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静  荆涛  荣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03-4704,4761
利用2009年高青国家气象观测站及6个区域气象观测站温度数据,对月、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进行了统计,分析各区域站点的温度差异,探讨各个区域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唐坊区域气象观测站(县城东部)平均气温在2、5月份略高于其他区域,青城区域气象观测站(县城西部)3、4、10、12月份略高于其他区域,赵店区域气象观测站(县城东北部)平均温度在6~8、11月份略高于其他区域,黑里寨属于偏冷区域;而国家气象观测站平均温度相对偏低,这与测站四周比较空旷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田小气候站数据质量控制算法,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四川省温江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及农田小气候站2013年的日最高气温数据为资料,采用BP神经网络法构建农田小气候站温度误差补偿模型.[结果]构建的模型对日最高气温数据日变化率特征进行二次误差校正后,数据误差较控制前下降50%,...  相似文献   

3.
赵仲茂 《农业与技术》2013,(11):206-206,250
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备受关注,收听天气预报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工作、劳动等活动。天气预报中发布的天气信息从气象观测站中获取,气象观测站是气象数据接收的终点,天气预报发布的始点,对数据的准确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气象观测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气象观测站的防雷技术是准确接收天气预报数据的基础保证,可以保证气象数据接收以及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所以对气象观测站进行防雷技术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2020年蚌埠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和怀远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基本气象要素数据,结果表明:与怀远站相比,机场站具有气温偏低、海平面气压偏高、降水量偏少等特点;机场站与怀远站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偏低差值分别为-0.4、0.58、-1.9,且相关系数达0.99以上,通过99.9%的信度检验;机场站和怀远站的主导风向分别为东北风和偏东风,机场站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比怀远站小,且极大风速多为阵风,影响因素多,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海南省18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水分状况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状况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为粘土、粘壤土和砂土三大类,以粘土、粘壤土为主;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测定作物品种有关,凋萎系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细砂土、粉砂土、粉壤土、粘壤土、粘土。不同土壤质地间土壤容重差别不大,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略有增加;粘土田间持水量最大,其次为粘壤土、砂粘土、粉砂土、粉壤土,田间持水量最少的是细砂土。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南省18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水分状况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为黏土、黏壤土和砂土三大类,以黏土、黏壤土为主;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测定作物品种有关,凋萎系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细砂土、粉砂土、粉壤土、黏壤土、黏土。不同土壤质地间土壤容重差别不大,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加深而略有增加;黏土田间持水量最大,其次为黏壤土、砂黏土、粉砂土、粉壤土,田间持水量最少的是细砂土。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区局部小气候资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复杂的地形因素,太行山区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局部小气候。这些小气候可以划分成“冷潮”和“暖盆”两种类型。在试区内各局部小气候区城内建立气象观测站,于每日的8:00,14:00,20:00观测气温、地面温度、地温(5,10,15,20cm)。经对所采集的气象数据的分析,对实验区内传统的种植制度、种植结构、作物 种进行了改革和调整。通过2a多的实验和推广,当地农民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益。研究表明:开发  相似文献   

8.
区域气象观测站常见故障分析与日常维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区域气象观测站常见异常数据情况,分别就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太阳能等仪器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故障排除以及日常维护方法,以为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彭爱国  潘森 《吉林农业》2011,(5):237-237
文章针对区域气象观测站常见异常数据情况,分别就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太阳能等仪器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故障排除以及日常维护方法,以为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美清  陈文燕 《北京农业》2013,(12):132-133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及时收集和记录天气现象的情况及其变化是进行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要求。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是根据大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在全国气象观测站网的统一布局之下,提高全国大尺度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的水平和能力,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而建设的地面气象观测站。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黑龙江省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平均物候资料及64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玉米生育阶段的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玉米各发育期对气候因子适宜程度不同,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开花期、开花期-成熟期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除播种期-出苗期降水呈上升趋势,其余玉米各发育期降水均为下降趋势。玉米全生育期降水、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各气候因子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86~1989年"寻杂29"的生育期观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为依据,结合省内主要示范点试种以来的数据,从光、热、水等气象条件对"寻杂29"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论述了该组合的光温特性和抗旱性能及耐寒能力,并根据云南省133个气象台站1950~1980年的地面气候资料,初步划出了"寻杂29"在云南适宜种植的范围,供推广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51年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以延安市为例,利用1957~2007年延安市9个气象站温度、降水的气象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曲线、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延安市51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气候变化,并总结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是冬季升温高,暖冬趋势明显;春季回暖迅速,干旱不断加剧;秋季连阴雨发生频繁。气候变化对延安市的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冬季气温升高,使设施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苹果北移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干旱发生程度加剧,春播不能顺利进行;秋季连阴雨频繁发生,红枣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地方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漳州市近48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焕雄  郑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56-8060
利用漳州市10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8年共48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变差系数分析方法,对历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漳州市的年平均气温也在逐年升高,气候倾向率为0.19℃/10a,线性变化趋势显著,明显高于全球变暖趋势,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暖趋势更为明显;气温的变化趋势还存在年代际、季节和区域差异,20世纪90年代最大、秋冬季大于春夏季、东南部沿海地区高于西北部内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也呈逐年增多的变化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60.5mm/10a,线性变化趋势显著,也存在年代际、季节和区域差异;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与气温的变化趋势并不同步。  相似文献   

15.
辽西日光温室大棚内小气候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2004年10月~2007年6月喀左县日光温室大棚内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光照度的连续监测气象资料,分析棚内小气候因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室外对应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大棚的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光照度是随着外界气象条件和季节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并具有日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大连地区8个国家气候站及190个区域自动观测站数据,对2018年大连地区极端天气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极端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和渔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极端天气包括干旱、高温、旱涝急转和暴雨,干旱和暴雨造成农业和果业受灾减产,高温造成渔业中的海参养殖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东北三省玉米初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71~2007年东北三省32个气象站的初霜冻日期和9月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利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初霜冻发生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积温变率法对东北三省初霜冻进行初步预报。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初霜冻的发生时间不存在规律性,呈波动式变化,辽宁省初霜冻发生日期呈现推迟趋势;初霜冻出现时间在地域上呈由北向南逐渐推迟趋势,黑龙江省出现最早,辽宁省出现最晚,反映了区域热量差异,黑龙江省最易发生初霜冻,粮食生产受初霜冻影响的风险最大;积温变率法预报初霜冻,检验预报准确率在70%以上.预报效果较好,方法可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东省齐河县1959~2012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气温、降水进行线性拟合,并对暴雨、冰雹、大风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了该县近54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二者均呈整体上升趋势,气温的上升幅度比降水明显偏大,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冰雹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气候的对策,为今后齐河县粮食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震  吉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00-17501,17565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本溪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本溪地区4个常规气象站1953~2010年的月平均温度、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线性拟合方程、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测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53~2010年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28℃/10a,四季均为增温趋势,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8.16 mm/10a,除春季呈略增加趋势外,其他各季均为减少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8年来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突变年出现在1986年,除夏季无突变现象发生外,春季突变年出现在1974年,秋季1987年为突变年,冬季突变年则出现在1981年;而年、季降水均没有突变现象出现。小波分析发现,近58年来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12~14、5~6和2年周期变化,年降水量存在8~12、5~6和2年周期波动。[结论]该研究为山区气候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仕贤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6):184-186,190
通过对河南宜阳朝天椒大田生产的气候生态环境特征的分析,选取宜阳近5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和相对湿度4个对朝天椒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分析其变化特点,并对朝天椒所需适宜气候特征做了相似性分析,得出气候变暖和日照增加向有利于朝天椒种植的方向发展,但降雨量减少会影响朝天椒的生产,由此提出了采用温棚育苗、提早播种、加强田间管理以及做好人工增雨和蓄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