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发展甘南藏区青稞产业优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甘肃农业》2007,(10):72-74
通过对青稞种植历史及其作用的概述,分析了甘南藏区青稞生产现状和青稞产业化发展区位优势,提出了实现青稞研究超前化、栽培技术规范化、种植品种良种化及政府积极引导,加大青稞系列产品多元开发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青稞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完善,青稞种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目前青稞在种植栽培过程中由于受到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种植技术等要素综合影响,致使青稞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日益加重,此类病虫害对青稞栽培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目前在青稞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病虫害影响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应对措施,确保青稞有效生长。1青稞种植产业发展概述青稞是青海省种植的农作物,青稞中含有较多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最大化实现青稞的利用价值,应积极引入和探索有机青稞种植技术,为青稞种植与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力求充分满足高寒地区人民对于青稞的需求。该文主要从青稞品种优选、产地选择、精细整地、精准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后期田间管理等方面探究高寒地区有机青稞种植技术,并提出要加大秸秆利用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青稞整体种植效益,有效推进高寒地区青稞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青稞种植逐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情况下,推广应用高原无公害青稞种植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乃至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该文首先简单分析高原青稞种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无公害种植技术展开探讨,通过科学选种、播种前准备、合理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有效促进高原青稞种植产量及质量的提升,同时有效减少种植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与破坏。  相似文献   

5.
2018年度在日喀则市拉孜县夏杂村开展品种“藏青690”及品系“12-10556”的原种田繁育。原种田种植“藏青690”青稞新品种67.70亩,亩产245.02公斤/亩计,生产青稞原种16587.68公斤;种植“12-10556”青稞新品系74.03亩,亩产261.71公斤/亩计,生产青稞原种19374.48公斤。2019年可向聂拉木、普兰和措美等边境县供种合计35962.16公斤,可供“藏青690”青稞新品种1105.85亩和青稞新品系“12-10556”1291.63亩的示范用种,合计可种植青稞2397.48亩。通过多种技术和保障措施的实施,绿色增产增效效果明显,改变了当地农牧民的传统种植习惯,增强了农牧民注重田间管理的认知程度,为以后青稞种植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稞在青海地区的种植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当地环境与气候条件,推广应用青稞种植技术,是当前优化青稞利用价值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文章将青海省海南州的青稞种植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具体的青稞种植技术,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青海省青稞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青稞的经济价值,分析了青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青稞科技研究开发投入、加快青稞种植基地建设力度、研究推广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加快青稞精深加工技术创新、积极培育青稞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青稞产业联盟机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藏东南地区在最近几年发展成为我国青稞生产的重要地区,并结合地区特色,构建了一整套服务机制。现阶段,藏东南地区青稞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加上地区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青稞种植产生严重病害,降低了青稞产量,并且其青稞品质也严重下降。本文谨以青稞条锈病的防治措施以及青稞抗锈育种决策进行分析,望以此助力藏东南地区基础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有着悠久的青稞种植历史,青稞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青稞种植面积呈现扩大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青稞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再加上青稞特有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特性,青稞在市场中供不应求。文章介绍了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的对策。在市场需求拉动下,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面临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民和县把青稞生产作为全县农牧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建立了一整套服务机制,鼓励农户发展青稞产业,青稞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但与此同时由于农民群众不能很好的应用全新的种植技术,导致青稞病虫害严重发生,已经威胁到地区青稞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青稞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具体介绍了青稞条锈病、青稞黑穗病与青稞吸浆虫三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稞是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业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时有发生,可能导致青稞产量大大下降,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入。该文分析了青稞黑穗病、青稞条纹病、青稞粘虫等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病原因,并讨论了防治措施,希望尽量降低病虫害对青稞种植产生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对青稞研究的深入,其诸多的营养价值被发现,因此公众对青稞的需求不断上升。为了应对青稞供不应求的现状,就需要提升青稞产量。通过对青稞的种植现状的分析,了解青稞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青稞产量的因素,从而提出提升青稞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青稞是门源县的主要粮食品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青稞产业的规划,培育更多新品种,加强产业化、现代化经营,提高青稞产业发展水平。该文对当前门源县青稞种植现状、品种资源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信息服务网络和产业化经营等产业发展思路,旨在提高门源县青稞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共和盆地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盆地适宜种植青稞,根据本区立地条件,提出青稞在本区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青稞种植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了香格里拉市气候条件,得出当地温度、降水和日照都较适宜发展青稞特色产业,提出青稞优质高产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贺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0):64-67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以青稞为主要农作物的高原地区,青稞是当地民众的主要食粮,青稞单产及总产影响着区域内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受气候环境、地理位置、藏汉双语等影响,甘南地区科技发展较为缓慢,群众科学意识较差,施肥技术水平较低,传统施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为此,明晰现代农业中的高效施肥技术要点,摸清区域内青稞施肥技术应用现状,找出当前施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效施肥技术在青稞种植中的发展前景及推广措施,对甘南藏区青稞高产高效种植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肃藏区高原青稞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由于深居西北内陆,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比较干旱,呈现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再加之甘肃省地形复杂,多高原、山地、沙漠,因此粮食作物种植的难度比较大,青稞是甘肃省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对当地农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影响青稞品质以及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种植技术。本文将结合甘肃省青稞种植情况,简要谈谈高原青稞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以青稞为主要农作物的高原地区,青稞是当地民众的主要食粮,青稞单产及总产影响着区域内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受气候环境、地理位置、藏汉双语等影响,甘南地区科技发展较为缓慢,群众科学意识较差,施肥技术水平较低,传统施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为此,明晰现代农业中的高效施肥技术要点,摸清区域内青稞施肥技术应用现状,找出当前施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效施肥技术在青稞种植中的发展前景及推广措施,对甘南藏区青稞高产高效种植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稞作为高原地区特殊地理条件下特有的作物品种,其优良的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参考相关栽培经验,总结了青稞品种选育过程,从而进一步从种植前的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不同侧面分析了青稞的增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农牧民青稞种植有所帮助,进而推动当地的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青稞作为西藏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该区域最具优势的特色原料作物,而青稞产业则是西藏农牧业的支柱产业。西藏青稞产业的发展,对于西藏的安定、和谐具有深远地影响。本文针对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