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品质性状及其调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此为主要食粮。过去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目标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 ,因而长期以来在小麦的育种和栽培中偏重于产量的提高 ,忽视了品质的改良 ,有些甚至以牺牲品质来达到产量的提高 ,从而使我国小麦生产在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品质有所下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粮食结构的改变 ,城乡居民对食物的消费需求已由数量向质量、温饱向营养的方向转变 ,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 ,对小麦品质、特别是营养品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 ,近几年来 ,我国各地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2.
王明素 《种子科技》2024,(5):106-108
水稻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水稻稻瘟病一直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病原菌特征以及传播途径的论述,深入分析了水稻稻瘟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对水稻稻瘟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农业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病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实际可行的路径。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保证水稻生产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有效防治措施将在这一挑战面前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已超过小麦而跃居粮食作物第2位。玉米又是优质饲料作物,有"饲料之王"之称,玉米生产总量约有75%为饲料,因而发展玉米生产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当前玉米生产的特点和农民的种植方式,我们以稳产、广适为首要的育种目标,提出并采用耐密为核心的育种技术方针,综合抗性好,产量超过郑单958;亲本自交系自身制种产量高并繁殖技术简单和杂交制种产量在7 500kg/hm2,确定了"高产、优质、株  相似文献   

4.
赵梓晔 《种子科技》2024,(5):36-38+87
马铃薯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马铃薯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不仅影响产量,还可能降低马铃薯品质。因此,开展马铃薯良种繁育的防毒防病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分析当前马铃薯繁育中面临的主要病虫害,探讨有效的防病防毒技术,旨在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在实验室的可控环境中将小麦产量提升20%。由于小麦属于主要粮食作物,这种方法未来或许有助提高全球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英国洛桑研究所、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人工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一种淀粉含量很高的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重要程度中排名第五,因为产量高、易于管理,受到很多农业生产者的追捧。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马铃薯的生产情况,通过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实行高产栽培技术等方式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气候因素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水稻、玉米和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占产所有粮食作物的90%以上,以这三种农作物的农药施用量为研究对象,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追踪近些年来这三种作物的农药施用量情况,从而探索出使得收益最大化的最优农药使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最优用量和实际用量的横向对比,得出农药的过量使用情况。同时,探索农作物产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农药的合理使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是重庆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5年重庆市水稻播种面积约为68万hm~2,占全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49%,稻谷产量为506.36万t,占全部粮食作物产量的43.84%,随着作物育种的进步和种植业发展的需要,优良的水稻品种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审定通过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优良品种,极大地推动了水稻品种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粮食生产潜力及主要限制性气候因子,笔者利用1987—2017年4—9月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3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要素和粮食作物实际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模型,分析了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实际产量及产量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7—2017年光合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而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以及粮食作物实际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变化;光温生产潜力实现了光合生产潜力的37%,气候生产潜力实现了光温生产潜力的53%,说明产量潜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气温和降水是提高生产潜力的限制因素;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产量的产量差平均每10年下降178.6 kg/hm2,除贵德、循化、同仁产量进一步提升难度较大外,其余大部地区可以通过优化灌溉、合理利用热量资源等途径缩小产量差距。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是秋粮作物之首。玉米耕地面积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1/5,总产量超过粮食总产量的1/4。主要种植区域为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南、西北。现在玉米已具有"粮-饲-经"三元结构。我国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产量在逐年上升,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已直接影响到畜牧业和居民生活水平。但我国玉米种植技术及单产与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所以,研究科学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已达250.83万hm2,产量131.63亿kg,占河南省粮食总产的28.73%,对如何提高我省夏玉米产量,本人结合工作实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也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在我国北方逐渐被广泛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保障粮食的供给,而且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小麦等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锐减,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3年我国夏收小麦面积约为2107万hm2,产量约为8200万t,分别比1990年减少1050万hm2和1736万t.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优质小麦成为小麦生产的方向.根据烟台市的具体条件,我们组装了一套优质小麦与草菇互促、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挖掘水稻中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对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构成水稻产量的三个要素包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其中千粒重遗传力为40%~60%,遗传稳定,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因此,提高粒重来确保水稻产量是一条有效途径。水稻千粒重与粒型密切相关,水稻粒型性状由粒长、粒宽和粒厚共同构成。此外,千粒重不仅取决于籽粒库容量(粒型)也取决于其充实度(灌浆)。因此,研究水稻粒型和粒重与灌浆速率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良水稻品质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总结了水稻粒型、粒重和灌浆已定位和克隆的基因研究进展,为水稻的籽粒性状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目前,它已在油菜、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广泛应用,均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在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制种上对硼肥施用的研究很少.硼元素能促进作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提高结实率,增加作物产量.而我区土壤中硼含量偏低,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针对这一实际,进行了杂交玉米不同时期施用硼肥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为玉米施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首位,由于水稻适应性强,产量高且稳定,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稻米是中国人热量和各种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水稻、玉米和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占所有粮食作物的90%以上,以这三种农作物的农药施用量为研究对象,从而探索出使得收益最大化的最优农药使用量。在此基础上得出农药的过量使用情况。同时,探索农作物产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农药的合理使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小莉 《中国种业》2015,(11):72-72
<正>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都在2419万hm2左右,南襄盆地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无论省外还是本地市场对种子的需求量都很大;但在小麦繁种生产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繁种麦田杂株、大麦、野燕麦、节节草的发生面积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小麦种子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已成为小麦种子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彻底地去除小麦种子田杂株,对提高小麦种子田产量,保证我国小  相似文献   

19.
高粱是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一种重要大宗粮食作物,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籽粒产量潜力。采用胞质遗传雄性不育性,对杂种优势进行商业开发,可获得高产品种。虽然在印度,高粱的生产在八十年代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良,但最近几年杂交种的产量水平似乎已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毕节地区玉米杂交种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 2 0万 hm2 ,占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2 %。近年来总产已达到 80万吨左右 ,将近占粮食总产的一半。因此 ,玉米产量在全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近年来以玉米杂交良种为载体的各项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 ,使玉米产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在玉米的增产部分中 ,良种科技贡献率只占 30 %~34% ,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 ,尚差 5~ 9个百分点。当然这其中有自然条件恶劣的客观原因 ,但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尚有较大的差距 ,就玉米杂交种的现状看 ,也还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