为对照,经测定,3个水分条件下供试的4个菌株都有侵染,其中S和91菌株以10%水分处理侵染率最高,A和92菌株以15%处理侵染率最高;在水分充足时,大豆磷含量菌根株比非菌根株显著增加,其中接种91的植株在各种水分条件下,含磷量都高;菌根株的萎蔫系数均显著低于非菌根株,且在5%和15%水分条件下,接种S和A植株萎蔫系数显著低于接种91和92的植株。  相似文献   

7.
鸡链球菌病病原分群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省荥阳、淇县、武陟、修武、兰考、郑州等地送检鸡只的病料中分离到17株链球菌,经对其中13个典型菌株进行系统生化分群鉴定,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发生的鸡链球菌病主要是由C群兽疫链球菌(6/13)、D群鸟链球菌(4/13)和D群粪链球菌(2/13)引起,另有1株未能定群。  相似文献   

8.
用本地分离株及标准株筛选出4个IBV强毒株(呼吸型和肾型)及7个至E.coli强毒菌株(血清型为O1,O2,O78)作为制苗基础毒株和菌株,并加入发病鸡场的自家分离株,作为制苗毒种和菌种,并将制成灭活的尿囊液和菌液以及油佐剂配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油甩苗。试验证明:该油苗可使鸡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二免后10个月攻毒保护率达100%,IBV抗体的HI价为1:256,E.coli抗体直接  相似文献   

9.
将MG不同菌株的培养物,经卵黄囊接种SPF鸡胚,结果各菌株均能使鸡胚发生死亡,总死亡率在接种后3 ̄13d内达82%,死胚经病变检查,菌检和分离物的血清学鉴定,证实系感染MG所致,测定了MGIc1菌株的不同接种量对鸡胚死亡的影响,发现它们之间没有密切关系。在SPF源鸡体上致病力低下的二株MG菌株的鸡胚致死率为60% ̄90%,反映出同一菌株对鸡体和鸡胚的致病力有差异。从部分死胚的卵黄、卵黄囊、绒毛尿囊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肉用仔鸡在不同生长阶段下(1~2周,3~6周,7~8周)纤维素酶的应用效果。试验分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的纤维素酶。结果表明,试鸡在3~6周的日增重在各个日粮间差异不显著;7~8周时,低酶水平与高酶水平相比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酶水平增高鸡的增重也提高,饲料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11.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从棉花根围和根内分离到17个供试菌株在平板对峙培养中,都能极显著抑制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简称Vd)的生长,其中15株的抑菌率大于65%,最高达89.6%。这些菌株的培养滤液也对V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防病及棉花出苗安全性所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3个菌株对棉花出苗表现安全;10个菌株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极显著,其中4株(ICB-18、NCD-2、CS-25和CS-27)的防治效果达72.3%0-81.4%;3株(C-94、C-28和NCD-25)的防治效果鬃55.7%-61.9%,而且这7株对棉花出苗都安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这7个菌株中,菌株NCD-2能够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为78.1%;另外4株(ICB-18、CS-25、C-94和C-28)能显著降低黄萎病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达37.1%-47.3%。  相似文献   

12.
本项实验对内蒙古地区7个盟市11个养鸡场的鸡群进行了禽沙门氏茵的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中共分离到84株沙门氏菌,鸡群的平均检出率为25。5%,最高达61.2%。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沙门氏菌分别属于4个种,它们是都柏林沙门氏茵(15株)、鸡白痢沙门氏茵(28株)、汤卜逊沙门氏菌(10株)和猪霍乱沙门氏菌(1株),其中以都柏林沙门氏茵和鸡白痢沙门氏苗分布最广。4个种的沙门氏菌对雏鸡均表现致病性,致死率为12.5~87.5%。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酵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研究肉用仔鸡在不同长期阶段下(1 ̄2周,3 ̄6周,7 ̄8周)纤维素酶的应用效果。试验分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的纤维素酶。结果表明,试鸡在3 ̄6周的日增重在各个日粮间差异不显著;7 ̄8周时,低酶水平与高酶水平相比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酶水平增高鸡的增重也提高,饲料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病毒的亚型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已知的AIV亚型毒株抗原,采用血清学分型方法和毒力测定试验,鉴定从陕西省不同地区发生AI鸡群中分离的A型AIV的亚型和致病力。结果证明,3株AIV属H9N2(A1,A2,A4);1株属H11N6(A5)。4株AIV的鸡胚尿囊液分别感染试验鸡后,发病死亡率分别为37.5%、25.0%、37.5%和12.5%,均为中等毒力以下毒株。  相似文献   

15.
用138只伊莎蛋鸡1日龄公雏,按3×2因子设计研究了饲粮中3个菜籽饼配比(8%,12%,16%)与两个添加剂组合(富碘,维生素K3和维生素B12加富)的效果。结果表明,全部试鸡均未出现中毒症状;菜籽饼配比8%和12%组的期末活重显著高于16%组(P<0.01),平均日增重和日均耗料量也有相同的趋势;两个添加剂组合间期末活重与日均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处理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利用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从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78标准株及O78、O119的34个地方分离株中筛选出3个强毒菌株,作为制苗基础菌株,并加入发病鸡场的自家分离株,一起作为制苗菌种。于酵母肉汤中培养18~24 h。甲醛灭活后,制成鸡大肠杆菌多价自家灭活铝胶苗。试验表明,该苗接种雏鸡0.5 ml,成鸡1 ml,无毒副作用;鸡只免疫后,对同型菌株近期攻毒后的保护率为100%;鸡只免疫后12周,血清中抗体平均凝集价为1∶33.6,高于免疫临界线1∶16,并且鸡群健康状况稳定,增重加快,饲料利用率和产蛋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小麦及玉米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5年采自河北省10个县(市)的130株小麦丝核菌及采自6个县(市)的21株玉米丝核菌进行了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对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菌株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为:PDA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水琼脂培养基。在pH值为4~9时丝核菌均能良好生长,pH值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通过番红0.KOH染色观察发现1330株小麦分离菌株中有双核丝核菌122株,占93.85%,多核丝核菌8株。占6.15%;21株玉米分离菌株中双核丝核菌2株,占9.52%,多核丝核菌19株,占90.48%;选取典型的丝核菌菌株进行了盆栽小麦、玉米相互接种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菌株间致病力强弱存在明显差异,且丝核菌对原寄主的致病力强。  相似文献   

18.
酵母发酵鸡、牛粪饲料的研制及其经济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发酵鸡、牛粪饲料的研制及其经济价值的研究刘禹宏,王桂馥(青海畜牧学院)(解放军农牧大学)本试验以鸡、牛粪为基料,利用自行分离、驯化、选育的酵母菌株株行发酵处理,生产出酵母发酵饲料。经过取样分析、动物饲喂试验表明,品质优、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此...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菏泽地区发病鸡场疑似鸡白痢病鸡的泄殖腔棉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得到32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其中16株O9、10株O1、6株O12,分别占50%、31.25%、18.75%;分离株对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表现出高敏感性,敏感菌株的比率分别为93.8%、90.6%、84.4%,对四环素、磺胺嘧啶、诺氟沙星表现出高的耐受性,耐受菌株的比率分别为100%、78.1%、71.9%.可见,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可作为菏泽地区养鸡场防治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须减少或暂停使用.  相似文献   

20.
红辣椒粉和植物油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36o只21日龄的艾维因商品代肉用仔鸡,按3×3全因子试验设计,测定了辣椒粉(0,0.3%,0.5%)和植物油(0,3%豆油,3%玉米油)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8%的植物油(豆油或玉米油)可提高仔鸡增重9.02%~9.34%(P<0.05),单位增重耗料量降低5.36%~7.20%(P<0.05),同时使屠宰率和腹脂率明显增加.添加0.3%和0.5%的辣椒粉可使鸡的增重分别提高3.60%和4.03%(P<0.05),添加辣椒粉对提高饲料转化率也有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在添加植物油的情况下,辣椒粉具有抑制腹脂沉积的作用,对母鸡效果尢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