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同土壤消毒药剂对甘薯2种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能同时防治甘薯根腐病和茎线虫病的高效药剂,选择98%棉隆微粒剂等5种土壤消毒药剂,研究其对2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8%棉隆微粒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6.23%;其他药剂的防效为-5.92%~29.08%。土病消可湿性粉剂对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7.79%;其他药剂处理的病薯率和病情指数与土病消可湿性粉剂处理差异不显著,防效为56.67%~80.35%。收获期测产表明,98%棉隆微粒剂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为23 491.8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5.33%;其他药剂处理较对照增产-31.59%~20.77%。建议生产上选择98%棉隆微粒剂,于甘薯定植前施用,以降低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威百亩、氯化苦、棉隆、辣根素和捷西消毒套餐5种土壤消毒剂对土壤基质进行消毒来防治草莓根腐病,通过比较消毒前后菌群数量计算防治效果,并采集计算不同消毒处理后草莓产量。不同消毒处理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草莓增产均在10%以上,均能有效的防治根腐病,提高草莓产量。其中氯化苦处理防治效果最好,高达94.28%,增产28.62%。  相似文献   

3.
试验布置在文昌市东路镇下洋村委会后坡坑,供试土壤为砂壤土,前茬为弃荒田,肥力中等偏低。试验设两个处理,四次重复,试验面积9.4X35.8=336平方米(0.504亩),两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覆膜;处理2:不覆膜(对照)。2011年月12月2日种植,采用直插栽培,行距离1.175米,株距,0.25米,2270株/亩。2012年5月4日收获:覆膜单株产量平均0.3215kg/株(折亩产730kg);不覆膜(对照):单株产量平均0.064kg/株(折145kg/亩),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比对照增产量40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3种土壤熏蒸剂对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研究了棉隆、威百亩、硫酰氟3种土壤熏蒸剂对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棉隆、威百亩和硫酰氟3种药剂对芹菜根结线虫2龄幼虫和芹菜根结的形成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芹菜产量。[结论]生产上,可根据栽培模式、防治时期及药剂成本等综合因素选择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氯化苦、棉隆以及威百亩3种土壤熏蒸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10%阿维菌素·噻唑膦水乳剂为对照药剂,开展了3种熏蒸剂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99.5%氯化苦液剂用量为300~450 kg/hm~2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82.89%~91.07%;98%棉隆微粒剂用量为300~450 kg/hm~2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87.96%~97.48%;42%威百亩水剂用量为375~525 kg/hm~2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89.18%~96.64%,各处理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均呈现升高的趋势。3种熏蒸剂土壤消毒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辣椒根腐病在辣椒生产中发病十分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以不同的土壤处理方法进行辣椒根腐病的防治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个土壤处理中以"氰胺化钙80kg/667m~2+秸秆1000kg/667m~2+有机肥500kg/667m~2"土壤消毒方式和"菌种+有机肥+微量元素+土壤改良剂"的施可富140kg/667m~2的土壤调理方式效果好;2种方式处理后的土壤养分结构得到改善;辣椒采收后期的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3.84%和2.80%,辣椒增产率分别为30.43%和43.48%。  相似文献   

7.
在日光温室中比较了4种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定植前用98%棉隆微粒剂333.20 kg/hm2与5952.4 kg细土混匀进行土壤处理的防效最好,为49.43%;黄瓜较不施药增产28.01%;用10%噻唑膦颗粒剂68.00 kg/hm2与5952.4 kg细土混匀进行土壤处理的防效为43.67%,黄瓜增产15.31%.  相似文献   

8.
温室芹菜应用垄鑫防治土传病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鑫(中文通用名棉隆,英文通用名dazome)t是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新型综合土壤消毒剂,施用于潮湿的土壤时,会产生一种甲基异硫氰气体,迅速扩散,渗透到土壤颗粒间,有效杀死病原菌、线虫、害虫、及杂草种子,从而达到清洁土壤的效果,适合常年连作的土壤消毒,是一种理想的土壤消毒剂。通过温室芹菜应用该药剂不同剂量防治土传病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平均79.2%~95%,防治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平均79.4%~97.7%。  相似文献   

9.
在蔬菜栽培大棚内研究了石灰氮、石灰氮与棉隆混用、石灰氮与阿维菌素混用进行土壤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用石灰氮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为56.64%,石灰氮与棉隆混用为76.1%,石灰氮与阿维菌素混用为98.2%,石灰氮与棉隆混用能够明显抑制番茄枯萎病和杂草的发生。3种处理均能促进番茄生长和提高产量,其中以石灰氮与阿维菌素混用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增产率达到99.78%。  相似文献   

10.
棉隆处理土壤克服设施草莓连作障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棉隆土壤处理与常规方法防治设施草莓土传病害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于2017年2月10日和3月25日分别调查植株发病株数及发病指数,且统计12月到翌年5月小区产量。研究发现:棉隆和氯化苦处理对草莓重茬病害的蔓延和防效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方式,且棉隆处理667m2产1 789. 8 kg,与氯化苦处理的地块无显著性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可见,棉隆、氯化苦均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有害生物的目的,防治重茬病害效果显著,但综合考虑使用方法、操作环节、综合安全性等因素,认为棉隆可以替代氯化苦做为设施草莓土壤处理剂,在设施草莓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前期预防、后期控制为主要思路,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和甲基硫菌灵的配施开展试验,探索在常年发生根腐病重病田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为保障烟叶生产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甲基硫菌灵的处理相较对照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更低,其中在发病胜期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方面,三次均施用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较低;在采烤前病死率方面,在移栽后施用1~2次甲基硫菌灵处理较低;在防治成本方面,施用一次甲基硫菌灵处理较施用两次甲基硫菌灵处理低27.5元/亩。综合来看针对病害较重田块,建议在移栽后15d施用一次甲基硫菌灵以获得病害防治和成本控制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防治花生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40~80 mL拌100 kg种子防治花生根腐病,对花生安全,施药后对花生生长无不良影响。花生出苗后30、60 d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45%~76.11%、64.93%~75.61%,并且持效期长,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4种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综合效应。[方法]以大豆主栽品种阿豆1号作为试材,将大豆种子采用4种种衣剂处理后播种在根腐病严重的病土中,测定其出苗率、株高、病株率、死亡率、病情指数等指标。[结果]在根腐病严重的土壤条件下,4种种衣剂处理中,除处理Ⅰ和Ⅳ的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以外,处理Ⅱ和Ⅲ均保持与对照相同的水平;虽然种衣剂处理后,大豆须根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株高有所提高,病株率、死亡率和病情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病效果有差异,效果大小顺序依次为36.8%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ADF)悬浮种衣剂(Ⅱ)、40%卫福悬浮种衣剂(Ⅲ)、35%kdf悬浮种衣剂(Ⅰ)、18%福克悬浮种衣剂(Ⅳ)。  相似文献   

14.
以绿豆品种绿丰5号为试材,研究了35%甲霜灵干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3种药剂对其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40拌种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为1 413.7 kg.hm-2;其对绿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且持效期长。绿豆出苗后10、30、6...  相似文献   

15.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500kg/667m^2)配施碳铵14kg/667m^2+碳酸钙20kg/667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53.4kg/667m^2,比对照每667m^2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14kg/667m^2的处理,667m^2产547.8kg,比对照667m^2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施碳铵6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667m^2增产水稻18.3kg,增产率为3.4%。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芹菜茎基腐病科学防控技术,于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系统观测了芹菜茎基腐病田间病情自然消长动态;采取组织分离、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菌丝悬浮液接种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常用杀菌剂对芹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并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芹菜茎基腐病在芹菜上普遍发生,6—9月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引起芹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芹菜茎基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75%肟菌·戊唑醇WDG或70%甲基硫菌灵WP对芹菜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深松结合覆膜滴灌对绿洲棉田根区土环境与根腐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设置深松30、40和50 cm(S30、S40和S50)3种深松模式,以传统翻耕为对照(CK),研究深松对根腐病发病指数、土壤含水率、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及产量构成等影响。【结果】 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储水能力,增加土壤扩库增容效果,病情指数的降低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和根系活力增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深松降低生育期根腐病发病指数7.0%~26.0%,以S40处理效果最佳,发病指数较传统耕作相比降低26.0%。随着深松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依次下降,与对照相比降低2.4%~10%。深松深度与根系主要形态指标与活力具有线性相关性,与传统耕作相比根系长度增加4%~34.6%,根系表面积增加13.1%~44.8%,根系体积增加9.2%~40.6%,根系活力增加7%~42.9%。根区环境的改善促进产量增加,S40处理皮棉产量分别较CK、S30、S50增加了22.2%、15.7%和2.5%。【结论】 在新疆南疆棉区采用深松结合覆膜滴灌措施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和防病增产效果,对棉花生长有利,深松40 cm处理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根腐病农艺防治措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东北大豆产区杀菌剂选择混乱、剂量偏大及施用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试验于2018年进行,分为3个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核心,采用根瘤菌剂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控大豆根腐病,采用自发研制的大豆叶面遮盖剂防治大豆灰斑病,与常规化学药剂处理和不施药处理进行大面积比对试验。随机取点调查根腐病、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及产量等性状,计算效益。结果表明:减施增效处理的根腐病及灰斑病病情指数均为最低,分别达17.96%和27.18%。根腐病的防效为64.08%,极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大豆灰斑病的防效为72.97%,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产量最高,达3914.40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增收效益为1067.70元。减施增效处理,既减少了杀菌剂的施用量,又提高了产量,获得收益也有所增加,为国家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及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应用潜力。【方法】 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在室内,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统计各处理组的出苗时间及播种后14 d花生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根鲜重与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设置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花生种子包衣,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为对照药剂,进行两年三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达到GB/T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温室盆栽试验中,该药剂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安全。2016年以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田间试验,药剂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7.98%、98.79%,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7%、92.26%、92.90%,对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4%、92.48%、94.13%,且防治效果表现为随药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药剂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10.25%—13.21%,增加花生产量683.75—1 234.12 kg·hm -2。由此确定200 g a.i./100 kg种子为田间推荐剂量。2017年使用该剂量,对山东新泰和泰安两地花生冠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1.12%与95.83%,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4%与92.93%,对地老虎(新泰)与花生茎腐病(泰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3%与87.29%。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新泰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4.23%,产量提高了1 146.45 kg·hm -2;在泰安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10.75%,产量提高了1 715.70 kg·hm -2【结论】 研发的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及花生蚜、地老虎均有一定的兼治效果,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并增加花生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黄绿木霉T1010防治辣椒根腐病茄镰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T1010对辣椒根腐病菌茄镰孢(Fusarium solani) F5的作用,明确菌株T1010防治辣椒根腐病的生防机制。对峙培养法测定T1010对F5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拮抗形态,盆栽及日光温室试验测定T1010对F5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T1010生长速度快,2.99天菌丝长满培养皿,F5 11.41天满皿,T1010竞争作用抑制F5生长,抑菌率为83.28%;T1010生长于F5菌落上并产孢,覆盖率为95.67%。盆栽试验T1010+F5处理组,土壤中T1010群体数量为6.285×105 cfu/g,F5为0,辣椒根、茎内无T1010和F5;F5处理组,土壤中F5种群数量为6.385×104 cfu/g,辣椒根、茎内有大量F5。T1010+F5处理组辣椒出苗率高、发病率低、辣椒株高、根长分别是F5处理组的1.81、4.38倍;日光温室小区试验,与多菌灵处理组比较,土壤撒播T1010制剂的辣椒感病指数大大降低(只有2.61),辣椒侧根数大幅度提高,是多菌灵处理的1.75倍,产量提高了24.61%。黄绿木霉T1010拥有多种生防作用,150 kg/hm2在日光温室防治辣椒根腐病应用效果显著,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