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藤本植物资源,丰富城市绿化美化的植物类群。【方法】采用样地与样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秦岭地区藤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区类型、攀援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1)秦岭地区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共计36科98属285种,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18.18%,9.73%和8.27%,其中木质藤本164种,草质藤本121种;单子叶植物17种,双子叶植物268种。(2)秦岭地区藤本植物属有13个分布区类型,而热带性地理成分居首位,占53.84%。(3)秦岭地区藤本植物攀援方式有4大类,以缠绕类为最多,占50.53%;其次为卷须类和钩刺类,分别占31.23%和13.33%,吸附类藤本种类最少,只有4.91%。【结论】秦岭地区藤本植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加强对野生藤本植物的引种驯化,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以秦岭山地"七药"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七药"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以及不同种域宽度组的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种域宽度与海拔梯度的关系,检验其是否符合Rapoport法则。结果表明,秦岭山地"七药"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 800m;在不同海拔段,各组的物种丰富度值大小均与种域宽度正相关,即种域越宽的组资源植物种数越多;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海拔所反映的水、热条件以及物种分布的界限有关;秦岭山地"七药"植物的种域宽度和海拔梯度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基本支持Rapoport法则。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大别山区野生木质藤本有81种,隶属于22科、34属,根据攀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缠绕、卷须、吸附、蔓生4类;对16种优良观赏野生木质藤本园林用途进行评价,阐述其在垂直绿化、园林小景、生物防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别山区木质藤本植物现状,提出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大别山区野生木质藤本有81种,隶属于22科、34属,根据攀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缠绕、卷须、吸附、蔓生4类;对16种优良观赏野生木质藤本园林用途进行评价,阐述其在垂直绿化、园林小景、生物防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别山区木质藤本植物现状,提出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香格里拉县境内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统计所建立的该区植物数据库,建立数字 DEM高程模型并结合物种海拔分布特征,分析香格里拉县种子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876属3794种;科、属、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密度随海拔上升均呈现单峰格局,且丰富度和密度的海拔梯度格局基本保持一致;科和属的丰富度和物种密度最大值的位置偏向于低海拔区域(海拔1900~2200 m),种的最大值则出现在中海拔区域(海拔3100~3400 m);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以及物种分布的界限有关,并受到“中间膨胀效应”的影响;种子植物属中北温带成分,且是香格里拉县的主要区系类型,所占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而热带属比例则下降,约在海拔1750 m 处出现区系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庐山地区野生木质藤本植物,为木质藤本植物引种驯化繁殖、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江西省植物志等文献资料。【结果】庐山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累计有23科52属122种,该区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泛热带成分居首位,有18属(30.77%),其次是东亚成分有9属(17.31%);葡萄科、蔷薇科、毛茛科、猕猴桃科和卫矛科种类较多,具有明显优势,占总种数的45.08%;单种属较多,占总属数的55.77%;攀援类型以缠绕类最多,占50.00%,其次是卷曲类(21.31%)、蔓生搭靠类(15.57%)、吸附类(13.12%)共4类。【结论】庐山野生木质藤本植物在物种类组成、生活类型、攀援方式等方面均表现出多样特征,在园林应用、经济价值、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攀缘植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园林中应用日益广泛。攀援植物可分为4大类:缠绕类、卷须类、吸附类和蔓生类。对攀援植物的分类、景观特点、园林应用形式及其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作了系统探讨,为攀援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物种多样性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天然植被为研究对象,探讨塞罕坝地区植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调查的184块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53科、197属、365种,分别占该地区总数的65.4%、63.1%和59.1%。其中乔木8科、12属、16种;灌木11科、23属、43种;藤本1科、1属、2种;草本41科、108属、304种。该区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主要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大部分的科内,属、种缺少,区域单属科以及单种科比例高,体现出该区地理环境复杂的特点。(2)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随着海拔的升高,科、属、种以及乔木的变化不显著;灌木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格局,即中度海拔物种丰富度最高。草本层丰富度总体趋势是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秦岭酉水河天然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群落样地的物种重要值矩阵信息,运用双向聚类法对秦岭酉水河流域的主要天然针叶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并采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指数,进一步研究了该地区天然针叶林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酉水河流域14个天然针叶林样地被划分为6个群系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格局;6种天然针叶林群系类型的丰富度指数和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铁杉林>华山松林>油松林>太白红杉林>巴山冷杉林>巴山冷杉+红桦林;β-多样性(Cody指数)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受研究尺度的影响,总结大尺度空间上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影响机制。各种出版物、腊叶标本和相关数据库是数据资料的主要来源 物种丰富度的估算方法包括插值法、稀疏法和外推法 中海拔物种最丰富的单峰曲线分布格局最普遍,其次是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单调下降的分布格局 物种特有率一般在树线附近达到最大值,但在科、属级水平上特有率在海拔梯度上有多种变化格局 面积、气候因子、中间地带效应和Rapoport海拔法则等是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中间地带效应的影响最大,甚至是唯一与丰富度格局显著相关的因子 物种的系统发育、地质历史等因素在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还难以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统计整理出庐山野生藤本植物29科72属167种。结果表明:在全部含藤本植物的科属中,含5个种以下的科、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44.83%和86.11%;该区藤本植物区系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相互交错,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热带性地理成分为主,有43属,占59.72%;温带性属有25属,占总属数的34.72%,其中以乏热带性地理分布居首位(30.55%),其次为东亚分布(18.06%)。生活型以木质藤本属为主,占属总数的50.00%;攀援类型分为4大类,以缠绕类最多,占50.90%,其他依次是卷曲类(28.14%),搭靠类(11.38%),吸固类(9.58%)。表5参23  相似文献   

12.
邓玉华  李建  舒涛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5):50-52,56
对南昌市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查明了南昌市现有栽培和野生藤蔓植物158种,隶属于39科80属,其中有木本藤蔓植物120种和草本藤蔓38种;根据藤蔓植物的攀缘习性对南昌市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提出了南昌市垂直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及藤蔓植物的配置应用方式;总结了南昌城区藤蔓植物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3.
秦岭太白山忍冬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游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29-12130
通过野外采集、系统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对秦岭主峰太白山忍冬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药用功效进行了归纳总结。太白山共有忍冬科药用植物5属21种,主要以根、花或果实入药,具有良好的药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太白山忍冬科药用植物的特点,对其今后的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南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以伏牛山区最为丰富,有31科、50属、111种;其次为大别山,有30科、44属、92种;再次为桐柏山,有28科、35属、55种;最少为太行山,只有5科、5属、7种.根据共有类群的分析,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区域的常绿阔叶...  相似文献   

15.
天目山乡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野外考察和文献调查分析表明天目山地区乡土藤本植物累计有23科、46属、136种(含种以下等级),具有种类组成丰富、区系组成古老、生活型和攀援方式多样性、观赏价值种类丰富等特征。同时,探讨了该种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对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乡土木本藤本资源问题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薄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薄山植物区系的物种丰富度、优势科组成、科属种的特征、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聚类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薄山有种子植物120科410属747种38变种6变型。分析表明薄山种子植物区系中,世界广布成分有42科52属28个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热带成分有49科130属89个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温带成分有29科228属674个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科和世界广布科为多,热带科为温带科的1.7倍;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属的成分是热带属的1.8倍,温带种的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种为热带种的7.6倍。说明本区的植物区系性质是以温带成分为主。图1表6参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大青山西南桦(Betulaalnoides)人工林藤本植物区系特点,为开展人工林藤本植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野生藤本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生活型、攀援方式和地理分布类型.[结果]大青山西南桦林下共有野生藤本20科27属30种,其中双子叶藤本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占该群落藤本植物总种数的93.33%,蕨类藤本和裸子藤本较贫乏,均仅有1科1属1种;在科属构成中,单种科和单种属比较集中;木质藤本是大青山西南桦群落的优势藤本,占总种数的70.00%;藤本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0.00%,其余各生活型所占比例均较小;攀援类藤本以缠绕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0.00%,其次是卷曲类,搭靠类和吸固类所占比例较小;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地理成分为主.[结论]西南桦人工林林下藤本植物种类较多,生活型和地理分布类型较复杂,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怀珠  党晗      许金石    陈煜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66-73
种间关联能反映区域尺度群落内和群落之间植物物种的共存格局,是研究植物种间关系的主要手段。以陕西太白山不同海拔梯度主要林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种间联结系数(AC)、Jaccard指数(JI)、Ochai指数(OI),结合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对研究区主要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太白山较大海拔范围内林下草本植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繁缕(Stellaria media)、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等与其他物种的关联比较密切,与之关联的物种较多,说明这些物种是该区域,尤其是中低海拔地区常见的广布种;东北羊角芹(Aegopodium alpestre)、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鄂西香茶菜(Rabdosia henryi)、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短毛独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和点叶薹草(Carex hancockiana)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且均出现在中海拔(1 800~2 750 m)地区,是中海拔区域常见的共生种;狭叶红景天(Rhodiola kirilowii)和紫苞风毛菊(Saussurea purpurascens)之间有强烈相关关系,但与其他物种无关,且只出现在高海拔(>3 100 m)区域,也与生境选择和过滤有关。2)基于物种之间不同的关联性,将太白山海拔梯度上的主要草本植物划分成3个生态种组,不同生态种组之间存在适生海拔上的差异,表明海拔作为复合环境因子决定了群落内的植物物种组合。3)通过不同方法研究种间联结关系,可以反映出主要林下草本植物的分布特征,并对该地域的植被管理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6-2008年研究了新疆东部天山蝶类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记录蝴蝶7科43属63种,占新疆已记录蝶类种数的24.80%,区系组成主要是古北种,占73%;其次是广布种,占27%,没有发现东洋种。其中蛱蝶科的物种数最多,为11属19种,蚬蝶科的物种数最少,只有1属1种。按海拔将生境分为5个垂直自然带,包括低山灌木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垫状植被带。蝶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排序为亚高山草甸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低山灌木草原带>高山草甸带>垫状植被带。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G-F指数对蝶类物种和科、属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亚高山草甸带的蝶类多样性最为丰富,其次是山地森林草原带和低山灌木草原带,而高山草甸带和垫状植被带的蝶类多样性相对较低,物种和科、属多样性分析结果均一致。蝶类垂直分布明显,物种数和个体数随海拔变化的趋势类似,均为先增加后下降。蝶类区系成分随着海拔升高发生改变,广布种的比例逐渐降低,高山草甸带和垫状植被带只有古北种分布。研究结果显示,生境改变对蝴蝶群落影响明显,保护生境是保护蝴蝶生存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