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96年,金湖县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任务,经过一年的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建成省级“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33.3hm’,生产商品鱼267178kg,商品鳖13966.65kg,平均每亩分别为534.36kg和27.93kg,每亩产出10748.13元,利润3440.83元,大大提高了池塘渔业的综合效益。该项目已于1996年12月18日通过了省水产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该县为了确保示范区建设任务的完成,一抓组织领导,成立县乡两级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抓宣传…  相似文献   

2.
<正> 1996年至1998年,金湖县先后完成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养鳖混养技术”33.3hm~2示范区建设和333.3hm~2、666.7hm~2推广任务。该项技术以温室为主进行集约化培育幼鳖,在成鱼池中混养食用鳖,1998年全县666.7hm~2池塘鱼鳖混养,产鱼547.6kg/0.067hm~2,鳖22.6kg/0.067hm~2纯利润为1779.89元/0.067hm~2,其中33.3hm~2示范区,产鱼584.8kg/0.067hm~2,产鳖33.4kg/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合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建成省级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500亩,亩产商品鱼500公斤,商品鳖25公斤,亩纯利润3000元。经过一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上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一、示范区实施基本情况示范区实施地点在涂沟镇水产养殖场,该场位于高邮湖畔,环境安静,水质良好,进排水配套,每口池塘  相似文献   

4.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合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建成省级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500亩,亩产商品鱼500公斤,商品鳖25公斤,亩纯利润3000元。经过一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上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地点和条件项目实施地点在金湖县涂沟镇水产养殖场,该场位于高邮湖畔,环境安静,水质良好,进排水配套。全场养殖总面积638亩(其中建成示范区500亩),每口池塘面积5-15亩,平均水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深25厘米左右。1.2防逃设施建设防逃…  相似文献   

5.
东西南北     
江苏省水产局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提倡因地制宜发展鱼鳖、鱼虾、鱼蟹混养。为摸索鱼鳖混养的最佳模式,于1996年初下达“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金湖示范区项目,于当年12月16~18日由省水产局科教处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小组察看了现场,抽查核产了试验塘口,听取了实施工作汇报,核查了技术资料,一致通过了验收。示范区亩均放养鱼种1206公斤,亩均放养幼鳖门.2只,平均每只172克,经过7个多月的精心饲养,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超额完成了规定指标。验收人员现场随机取样,测量秤重,24只成鳖平均甲长14.8厘米,平均规格…  相似文献   

6.
郭瑜 《内陆水产》1997,(1):22-22
池塘鱼鳖混养,作为人工养鳖的一种形式,以其投资少、易管理、操作简便、病害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好以及不影响鱼产量等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渔农所接受。笔者根据江苏省金湖县近几年发展池塘鱼鳖混养的经验,尤其是通过1996年实施“江苏省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认为采用池塘鱼鳖混养技术应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1搞好池田孜追建设必要设施1.l地点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饵料来源较广、环境比较安静以及阳光充足的池塘,为实行鱼鳖混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1.2池塘改造实行鱼鳖混养的池…  相似文献   

7.
周明  周怀兵 《水产养殖》2009,30(9):40-40
刘学余是洪泽县西顺河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开展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该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池塘常规鱼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不仅池塘常规鱼(鱼种或商品鱼养殖)产量和收入不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而且通过生态养鳖,每年多收入3万~5万元,成为当地渔业科技示范户中的致富能手。现将其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振言 《科学养鱼》2003,(11):20-20
笔者从1998年开始,在潮洲市潮安县东凤镇东一水产养殖场,用50亩池塘进行奥尼罗非鱼混养鳖试验,以罗非鱼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兼用少量野杂鱼。经过两年的实施,2000年该试验经市水产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已在广大养殖专业户中推广,建成鱼鳖混养面积达600亩。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的改造与建设 池塘地点在东风镇东一水产养殖场,利用原有的养鱼池塘改建成鱼鳖混养池,池塘包括幼鳖池2个,300米~2,全部采用水泥、砖建造,每口池塘面积150米~2,蓄水深0.5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正> 在池塘中同时养殖鱼和鳖的混养生产方式称为鱼鳖混养。鱼鳖混养时,在生产措施上应相应的改变,以创造适合鱼鳖共存的池塘生态环境。1 建好防逃墙 鱼鳖混养池的建设,应本着养鳖为主,养鱼为辅的原则。因此,除了稚鳖池因水体较小,又需经常换水,而不宜混养鱼类外,其他鳖池,只要水位可加至1~1.5m以上者,均可混养鱼类。 一般鱼池经过改造都可与鳖混养。但因鳖有爬墙、凿洞逃逸的习性,因此应在池塘四周筑起防逃墙,方可与鳖混养,同时还要根据需要修建饵料台、休息场及产卵场。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德清县苎溪漾水产养殖公司在苕村漾有一池塘,面积24hm^2(360亩),2007年实施立体生态养殖中华鳖及四大家鱼,每667m^2产商品鳖31.3kg,商品鱼618.6kg产值达到9188.61元,利润2290.83元,创下了大水面养殖较好的效益。生产的鱼鳖体质健壮、质量较好,是颇受广大市民青睐的无公害食品。现将大水面鱼鳖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2年6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楚州区三项工程项目“半循环自净式池塘组合式养殖模式的应用及推广”。该项目通过将池塘鱼鳖混养、水稻种植技术组装配套进行生态养殖.以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养殖效益。为探索池塘、稻田组合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池塘仿野生鳖产量与经济效益.2003年淮水特种水产品养殖场依据实际情况,设计每667m^2产鳖10kg、12.5kg、15kg3种产量级别放养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取得预期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7年江苏省淮阴市推广鱼鳖混养面积1万亩、亩产成鱼502公斤,鳖24.8公斤,亩净利2436元、经济效益是单养鱼的3~4倍。鱼鳖混养、鳖鱼共生互利,是增加综合效益的有效养殖方式。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鱼鳖混养选择安静、避风、进排水配套的鱼池,水深25米左右。在池塘向阳一边筑30°斜坡、以供鳖休息产卵,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2%,上面铺一层厚30厘米细沙、鳖池四周由钙塑板、玻璃钢塑料薄膜等材料建成高出地面50~60厘米的防逃墙。2鱼鳖放养亩产400~500公斤的精养鱼池,5月初每亩混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规格为150~200…  相似文献   

13.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优化养殖模式,提高盐碱地池塘养殖效益,我们于2001~2002年在陕西沿黄流域的大荔县步昌乡开展了鱼鳖混养试验。试验面积20.5亩,共产规格为200g的幼鳖1824kg,商品鳖2009kg,生产草鱼2龄鱼种4838kg,商品鱼32411kg,年均亩纯收入3779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4.
以"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据,综述了鱼鳖混养的好处。鱼鳖混养不但提高了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弥补了温室养鳖病害多、口感差的不足,而且鳖的生长环境接近自然环境,品质高于温室养殖鳖。鱼鳖混养还可以提高单位水体养殖产量,为增加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初,邵阳市水产站和邵阳市郊区水产站联合承担邵阳市科委下达的《彭泽鲫鱼引种及养殖示范试验》项目。经过一年来的引种及养殖示范试验,由邵阳市组织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进行测产验收,彭泽鲫鱼苗的孵化已获成功,彭泽鲫鱼繁殖三车(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均在80%以上,池塘彭泽鲫搭配混养每667m2增产31.8kg,水库彭泽鲫搭配混养每667m2增产18kg。池塘彭泽鲫搭配混养每667m2增加经济收入381.6元,水库彭泽鲫搭配混养每667m2增加经济收入216元。并在各种水域中推广面积达到883.4hm2,仅此项收入可创产值259.7万元。1试验方法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建设的实例,对池塘鱼鳖混养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建设的实例,对池塘鱼鳖混养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水产指导站承担了“池塘鱼鳖混养”推广项目。经过两年试验推广,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97年试验面积16106.3亩,经核产以鳖为主的402.5亩池塘平均亩产成鳖275.1公斤,亩产鱼107.3公斤,投入产出比1:1.43;以鱼为主的15703.8亩池塘平均亩产成鳖42.55公斤,亩产鱼554.对公斤,投入产出比1:1.41,经验收各项指标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书所规定的要求。通过试验,在大面积池塘鱼鳖混养的放养模式、水质控制、病害防治以及施肥投施等技术方面摸索了一套成功经验。一、池塘环境条件1.环境。鱼鳖混养池要设置在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鳖的品质和经济效益,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着力推行了简易温室养鳖和池塘生态养鳖模式,并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全区温室养鳖面积达到23.47万m2,池塘生态养鳖面积达到1.02万亩,总放养量为1710万只。池塘生态养鳖模式是在鱼鳖混养和虾鳖混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取一整套生态养殖技术,直接将稚鳖放入池塘进行养殖,使鳖在阳光雨露的天然环境中生长,经过1~2个冬眠期达到商品规格。这种生态型养殖方式,符合健康养殖的理念,符合中华…  相似文献   

20.
温晓红 《内陆水产》1997,22(6):10-10
我县养殖水面9273hm2,池塘水面占总水面的57.3%,产量占总产量的79.2%,然而目前池塘单产仍很低。1994年全县平均池塘单(667m2)产为261kg,远落后于全省、全区平均水平。1995年我县临城镇在103hm2池塘进行高产高效技术试验,该项目计划实施2年,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主养草鱼,每667m2产400kg,增产100kg,增收500元以上。通过2年实施,取得了成功。1996年12月25日经省水技总站及地区水技站等有关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现场验收得出:1996年每667m2产鱼485kg,产值4364元,比1994年增产157kg,增收990元。现将主要过程及技术措施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