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巴氏杀菌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的高相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水稀释、调节pH值至4.6沉淀酪蛋白,过滤后采用Xbridge Protein BEH C4柱分析,经体积分数0.1%三氟乙酸-水溶液、体积分数0.09%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在10~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7;当牛乳中α-乳白蛋白加标量为200~1 032 mg/L,加标回收率为97.9%~104.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00%~1.09%;β-乳球蛋白在20~9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6;当牛乳中β-乳球蛋白加标量为600~4 727 mg/L,加标回收率为96.1%~103.0%、RSD为0.00%~2.23%。该方法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适用于巴氏杀菌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检测猪乳中溶菌酶、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程序洗脱,用Xbridge~(TM) Sneild RP C18色谱柱对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溶菌酶进行分离检测,用Supelcosil C18色谱柱对乳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进行分离检测。结果显示:5种乳清蛋白分离良好,在25~1 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标准曲线回归系数均大于0.99,RSD小于5%,回收率在91%~97%,溶菌酶、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检测限分别为0.2、4.0、0.6、0.3和1.0 mg·L~(-1);对猪乳中乳清蛋白进行测定显示,β-乳球蛋白、溶菌酶、乳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在母猪分娩后16 d内逐渐降低,其含量均在母猪分娩后第1天最高,分别为17.2、0.224、2.0和15.6 g·L~(-1),在第16天含量最低,分别为5.6、0.092、0.5和3.6 g·L~(-1);α-乳白蛋白含量在母猪分娩后逐渐升高,在第7天时含量达到最高为3.3 g·L~(-1),随后降低,保持在3.1 g·L~(-1)。结果表明:建立的乳清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猪乳中5种乳清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乳与乳制品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SDS-PAGE方法.β-乳球蛋白标准溶液在0.238-7.128 m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9),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SD<10%).液态奶及奶粉的检出限分别为24 mg/100mL、240 mg/100g.通过对β-乳球蛋白的重复性和灵敏度实验,表明SDS-PAGE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的特点,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及基因系的奶牛对补充脂质的反应不同,说明营养与基因型的相互作用。β-乳球蛋白显型与牛乳产量及组成是相关的。没有测定出不同β-乳球蛋白显型奶牛对补充脂质的反应,此外.测定了补充脂质是否会改变牛乳蛋白质的组成。通过使用一种随机分组设计,将39头荷斯坦奶牛饲喂了3周,一部分饲喂包含2.8%粗脂肪的对照日粮(n=19),其余的饲喂补充了4.2%动物脂的试验日粮(n=20)。存此之前,所有奶牛均饲喂补充动物脂的日粮至少2周。存试验期及前1周测定干物质摄入量、体重、乳产量及乳汁组成。补充动物脂增加了干物质摄入量、乳产量及乳中成分,包括酪蛋白含量,没有减少任何乳中成分,也没有改变乳蛋白的组成。在低脂肪对照组,β-乳球蛋白B奶牛的乳产量及乳汁内容物含量要高于β-乳球蛋白A奶牛,然而在试验组的奶牛中没有观察到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β-乳球蛋白显型的奶牛对低脂肪日粮的反应不同,补充4.2%动物脂的日粮可以增加乳汁产量但是不影响乳汁成分构成和乳蛋白组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驴乳和牛乳采取4种不同的热处理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加热方法对驴乳和牛乳中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驴乳的乳清蛋白在60℃已经完全变性,驴乳酪蛋白的变性温度介于90~100℃,变性温度比较窄,而牛乳的酪蛋白的变性温度比较高。研究表明,驴乳乳清蛋白的变性温度低于60℃,驴乳中的α-乳白蛋白相对较多,而β-乳球蛋白较少,牛乳则相反。相比较而言,驴乳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变性率较高,而牛乳的热稳定性更好。说明控制温度和时间可获得不同变性程度乳制品。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变性和非变性的α-乳白蛋白。方法:使用盐酸胍缓冲液作为样品溶解液和HPLC流动相,用巯基乙醇作为还原试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母乳样品为内标,使用TSK-GEL G3000SWXL柱,用紫外检测法在280nm波长处对洗脱物进行分析。结果:此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喷雾干燥工艺加工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α-乳白蛋白含量,且分离效果好,分析所用的时间约为20min。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牛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是婴幼儿重要的营养来源,牛乳蛋白也是诱发婴幼儿食物过敏的 主要因素之一。对5 种市售婴幼儿乳粉进行体外模拟静态消化,通过电泳、水解度测定分析蛋白消化稳定性,并利 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评价乳清蛋白的抗原性。结果表明:5 种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样 品1、2、4中具有较好的消化稳定性,胃肠消化后,样品1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样品2中2 种过 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增加,样品4中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增加,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 样品3和5中消化稳定性较低,经胃肠消化后,样品5中2 种过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增加,样品3中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 增加,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α-乳白蛋白是母乳蛋白质的重要成分,α-乳白蛋白的母乳化是婴儿配方乳粉模拟母乳蛋白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α-乳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立体结构两方面介绍α-乳白蛋白的结构,论述α-乳白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为广大婴儿配方乳粉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乳中酪蛋白比例高,而母乳中乳清蛋白含量高,α-乳白蛋白、β-酪蛋白作为母乳中主要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以α-乳白蛋白和β-酪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探究不同比例的组合蛋白对细胞炎症的预防作用,探索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最佳配比,使婴配粉更贴合母乳。结果表明,添加α-乳白蛋白和β-酪蛋白单体能改变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然而当混合比例为1:0.17时效果最佳,能显著降低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髓样分化基因88(MyD88)、Toll样受体4(TLR4)在mRNA水平的表达,在蛋白水平降低IL-6 1.99倍、白介素1β(IL-1β)3.91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72倍。通过抑制非TLR4介导炎症信号通路关键蛋白NF-κB p65的磷酸化抑制炎症的发生。本研究明确了α-乳白蛋白和β-酪蛋白预防炎症发生的最佳比例,初步阐明了两者协同抗炎的作用机理,为其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精准添加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乳中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含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胍、柠檬酸钠、二硫苏糖醇等的缓冲液及试剂使蛋白溶解变性,运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各蛋白...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乳与乳粉中11种甾类和9种β-受体激动剂类同化激素的快速确证方法.样品经体积分数0.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0.1%甲酸甲醇-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C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在优化条件下,20种目标物在0.05~5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方法定量限(RSN=10)在0.1~1.0 μg/kg之间;不同添加水平回收率为52.8%~97.4%,相对标准偏差(n=6)为2.8%~9.6%.多种市售纯牛奶和乳粉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乳与乳粉中甾类和β-受体激动剂类激素多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云南德宏水牛乳基本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乳品分析仪对云南德宏奶水牛与荷斯坦牛乳中乳糖、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等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SDS-PAGE对乳蛋白各组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定量。结果表明,德宏奶水牛乳中乳脂、乳糖、乳蛋白、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含量都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1)。酪蛋白百分含量在两个品种乳蛋白中占优势。德宏奶水牛乳蛋白中α-乳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而β-乳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5),血清白蛋白和酪蛋白则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牛乳中的β-乳球蛋白。使用C4色谱柱(100mm×2.1mm,1.7μm),柱温40℃,检测器波长210nm,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溶液和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保留时间在7~8min。验证结果表明,β-乳球蛋白回收率在70%~90%,变异系数为0.93%~3.22%,定量限为40.0mg/kg。该方法适合批量测定样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牛乳作为营养价值丰富的天然动物蛋白来源,除富含钙、蛋白质等营养素,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及乳过氧化物酶等。[方法]研究6种不同温度时间组合的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乳中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活性物质含量随热处理强度提升而降低;耐热性最差的是乳过氧化物酶,在80℃/15 s热处理条件下全部失活;耐热性最强的是α-乳白蛋白,即使在137℃/4 s最高强度热处理条件下,仍具有25%的保留率;且85℃/15 s热处理强度下,α-乳白蛋白保留率不低于90%,而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保留率不足5%,乳过氧化物酶几乎完全失活;5种活性物质对温度的敏感性顺序:乳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结论]对不同温度时间组合热处理乳的几种活性物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活性物质保留有明显影响。为企业选择适宜的热处理工艺、生产活性成分不同的系列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德令哈地区56头柴达木黄牛和17头杂种黄牛的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该地区柴达木黄牛的α-LA和β-LG位点均具有多态性,但α-LA位点的基因杂合度很低(0.0089)。(2)杂种牛的α-LA位点,只有α-LABB一种基因型而呈单态,β-LG位点有三种基因型而呈多态性,且基因杂合度较高(0.500)。  相似文献   

16.
α-乳白蛋白在UHT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本文采用HPLC和SDS—PAGE法研究UHT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成分。研究发现,经UHT处理的牛奶,由于受乳清蛋白部分变性的影响,使得HPLC法难以准确测定UHT牛奶中α-乳白蛋白含量,但是对变性电泳法的准确测定影响不大。结合HPLC和SDS—PACE法,测得UHT牛奶中α-乳白蛋白的含量为1.98mg/mL。  相似文献   

17.
乳中的功能性蛋白质,包括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β-酪蛋白和乳脂肪球膜蛋白等,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特性,在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受到科研工作者和生产企业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分离技术瓶颈,大大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本文总结乳中6 种功能性蛋白质较为成熟的分离纯化技术,并将其应用条件和实验规模进行概述,为实验室和工厂分离纯化乳中功能性蛋白质以及开发新型功能性乳蛋白制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乳清蛋白是牛乳中的一类重要蛋白质,主要由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血清白蛋白、β-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及乳过氧化物酶等构成,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牛乳乳清蛋白的主要组成及其营养特点,分析了影响牛乳乳清蛋白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牛乳乳清蛋白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营养变化特征以及牛乳乳清蛋白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前期的研究筛选出了一株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干酪乳杆菌WPC09。研究表明,在脱脂乳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降低率达到92.0%,且水解牛乳蛋白产生游离氨基酸的数量相当于341.5μg/mL酪氨酸。所以为了了解干酪乳杆菌WPC09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机理,我们初步的考察温度和pH值对干酪乳杆菌WPC09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以及考察发酵上清液和活细胞悬液对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降低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驴乳蛋白质组成及其与人乳和牛乳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驴乳蛋白质的主要组分,并和牛乳及人乳的蛋白质组成特征进行了对比.驴乳中乳清蛋白比例明显高于牛乳,富含溶菌酶、乳铁蛋白和α-乳白蛋白,主要成分与人乳非常相似.驴乳是一种较理想的动物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