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追肥等因素对青贮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为其适宜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青贮玉米品种渝青青贮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3)混合正交试验设计,分播期A1(3月18日)、A2(3月25日)、A3(4月1日)、A4(4月6日),种植密度B1(株距24.7 cm、67500株/ha)、B2(株距22.2 cm、75000株/ha)、B3(株距20.2 cm、82500株/ha)、B4(株距18.5 cm、90000株/ha)和追肥C1(N 68.25 kg/ha)、C2(N 96.75 kg/ha)、C3(N 125.25 kg/ha)、C4(N153.75 kg/ha)3因素4水平进行试验,观察记载苗期、抽雄吐丝期、收刈期,株高、茎粗、穗位高、收获期绿叶数、生物产量等指标.[结果]不同种植密度、追肥水平和播期对青贮玉米生物学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因素中种植密度的极差R居首位,是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追肥用量和播期.3因素各水平间以3月25日播种、种植密度为75000株/ha、施N量为153.75 kg/ha的生物产量最高(74475 kg/ha).在栽培技术上采取适时播种(3月25~31日)、合理密植(75000~80000株/ha)、适当增加追肥用量(N130~150 kg/ha),能获得最佳的生物产量和理想的株型.[结论]不同种植密度、追肥水平和播期对玉米生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种植密度因素对生物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追肥用量和播期因素.  相似文献   

3.
探明不同生物菌肥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控效果及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为烟草靶斑病的绿色防控及烟草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可提高烟草抗病性,促进烟草生长,改善烟株农艺性状。烟草靶斑病侵染初期(7月1日),以益生元有机菌肥(T3)处理防效最高,为51.28%;靶斑病侵染中后期(7月15日),益生元微生物菌肥(T2)处理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高,达60.70%。益生元有机菌肥(T3)对烟株促生作用最佳,烟草株高、叶长和叶宽分别较对照增加9.37%、2.60%和9.01%;海朴海藻有机肥(T1)对烟草的抗病及促生效果相对较差。施用益生元有机菌肥和益生元微生物菌肥对烟草的抗病促生效果较好,推荐应用于烟草靶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香蕉枯萎病综合治理措施新的思路,采用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联合施用的方式,研究微生物菌对枯萎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香蕉整个生育期,连续使用5次复合微生物菌剂(1 kg/亩)+氨基酸(1 kg/亩)灌根,可以减少香蕉枯萎病的危害,降低病情指数,有利于香蕉植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根际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检测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作用,并利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施入)可以推迟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在种植30 d时防病效果达到55.4%;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与AWCD值存在显著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点在PRIN轴上的分布与发病动态基本一致,且根际微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有显著影响;经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根际微生物的活性较高,其利用的碳源中聚合物类和胺类相对较多,类型有别于有机肥和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香蕉园施用有机肥防治香蕉枯萎病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香蕉幼苗移栽至病区大田土壤中,处理组植株施用有机肥,并将未施用有机肥的植株设置为对照组。移栽后6个月统计处理组与对照组植株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采集土壤样本,测定根际土壤的土壤肥力;提取根际土壤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施用有机肥后香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pH值(14.85%)、全氮(25%)和全磷(19.04%)的含量,降低土壤全铁含量(2.62%),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下降了75%。和对照相比,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43.84%和90.64%,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降低了18.49%。施用有机肥料提高了青霉菌属(Penicillium)、 Gibellulopsis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等的相对丰度,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2.93倍、2.12倍和11.93倍。施用有机肥料后,香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Chao1指数、ACE指数与香农(Shannon)指数得到提升,分别提升了39.81%、38.43%和86.85%。【结论】施用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降低了香蕉枯萎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生物农药"蔬得康"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评价了生物农药"蔬得康"对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温室试验结果显示,"蔬得康"对由香蕉枯萎病1号、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76.19%~86.67%,防效显著.促生试验显示,"蔬得康"能够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植株生物量增加6.42%~24.32%,株高增量为4.97%~14.85%,茎围增量3.05%~14.29%.在广东省东莞市、珠海市两地的大田试验中,"蔬得康"在抽蕾期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1.54%、57.15%,病害严重度显著低于化学对照和空白对照.化学农药多菌灵对香蕉枯萎病基本无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定一株从健康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菌株(编号FX81),研究其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潜能,为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香蕉枯萎病生防制剂及生物有机肥提供材料.[方法]采用平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FX81发酵液对13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谱;将菌株FX81制成生物有机肥,利用菌剂根部穴施,评价其对香蕉植株的促生效果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作用.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FX81的分类地位.[结果]平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菌株FX81对13种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为13.1 mm;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显示,菌株FX81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81.7%,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率为62.7%~80.8%,表明菌株FX81的抑菌谱较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防菌剂FX81对香蕉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81.05%.综合菌株FX81的生理生化特征、培养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FX81为灰锈赤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iginosus).[结论]灰锈赤链霉菌FX81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香蕉植株具有促生作用,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供试微生物菌剂和生防木霉菌对甘蓝黑腐病的大田防治效果及其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为甘蓝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盆栽灌根法测定4株生防木霉菌(GYXM-1p1、GYSW-3m1、KLSD-8m3和GYYC-15p2)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采用田间灌根、根部穴施和叶面喷施等方法评价4株生防木霉菌(GYXM-1p1、GYSW-3m1、KLSD-8m3和GYYC-15p2)和4种微生物菌剂(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淡紫拟青霉微生物肥、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甘蓝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XM-1p1菌株对甘蓝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处理后甘蓝植株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植株总鲜重和总干重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其中植株总鲜重和总干重分别较清水对照增加417.60%和762.69%.大田促生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XM-1p1菌株对甘蓝叶球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叶球鲜重为1758.89 g/个,较清水对照增幅为23.19%;4种微生物菌剂中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叶球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叶球鲜重为1882.22 g/个,增幅为31.83%,其次是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叶球鲜重为1818.89 g/个,增幅为27.39%.大田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YC-15p2菌株对甘蓝黑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79.16%,其次是GYXM-1p1菌株,防效为63.62%;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淡紫拟青霉微生物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甘蓝黑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7.77%、67.77%、66.29%和57.41%,4者防效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防木霉菌GYXM-1p1菌株可作为生防资源应用于甘蓝黑腐病防治,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可直接应用于大田甘蓝黑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对冬瓜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冬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生防菌剂与腐熟有机肥按比例混合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通过盆栽试验对生物有机肥防治冬瓜枯萎病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生物有机肥可以降低枯萎病的发生率,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将不施肥加病原菌处理(CPC)的防效指定为0时,施用生物有机肥的3个处理(BOF1、BOF2、BOF3)防效分别是42.27%、52.92%和70.15%,均高于防效为31.91%的有机肥处理(OF);在有效养分相同的情况下,BOF2处理的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和鲜质量均高于OF处理,达到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促生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病原菌)的数量减少,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不施肥不加病原菌(CK)和CPC处理.表明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酶活性、调节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同时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