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7,(7):40-44
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猪粪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猪粪氮替代化肥氮不同程度地减少了稻谷的产量,但是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土壤的氨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从水稻生长状况、产量及养分吸收状况分析,猪粪氮替代20%的化肥氮是比较适宜的,用猪粪氮替代部分化肥氮不会影响水稻对氮和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稻田土壤氮素动态、水稻氮素吸收累积、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改善土壤矿质氮的供应和水稻生长状况.有机肥氮100%替代化肥氮的处理水稻籽粒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增加,但显著低于全化肥氮处理和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处理.25%有机肥氮与75%化肥氮配合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为48.6%.说明有机肥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部分替代化肥氮.  相似文献   

3.
化肥与紫云英不同配比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计5个不同化肥与紫云英配比处理,连续2年在江西省丰城市研究了养分总供应量相同时紫云英NK代替等量化肥NK对水稻养分吸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钾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20%~40%紫云英氮钾替代等量化肥氮钾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促进水稻地上部对氮钾的吸收与累积,从而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但是,60%~80%紫云英氮钾替代化肥氮钾,水稻地上部氮钾含量和水稻产量显著下降。因此,化肥/紫云英适当配比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水稻对氮钾养分的吸收累积,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偏高的现状以及“双碳”背景对农业的要求,为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设计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10%、20%、30%化肥以及常规施肥等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植株养分吸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等土壤养分指标及土壤重要特性pH值向好的方向发展,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增加,土壤pH值升高,有机质、有效氮含量增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与有机肥替代比例正相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替代20%N和30%N处理土壤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体内氮、磷、钾含量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仍能维持较高的浓度水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明显提升,替代比例为20%时,水稻产量及氮、钾积累量最高。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0%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双季稻化肥氮钾减施技术及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双季稻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集成技术对双季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齐穗期剑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晚稻收获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集成技术能增强双季稻的光合效率,提高水稻产量,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且以T4处理(紫云英和秸秆还田替代30%化肥氮)的水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最高,土壤生物活性最强;与常规施肥处理T2相比,T4处理的2季稻谷总产量增长4.1%,其中早稻和晚稻分别增产6.3%和2.4%,齐穗期剑叶叶片Pn、Gs及SPAD值明显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有机肥和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CF)、50%有机肥替代化肥(COF)、炭基肥(CBF)处理进行试验,采样分析水稻籽粒、秸秆中氮含量,并用全收获法测定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水稻籽粒、秸秆产量,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3个施肥处理间水稻籽粒、秸秆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排序均为COF>CBF>CF。与CF相比,COF、CBF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9、7.1百分点和89.1%、66.7%,差异显著。有机肥部分替代和施用炭基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设计了沼液氮50%替代化肥氮、沼液氮75%替代化肥氮、沼液氮100%替代化肥氮以及农户习惯施肥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沼液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合德镇和临海镇水稻试验田沼液氮50%和75%替代化肥氮处理能维持或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沼液氮不同比例替代化肥氮处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含量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有效磷含量在临海镇水稻田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在合德镇水稻试验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土壤质量状况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_1(不施化肥氮)、T_2(单施化肥氮)、T_3(牛粪替代50%化肥氮)、T_4(秸秆替代50%化肥氮)、T_5(牛粪替代50%化肥氮+腐熟剂)、T_6(秸秆替代50%化肥氮+腐熟剂),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活性及其区系组成。结果表明:在小麦成熟期,与T_2处理相比,T_5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增加最大,其中土壤微生物碳、氮分别显著提高13.20%、12.98%;T_3处理使土壤呼吸强度提高37.14%,且差异显著;T_5处理对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96.23%、47.67%;T_4处理使土壤真菌数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提高了27.89%;T_3处理使小麦产量显著提高8.06%。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与土壤微生物量、活性以及优化微生物区系组成,多数呈现显著正相关。无论从对土壤微生物量、活性以及优化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方面还是对小麦产量提高方面,均以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稻秸秆的肥料化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进行了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秸秆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总钾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且能促进水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45%水稻秸秆与55%猪粪混合制成的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水稻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高耕地质量,进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而下降,50%替代处理较对照化肥区减产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产量、茎蘖动态、土壤等因素,响水地区小麦种植过程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量为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