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勇  钱运华  贾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59-21961,21964
[目的]制备活性炭/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筛选脱色剂,优化脱色工艺。[方法]将活性炭添加到经过有机酸改性的凹土中,高温焙烧后制备出活性炭/凹土脱色剂,SEM和BET表征后用于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溶液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以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对脱色工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剂用量2 wt%,香菇多糖提取液pH为6.0,脱色时间90 min,脱色温度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活性炭/凹土脱色剂对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脱色率为86.8%,多糖损失率为12.3%。[结论]与活性炭、纯凹土和凹土壳聚糖复合树脂相比,该吸附剂对香菇多糖脱色率最高、多糖损失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淫羊藿药渣中复合氨基酸的检测分析准确度,该试验对其复合氨基酸水解液进行脱色工艺优化。首先筛选最佳脱色剂,然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氨基酸水解液脱色工艺条件,使水解液脱色率和氨基酸回收率最佳。通过筛选,AB-8大孔树脂适合用于淫羊藿药渣复合氨基酸水解液脱色,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0.22 g,脱色时间27 min,脱色温度24℃,经验证,该条件下,水解液脱色率为79.05%,氨基酸回收率为90.88%。应用响应面法能优化脱色工艺条件,用以满足检测分析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梅花鹿油脂为试验原料,研究脱色剂种类、脱色剂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及振荡速度对梅花鹿油脂脱色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梅花鹿油脂脱色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梅花鹿油脂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与沸石比例1∶10,脱色剂用量7.0%,脱色温度95℃,脱色时间25 min,振荡速度120 r/min。在该条件下梅花鹿油脂脱色率达89.35%,梅花鹿油脂损失率18.76%。  相似文献   

4.
以活性炭为脱色剂,研究影响仙草胶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因素及条件,优化了脱色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仙草胶提取液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5%,温度60 ℃,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仙草胶提取液的脱色率可达92.3%,多糖损失率为20.5%。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活性炭对刺梨果多糖的脱色工艺条件,以刺梨果多糖提取液为处理原料,选用粉末型活性炭作为脱色剂,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由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构成的脱色效果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活性炭添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粉末型活性炭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40 min、脱色温度30℃、活性炭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72.16%,多糖保留率为74.25%,综合评分为95.49分,接近预测值(96.080分)。结论:数据结果显示该脱色工艺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解决刺梨果水提醇沉过程中色泽加深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黄秋葵多糖,并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的工艺参数。确定当水提温度为68.08℃,超声时间为41.05 min,液料比为50∶1 (mL/g)时为提取最佳工艺,此时秋葵多糖得率最佳为6.71%。由于提取的秋葵多糖颜色较深,需要用脱色剂对多糖进行脱色,同时又要有良好的多糖保留率,选用新型大孔吸附树脂D101对其进行脱色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脱色工艺为当D101树脂用量为3%,脱色时间为2 h,脱色温度为40℃时,脱色率达到最佳为38.05%,多糖保留率为90.76%。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含量较高的五味子多糖,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法、正交试验法分别对五味子多糖的提取、脱色及脱蛋白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五味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过筛60目,料液比1∶30(g/mL),超声功率165.31W,萃取38.75 min;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为调节 pH 5.0,脱色温度80℃,活性炭用量1.5%,搅拌30 min;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 Sevag 试剂(氯仿∶正丁醇=4∶1),每次振荡20 min,样液与试剂比为5∶1,重复处理5次。在此优化条件下,五味子多糖提取率达10.52%,纯度由41.76%增加到79.53%。  相似文献   

8.
利用弱酸性离子树脂HZ-830对绣球菌多糖进行脱色,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脱色温度、脱色pH和脱色时间为自变量,脱色率为响应值,将 HZ-830树脂对绣球菌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A )=41℃, pH (B)=8,脱色时间(C)=3.5 h ,平均脱色率为87.73%。  相似文献   

9.
贺希娜  刘峰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32-33,41
采用活性炭对L-色氨酸发酵液的脱色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温度、pH值对脱色率和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脱色工艺:活性炭用量0.5%,pH2.0,室温,脱色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0.
以栀子油为原料,采用活性白土对其进行脱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脱色温度71℃,白土用量4%(质量分数),脱色时间33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到79.40%。  相似文献   

11.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梅花鹿胎盘寡肽脱色脱腥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研究脱色脱腥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各试验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于寡肽损失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结果表明:利用活性炭对梅花鹿胎盘寡肽脱色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0%,脱色pH值11,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60min。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4.8%,寡肽损失率为19.5%,无腥味。  相似文献   

12.
杨菁  张建英  韩越  贾龙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2):113-118,132
以谷婪步甲成虫干粉经前期脱脂、脱蛋白质和脱无机盐试验得到的甲壳素粗品为试验材料,通过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氧化脱色的方法,研究了谷婪步甲甲壳素的脱色工艺.在不同条件下,研究过氧化氢浓度、固液比、超声时间、脱色温度及pH对甲壳素脱色效果的影响,用蓝光白度值作为脱色效果的判定指标,并以白度值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法进行相关工艺的优化.经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谷婪步甲成虫甲壳素粗品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过氧化氢浓度30%、固液比1:30g/mL、超声时间4h、脱色温度67.53℃、溶液pH 9.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谷婪步甲的白度值为74.2371.研究结果可为谷婪步甲粗甲壳素的脱色提供科学数据,并为后期制备壳聚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红花籽油吸附脱色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白土活性炭混合脱色剂添加量5%,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30 min。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红花籽油吸附脱色,冷榨红花籽脱酸油在457 nm处的吸光度由0.541降低到0.244,脱色率约为54.90%。  相似文献   

14.
松籽油的精炼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籽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松籽油精炼的工艺和条件,同时对精炼松籽油理化指标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40℃,加酸量4.0%,搅拌时间30 min;脱酸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炼温度80℃,碱液浓度8%,超碱量0.25%,碱炼时间40 min;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与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1∶1),脱色剂用量7%,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30 min;精炼后松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主要脂肪酸为9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约为87.58%,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在46.3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响应面法对猪血浆蛋白酶解制备铁螯合多肽的工艺。[方法]应用响应面法对猪血浆蛋白酶解制备铁螯合多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pH、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水解度为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响应面法优化猪血浆蛋白制备蛋白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7.7,温度46.3℃,水解时间7.4 h;在此条件下,蛋白的水解度为35.52%,水解物螯合率为79.41%。[结论]该工艺可为猪血浆蛋白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复合蛋白酶对鲢鱼蛋白进行水解研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选用蛋白酶用量、温度、pH值、水解时间4个因素,以蛋白质的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工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鲢鱼蛋白质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水解条件为蛋白酶用量2.0 g/100 g,温度54.3℃,pH值7.46,时间6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38.42%,与模型的预测值38.45%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原料以茶皂素的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黑曲霉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再通过曲面响应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降解率显著性次序为:发酵温度培养基pH接种量发酵时间摇床转速,得到最佳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38.7℃,培养基初始pH为6.14,摇床转速为125 r·min~(-1),接种量1.25%。在以上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降解率为(79.97±0.82)%,与理论值80.56%吻合。  相似文献   

18.
夏枯草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优化夏枯草多糖的脱色条件。[方法]以夏枯草为材料,经热水浸提,得到夏枯草提取液。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001、D315)和大孔吸附树脂(HZ-801、HZ-806、HZ-820)对夏枯草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夏枯草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HZ-801、HZ-806、HZ-820脱色效果好于D001、D315,脱色率、总糖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分别在71%、54%、35%以上。影响夏枯草多糖脱色率的因素依次为:树脂种类〉pH值〉温度。pH值对总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最大,树脂种类对总糖保留率的影响最小,温度对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最小。[结论]夏枯草多糖最佳脱色条件为HZ-820树脂、pH值4.5、温度35℃。在此条件下,脱色率、总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6.77%、60.37%、89.73%。  相似文献   

19.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川芎阿魏酸的微波协同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以及酶解时间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微波协同酶法提取川芎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3.6mg/g、酶解pH值4.6、酶解时间52min、酶解温度53℃,在该条件下,川芎阿魏酸的提取得率为89.18%。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壳聚糖对车前草水提液的纯化工艺,以多糖损失率、蛋白质去除率和脱色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壳聚糖用量、溶液pH值、絮凝温度、絮凝时间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纯化车前草水提液的优化工艺为:壳聚糖用量1.0mL/g、溶液pH值9.0、絮凝温度45℃、絮凝时间2.0h。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损失率为20.03%、蛋白质去除率为80.26%、脱色率为5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