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吐鲁番地区气候条件下主要研究不同负载量对无核白葡萄果实在不同成熟阶段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在探讨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负载量与果实品质关系的基础上,为吐鲁番地区生产高品质无核白葡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共设置4个负载量水平:45.0 t/hm~2(T_1),37.5 t/hm~2(T_2),30.0 t/hm~2(T_3),22.5 t/hm~2(T_4)。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负载量缩短了无核白葡萄果实的成熟期。从转色期至成熟期的整个果实成熟过程中,T_1与T_42个处理之间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T_2与T_3 2个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负载量的降低,无核白葡萄成熟果实中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单宁和总酚的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通过试验结果考虑,吐鲁番地区为生产高品质无核白葡萄的适宜范围,产量为30.0 t/hm~2(T_3)~37.5 t/hm~2(T_2)。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黄化病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吐鲁番主栽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为试材,通过对不同黄化程度葡萄的叶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黄化对葡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葡萄黄化程度的加剧,两种葡萄植株的单叶重、叶长、叶宽及单叶厚等逐渐减小,且黄化株生长量较正常株明显下降。黄化植株葡萄的产量较低,两种葡萄正常园产量分别是黄化园产量的2.47倍和2.51倍,果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也显著低于正常植株。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叶绿素含量比较得出,利用丙酮研磨法提取两种葡萄叶绿素含量的效率均优于乙醇浸泡法。[结论]黄化病造成葡萄叶片光合代谢失调,植株生长迟缓,严重威胁着吐鲁番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黄化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现在葡萄生产上比较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10-4、10-5、10-6 mol/L)的亚精胺对无核白葡萄果实进行喷洒处理,在室温(25~30℃)条件下贮藏5 d,探讨不同浓度亚精胺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亚精胺均对无核白葡萄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10-6 mol/L亚精胺处理可以显著抑制葡萄果实的呼吸速率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VC)含量的下降,保持无核白葡萄贮藏品质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膨大剂处理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经不同浓度膨大剂的处理后测量了葡萄果穗重、果粒重及纵横径,并测定了果实的糖、酸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GA3)40 mg/L+奇宝50 mg/L处理对促进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膨大及保证果实内在品质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牛粪葡萄产量最高,其次是猪粪,沼渣对葡萄产量影响不大。施用牛粪和沼渣对葡萄单果穗长、穗重、果粒数和果粒粒径影响不大;施用猪粪会导致葡萄单穗果粒数下降,但葡萄果粒粒径显著增加;沼渣对葡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可显著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和果胶质含量,但糖酸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利用一套电霸鲜、两套电霸鲜和风扇(无电霸鲜)3种制干方式,进行无核白制干试验,对比不同制干方式对无核白葡萄的色泽、含水率和制干时间的影响;加促干剂和不加促干剂为预处理,对比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无核白葡萄的色泽、失重率和制干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膨大剂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孙静  陈全 《保鲜与加工》2016,16(6):20-24
以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为试材,研究使用2次920膨大剂(分别于葡萄果粒直径长到1.5和3.0 mm时对穗喷施药剂,2次的施药浓度均为35 mg/kg)和3次施特优膨大剂(分别于葡萄果粒直径长到1.5、3.0、4.0 mm时对穗喷施药剂,3次的施药浓度均为0.59μL/L)处理对-1~0℃条件下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次920和3次施特优膨大剂,可有效抑制贮藏期间无核白葡萄的呼吸作用,延缓果梗褐变指数、落粒率和失重率的升高,并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但无核白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未使用膨大剂处理的果实(P0.05)。因此,在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合理使用膨大剂。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无公害绿色无核白葡萄干制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鲁番绿色无核白葡萄干是国内外市场知名的干果产品,因其颜色碧绿,品质好,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吐鲁番地区葡萄种植面积扩大,葡萄干产量逐年增加,对于发展该区经济,带动果农创收致富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在绿色无核白葡萄干晾晒过程中.农民不能掌握绿色无核白晾制的关键技术,使得葡萄干色泽较差,影响了其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9.
针对吐鲁番地区的气候土壤特点,设计了不同肥料种类配比和袋控缓释施肥、叶面喷布铁肥等组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肥、铁肥均对无核白葡萄的产量品质有提高作用;将不同配比肥料装入纸袋春季一次性施入较传统的分次施肥产量提高明显,品质得到改善。用有机无机复合肥代替部分化肥装入纸袋土施并叶面喷施铁肥(A7处理)的产量比CK提高38.6%,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了3.7个百分点,达到19.93%。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别于葡萄花前期、膨大期、着色期各喷施1次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生物有机水溶肥料TC2315和生物有机TC2316.研究不同水溶性叶面肥喷施对紫香无核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示范试验得出:喷施上述叶面肥可补充葡萄所需养分.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葡萄单粒重和单穗重明显增加.提高了葡萄产量:对葡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设施栽培葡萄合理施肥灌水,实现淡季供应葡萄的优质高产,以4个灌水水平和3个施肥水平对设施葡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氮肥施入水平下,随着灌水水平的降低,葡萄纵径、果形指数呈减小的趋势;设施葡萄产量随灌水水平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水肥仍是设施葡萄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但在高产的同时,却又降低了水分生产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适当减少灌水量能提高葡萄的品质,但同时却降低了葡萄的产量,产量和品质仍是新疆葡萄生产中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2.
采前喷施壳聚糖和油菜素内酯对葡萄采后落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前喷施油菜素内酯(BRs)和壳聚糖(CH),观察贮藏期葡萄落果率变化,并分析对葡萄品质和衰老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在贮藏前期均能有效降低贮藏期葡萄落果率,壳聚糖效果好于油菜素内酯。二者均降低了果实酸度,提高了果实糖酸比,对果实总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没有影响,但明显提高了VC的还原度,使PG、POD和LOX等果实成熟衰老相关酶的活力高峰向后推迟了15~30天。推论BRs和CH可能是通过延迟无核白葡萄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来减少落果,也暗示了无核白葡萄迅速的成熟可能是导致果实过早脱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葡萄采后果串的整体贮藏品质,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对采后贮藏期间葡萄果梗和果粒品质的影响。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用11种浓度的NO气体熏蒸处理样品,在(0±0.5)℃,相对湿度90%±2%的贮藏条件下,通过监测葡萄的表观、理化品质和贮藏特性,获得有效作用浓度。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NO不仅能显著降低葡萄失重率、落粒率和腐烂率,而且能减缓葡萄果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延缓果梗褐变的作用因NO浓度高低存在较大差异,其中NO浓度为400~600 μL·L-1时抑制效果明显,尤其是500 μL·L-1,而低于300 μL·L-1时作用有限,高于700 μL·L-1时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作用。由此得出,适宜浓度的NO熏蒸处理保鲜葡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北玫葡萄果实品质、叶片养分含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贵阳市开阳县葡萄园进行了不同梯度施氮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北玫葡萄的产量指标,产量最高增产120%,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甜度极显著升高,总酸度降低,但当施氮量超过285.0 kg/667m2后产量和品质反而下降,北玫葡萄种植的产投比也在该施氮水平下最高。另外,施氮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葡萄叶片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综合来看,施氮量在不超过285.0 kg/667m2时,施氮可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但继续增加施氮量反而降低葡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9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施用硅钙肥对葡萄光合、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钙肥可以增加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促进葡萄生长,葡萄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高;施用900 kg/hm~2硅钙肥处理葡萄产量、果实VC含量、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硬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40%、13.35%、2.68%、4.86%和5.87%;施用450 kg/hm~2和900 kg/hm~2硅钙肥处理之间葡萄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新疆滴灌葡萄硅钙肥推荐施用量为4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鲜食葡萄阳光玫瑰配施控释尿素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最佳施用量,为鲜食葡萄栽培的氮(N)肥节本增效利用提供依据。于2018—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N肥减量配施聚氨酯包膜尿素对阳光玫瑰产量、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与鲜食葡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N肥减量0~3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的鲜食葡萄产量提高10.67%~32.91%,而减量4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降低5.79%。其中,适当减N配施控释肥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常规施肥好。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随着施N量的降低,鲜食葡萄产量及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膨大期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值与品质性状(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和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酸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N肥适当减量配施包膜尿素利于形成鲜食葡萄产量结构,提高膨大期功能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有效扩充果粒,促进鲜食葡萄增产节肥增效,并提升食用品质,以N肥减量10%~2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葡萄是吐鲁番地区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综述了吐鲁番地区的无核白葡萄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产业链深化等,提出了吐鲁番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产业科学、健康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有机型叶面肥对‘红地球’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5种有机型叶面肥在红地球葡萄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以复合微生物型叶面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10.01%;比对照增加利润7.560万元/hm2,产投比为30.2:1;根据葡萄果实品质,认为以氨基酸型叶面肥效果最好。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来看,以氨基酸型叶面肥肥效最好。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建议‘红地球’葡萄生产上推荐使用氨基酸型叶面肥、复合微生物型叶面肥等。  相似文献   

19.
一四七团种植葡萄起步较晚,于2005年春开始,全团当年种植鲜食葡萄266.67 hm2,其中,氟蕾无核葡萄133.33 hm2;无核白鸡心葡萄133.33 hm2(制干)。因冬季覆土较浅(25~28 cm),冬季温度低(-28.5~31.0℃)、春季出土较早,死亡数量较大。本文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通过对葡萄生长期和肥水期的管理,以及化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应用,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无核白鸡心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石河子市葡萄研究所新引进的无核品种无核白鸡心、克瑞森和新培育的品种紫香无核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无核葡萄在采摘和预冷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无核葡萄的保鲜、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