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机推广即农业机械及应用技术推广,在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机推广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目前,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我国农业各地方特点出发,加强农机推广工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向着高效、绿色、清洁的方向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时期,我国开始实践农业绿色发展理念。阳谷县紧紧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目标,全力推进阳谷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基本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化肥、农药使用总量显著减少,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但也面临农药、肥料不当使用、品牌价值难以体现等问题。笔者针对阳谷县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主方向,为厘清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演进的核心特征和逻辑,本研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层面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聚焦主题、发文机构网络及其阶段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政策主题看,政策理念由“兼顾绿色”转向“绿色驱动”,政策内容由“问题导向”转向“战略布局”;2)从发文机构网络看,政策主体由“松散-低度合作”转向“集中-高度合作”。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但政策目标仍需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效果有待提升。未来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应保持中长期稳定性,推进因区施策,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实施中的部门协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人减、机增”的趋势不可逆转.对农机装备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已经从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并加速向高级阶段迈进。”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绿色环控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近日启动实施。项目组织单位、参与项目实施的48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我国的农业领域迅速发展,农机技术推广中信息管理的应用也愈来愈重要,信息技术推动了农机技术推广发展。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来探究农机技术推广中信息管理技术和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对农机技术推广丰富其理论,为实际的工作实施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为推进农机化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高素质的农机人才队伍,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数据共享、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农机的智能化和信 息化管理提供有效方法和手段。为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有必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搭建 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机管理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使我国农机管理进入大数据时代,推进智慧 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普及和应用,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机作业质量,也成为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就我国农机维修服务管理工作展开分析和论述,对农机维修服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强化农机维修服务管理的有效策略,希望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通过应用先进的农机不仅可以使生产效率有效提升,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明确农机推广工作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对农机推广的实施途径进行他就,希望能够对农机推广工作开展,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养分高效管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养分管理技术与施肥机具之间农机农艺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养分管理中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的有机结合,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分管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高效施肥技术需要用适宜的施肥机械作保障,肥料新产品研发需要新的施肥机械,栽培耕作方式变革对农业机械产生新的需求,施肥机械化需要智能化提升,同时肥料产品和施肥技术研发需要考虑机械的可行性。针对东北春玉米、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及南方水稻种植体系的主要养分管理特点,阐述了我国在玉米启动肥及种肥同播技术、玉米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小麦机械化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及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如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升我国农田养分管理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主题,同时也是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方向,在农业机械制 造与自动化中节能理念更为重要。节能理念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思想,能够更好的推动绿色节能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制造的创新和发展,使自动化设计更为先进。本文围绕节能理念在农业机械制造与自 动化中的作用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机工业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回顾了中国农机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百年发展历程,着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机工业在体系构建、体制转换、市场导向、依法促进等各个发展阶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机工业在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对中国农机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宣云  王川  施六林  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40+1796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农机工艺、提升农机服务化水平等相应措施。最后,在"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加快水稻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提出期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我国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田间作物食用部位不同,对甜菜收获机、甘蔗收获机、大蒜收获机、甘蓝收获机等我国亟需重点解决的蔬菜收获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参考国外收获机技术,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和改良机型投入使用。同时结合收获机械的发展与推广,指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农村的整体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在当前的农业种 植活动中,农业机械工程的应用范围较广,并在提升劳动效率和每亩收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但是目前农业机械工程还存在许多耗能大、污染重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改进。而绿色 技术的出现,能够使这些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本文将以绿色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农 业机械工程中的适应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丹麦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麦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农业发展模式,从丹麦农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看丹麦农业独具特色,文章介绍了丹麦农业的基本情况,特色,农业环保,食品安全,发展方向。通过对丹麦农业发展情况的了解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和困境与农机工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机械化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机需求具有空间大、多样化、大型化、高性能、经济型等特征。从农机供给的品质、数量、价格等方面,探讨了新疆农机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境,指出困境的原因是新疆农机工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提出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重点打造乌鲁木齐和石河子农机产业基地、改善行业组织结构、推行"产学研"结合、创新农机补贴机制等加快新疆农机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柑橘生产的要素替代关系及增长路径,基于我国7个主产区1997—2014年柑橘成本收益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柑橘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柑橘生产的技术进步与增长路径。研究得出:劳动力和农业机械的产出弹性相对比较稳定,化肥和其他要素的产出弹性波动较大;化肥、农业机械与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关系较为显著,化肥与农业机械对其他要素的替代关系较为稳定,化肥与农业机械要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柑橘生产过程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明显,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也不断发展,未来柑橘生产的增长路径选择应该以节约劳动的农业机械技术导向为主,以节约土地的生物化学技术导向为辅。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包括:根据生产要素禀赋优势来选择柑橘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省力省工的柑橘生产机械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无病毒苗木等土地节约型的生物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10年来,中央政府投入逐年增加,带动了各方面投入的增加,尤其是农民个人投入增加,致使农业机械装备数量增长加快。基于2000—2012年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31个省份农机购置投入与农机总动力增长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是中国农业机械购置投入大省,也拥有较高的农机总动力,但双对数模型显示,粮食主产区农机总动力增长对农机购置投入增长的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对此分析了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