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腐熟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过程中秸秆降解速率、提升肥效,研究分析东北地区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为东北地区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秸秆利用现状目前,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现阶段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有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主要利用途径有秸秆深耕还田、添加腐熟剂腐熟还田、旋耕还田、秸秆青贮、氨化、直接粉碎用作饲料等。(一)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是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通过秸秆深耕还田及加腐熟剂腐熟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54-357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生长及其产量、玉米秸秆腐解速率、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秸秆还田量小且配秸秆腐熟剂玉米产量较还田量大处理高;采用粉碎还田配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增产效果较整秆沟埋配秸秆腐熟剂显著;秸秆腐熟剂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促进秸秆较快腐解,减轻和防止多量秸秆还田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可稳定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开展水稻翻耕模式下早稻秸秆施用秸秆腐熟剂还田应用效果田间试验,研究稻草使用秸秆腐熟剂还田后对土壤改良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院早稻秸秆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比纯秸秆还田处理的稻草能更快腐熟,且种植晚稻产量更高,增产1.86%~5.07%,收入增加388.8~968.0元/hm2,更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对还田秸秆的催腐效果及对下茬水稻生长的影响,进了试验,结果显示,增施腐熟剂能够显著加快小麦秸秆的腐熟,30 d后处理2还田秸秆的失重率达51.0%,比未施用腐熟剂的处理1高出10.9%;增施腐熟剂能够促进秸秆中养分的释放,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处理2土壤速效磷含量49.1 mg/kg,与处理1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秸秆还田能够改善水稻经济学性状,与未实行秸秆还田的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后水稻结实率显著提高;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处理1相比,处理2水稻增产4.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不同秸秆腐熟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宜香725为试材,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产品在翻耕耕作模式下的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晚稻生产中,推行“腐熟剂+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磷、钾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化水稻农艺性状、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处理3(“家农”牌腐熟剂+秸秆还田)的产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显著高于处理2(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墩头镇麦秸全量还田及不同种类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及腐熟剂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及腐熟剂使用与无秸秆还田和有秸秆不加腐熟剂处理相比产量提高。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得到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8.
博乐市玉米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和秸秆还田均可以提高穗粒重,进而显著增加产量。使用腐熟剂较秸秆单独还田增加产量643.5 kg/hm~2,增幅4.8%。秸秆直接还田与腐熟剂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容重。使用秸秆腐熟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有机质的积累,提高矿质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2013年郎溪县秸秆腐熟剂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秸秆腐熟剂品种均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采用秸秆还田并添加秸秆腐熟剂与无秸秆还田和采用秸秆还田而不使用秸秆腐熟剂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籽粒千粒重,提高品质,并且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因此应用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进行腐熟还田值得在郎溪县小麦-水稻种植模式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培肥地力,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如果秸秆不经过沤制处理而直接还田,就会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的理化性状产生不利影响。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营养元素成为作物生长容易吸收的养分,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作物抗逆性,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产量。因此,秸秆腐熟剂对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和应用“3 0 1”菌速腐剂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配施“3 0 1”菌速腐剂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 ,或秸秆堆腐后还田 ,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当季玉米增产 10 .5 5 % ,第 2季小麦增产 7.12 %~ 12 .93 %。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腐解物为覆盖材料,研究了不同厚度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可以显著降低表层的土壤容重,具有保水作用,如玉米秸秆覆盖120 d时,覆盖3 cm的效果最佳;覆盖180 d后,均可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覆盖6 cm处理的杂草抑制率达100%;覆盖还能减缓土壤温度变化的幅度。因此,玉米秸秆园林覆盖可省水、省肥、省工,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园林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BM秸秆腐熟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BM秸秆腐熟剂对还田玉米秸秆腐熟程度和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BM秸秆腐熟剂与不施用BM秸秆腐熟剂相比,还田秸秆提早30d腐熟,且小麦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多,千粒重提高.最佳处理方法是在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525 kg/hm2)进行秸秆还田并加施BM秸秆腐熟剂30 kg/hm2,与在习...  相似文献   

14.
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网袋法模拟秸秆还田(设置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单独还田,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4个试验处理)研究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还田后秸秆腐解率和腐解残余物有机碳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通过秸秆还田盆栽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单独还田,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5个试验处理)研究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基本性质以及生菜生物量和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腐熟剂促进秸秆腐解效果明显,与秸秆单独还田相比,玉米秸和水稻秸+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的秸秆腐解率分别提高32.36%和29.76%,有机物料腐熟剂有促进腐解残余物有机碳质量分数下降的趋势,腐殖酸质量分数分别提高29.17%和20.71%,胡敏酸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5.60%和48.84%,胡敏酸/富里酸比值分别提高54.17%和29.73%;且以玉米秸+有机物料腐熟剂的腐解效果更好;秸秆+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质量分数以及生菜生物量,同时促进生菜对养分的吸收。与秸秆单独还田相比,玉米秸和水稻秸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的土壤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2.74%、9.01%,生物量分别提高25.85%、18.07%,且以玉米秸+有机物料腐熟剂的腐解效果更好。可以看出,玉米秸和水稻秸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均可促进秸秆的腐解和有机物质转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复合菌剂强化秸秆堆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堆肥时添加复合菌剂来强化秸秆降解。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可以加快秸秆分解。在第10 d时,实验组的秸秆失重率、半纤维素分解率、纤维素分解率、木质素分解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7%、6.5%、5.1%、0.6%,到第60 d时分别提高了3.5%、0.2%、3.5%和3.7%。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伊犁州直水稻秸秆腐熟的菌剂,选取了5种秸秆腐熟剂,开展水稻秸秆腐熟效果对比试验。将秸秆腐熟剂按照说明进行配置后,与水稻秸秆混合装入尼龙袋,埋入15cm土壤中,每隔15d取样1次,观察颜色、手感变化,测定水稻秸秆的失重率、纤维素含量和土壤pH、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农富康秸秆发酵剂、益加益生物菌肥发酵剂、欧科拜克秸秆腐熟剂3种腐熟剂的腐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棉花秸秆还田对棉花植株生长和土壤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整合分析前人研究,总结发现棉花秸秆还田可以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微生数量、促进土壤细菌的活性和酶的活性。此外,秸秆还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哪种还田方式更为高效、适宜的还田时间、还田量及如何预防还田带来的毒害问题等。最后,本研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棉花秸秆还田高效利用和棉花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稻秆与鸡粪制作堆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40-641
[目的]为稻秆的科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稻秆切成2、4、6、8、10cm长的段,浸泡10、30、60、120、180、240min,然后与鸡粪按1∶1、1∶1.5和1∶2进行堆肥,测定堆肥的温度、pH值、含水率和成分。[结果]切割长度6cm,浸泡时间180min时,稻秆含水量接近饱和。3种配比堆肥的温度55℃以上的天数达10d以上。随着堆肥天数的增加,含水率呈下降趋势,但一直在适宜范围内,不需要加水。3种配比的物料pH值在堆肥初期迅速升高,然后回落,最后稳定在7左右。鸡粪的比例越高,堆肥中N、P含量越高,堆肥的品质越好。3种配比的堆肥均腐熟,N、P含量均达到堆肥的品质要求。[结论]稻秆是堆肥的好材料。综合考虑,稻秆与鸡粪按1∶1.5进行堆肥最好。  相似文献   

19.
渭南市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培肥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农作物秸秆还田培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性,增加作物产量,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山东省黄河冲积平原低肥力潮土为供试土壤,经18a盆栽土培定位试验后,采用化学形态分析方法对土壤的钾素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并配施适量的化肥,能明显提高潮土缓效钾和速效钾的释放效应,对矿物钾的有效化也有一定效果。在秸秆还田量分别为2250、4500、6750kg/hm2范围内,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非交换钾与秸秆还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矿物钾呈显著负相关。长期秸秆还田土壤钾素年度变化规律:非交换钾、特殊吸附钾呈逐年上升趋势;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矿物钾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