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55-14657
在阐述储备规模确定不一致的原因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口粮需求状况与粮食生产状况及趋势,采用平稳趋势分析法对粮食生产进行预测,得到我国发生粮食危机时所需的粮食储备绝对安全规模,以及常规状态下的可接受波动范围。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中的技术进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剩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分配是非均衡的。利用2001—2015年我国粮食相关数据,对粮食的供需价格弹性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粮食供需价格弹性总体波动较大,但平均弹性较小,供给和需求弹性分别为-0.102和-0.196。根据Akino和Hayami提出的技术变动福利效应模型,发现技术进步显著改善了粮食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平均每年改善1 062.67亿元,但对粮食生产者的福利状况改善不明显。最后提出了加大粮食支持力度、提高粮食供需价格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洪凯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96-99,103
本文从粮食的生产、流通、储备,分析广东省的粮食安全问题,对广东近期粮食安全的目标、供求进行了预测和评价;提出了广东省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适度扩大储备规模,合理调整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现状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储备是调节粮食供求的重要手段,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粮食储备的分类、粮食储备制度、国有粮食储备库存变化状况和粮食储备管理状况4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粮食储备管理的现状,分析出我国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的对粮食储备工作认识不充分、粮食储备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监管机制不完善4个突出问题,并从提高对粮食储备工作领导、加大硬件建设力度、推行规范管理、制定粮食储备技术标准、加强粮食储备监管和加快粮食立法进程6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体系、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一军  刘岩 《农业展望》2012,8(1):39-42
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变化引起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粮食供求状况以及国内相关粮食产品的价格.最终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因此,研究目前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各主产国的产业支持政策,分析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探寻其变动对中国粮食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场及供求平衡冲击以及调节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及管理制度,储备能力和储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储备体系中仍然存在有对储备粮功能认识不足,储备结构、布局不合理,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储备条件落后,各储备主体之间的协调不力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相关因素,如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需求、粮食价格、粮食储备政策制度和粮食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粮食形势,最后从粮食储备体系、承储主体、农户储备这几个角度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粮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供需预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我国过去、现在粮食供给的状况及生产潜力分析,论述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粮食供需关系进行预测,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战略。结论是:我国未来粮食供需将日趋紧张,品种结构失衡会不同程度出现,但不会出现大的缺口。  相似文献   

8.
2)对粮食储备量的调节。①联邦政府可以直接调节的两种储备。CCC储备和CCC资助的农场主自有储备(FOR)。两种储备是政府价格收入支持政策和谷物生产调整计划的结果。A.CCC储备。由于CCC以一定水平的贷款率向参加计划的农场主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农场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异及其变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近年来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变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预测主要影响因素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短期内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付玮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93-3695
通过分析我国粮食需求、供给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态势,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粮、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政策扶持、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体制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价格干预机制和储备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持了粮食市场稳定、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场功能的作用不断弱化、调控政策的保障力和执行力出现下降的趋向,以及政策调整的步伐滞后于粮食形势、市场化形势、宏观调控形势的发展。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偏差、加快改革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可持续生产条件和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趋势的有利因素都十分突出,而粮食结构的变化趋势则出现了崭新的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这将形成粮食生产的代价上升、区域冲突加剧、收益秘产量的“两难”选择和食物结构的改善受到制约2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对中国可持续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3.
卢波  陈彤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6):539-545
中央储备粮是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是政府可控制的用于粮食危机事件的主要物质资源.中央储备粮规模管理的目标是储备粮调控效用最大化.研究认为建立储备粮管理的动态储备机制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动态储备包括若干方面的动态要素,例如:储备粮总规模、库存形态(储备粮实物库存与现金库存的组合)、品种结构或时空布局等.合理地运用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储备粮利用效率,优化储备粮调控成本.  相似文献   

14.
粮食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粮食市场的基本方面。通过计量经济方法从产量与单产数据中去除灾害的扰动,粮食产量与价格之间的统计关系更能解释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粮食市场中确实存在蛛网模型的动态机制,同时也受到货币发行量变化的重大影响。另外,粮食生产者也能够对真实粮食几个变化做出合理的反应。因此,在政策上保证粮食价格的比较优势、维持货币发行的稳定以及提升粮食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助于促进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5.
WTO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实施,粮食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从政策实施和政策变化角度出发,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和波动机制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现有文献存在缺乏对分品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差异的研究,缺少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政策实施前后对比的研究;对粮食价格调控目标和社会福利变动的研究和评价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风险管理,本研究构建了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型,建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序列,拟合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概率分布和计算国际粮食市场的风险价值(VaR)。通过对国际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市场价格风险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正态分布并不是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表现为服从Lognormal、Log-logistic和Burr分布;就整体而言,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风险较为严重,上涨的风险要大于下跌的风险;就具体品种而言,国际大米的市场价格风险最大,其上涨和下跌的VaR分别达到69.23%和34.31%,远高于玉米、小麦和大豆。  相似文献   

18.
浅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粮食安全概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粮食供给价格、粮食安全保障的法律规范,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不协调性;提出了提高产粮区经济收入、加大粮食高产适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增强国家储备能力、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专门法律,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粮食收储制度对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基于2013—2016年全国17省176家粮食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从产权属性和规模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粮食加工企业在经营效益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多元市场主体对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抬高原料粮价格,最终导致粮食加工企业收益减少;面对多元市场购销主体的影响,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净利润高于民营企业,中型粮食加工企业利润减少最多。基于此,应坚持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快推进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并继续深化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