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刺花椒的嫁接繁育与丰产栽培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是重要的香料作物,也是人们餐桌的重要调味品。花椒种植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制约花椒产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采收费用较高的问题。近些年我国花椒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培育出了无刺花椒,改变了传统的花椒种植方式,创新了花椒栽培技术,保证了花椒产业的高产和高效。主要阐述了无刺花椒的嫁接繁育与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希望为花椒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花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不仅具有非常强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推动效果,无论是单独种植还是批量种植,其经济效益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对花椒种植要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花椒高产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椒经济价值较高,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花椒栽培种植成为了当前的热潮。我国作为花椒的原产地,有着非常悠久的花椒栽培和种植历史。花椒不仅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消散止痛、抗菌杀虫、明目消食等药用功效,并作为调味料用于食品加工使用。基于此,文章以花椒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传统栽培水肥管理的方式、花椒水肥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生态优势,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能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花椒作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最高可生长至7 m,枝带有短刺,叶有小叶片,叶轴带有狭窄的叶翼,是一种可食用、可药用、可观赏性植物。由于花椒分布范围比较广,生长速度较快,结实比较早,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农户种植的主要开发树种。因过去栽培管理技术不完善,对花椒幼树的生长、花芽分化产生影响,以至于花椒产量低。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总结了花椒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的运用方法,提高花椒种植的整体产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花椒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和推广高光效基因型花椒优良品种,寻求花椒品种最佳的光合效率管理模式,提高花椒产量和质量,在自然条件下,用Li-6400XT光合测定仪对8种不同产地4年生花椒树进行光合生理特性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8种花椒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顺序为党村无刺狮子头秦安一号武都大红袍无刺花椒府谷花椒韩城大红袍凤县大红袍;8种花椒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类型;相关分析表明,8种花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8种花椒进行光响应、CO_2响应曲线拟合,得出8种花椒光的补偿点为36.30~102.76μmol/(m2·s),饱和点为332.41~467.89μmol/(m2·s);CO_2补偿点为47.46~76.41μmol/(m2·s),饱和点为698.887~1 509.000μmol/(m2·s)。结果可为以后栽培管理、推广花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花椒种植、采收与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但通常被直接丢弃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围绕花椒废弃物功能性成分开发相应产品对提高花椒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花椒籽、花椒渣、花椒籽粕、花椒枝叶与花椒根等废弃物所含功能性成分,围绕花椒废弃物抑菌抗炎、抗肿瘤、杀虫、抗氧化与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花椒废弃物在高吸附活性炭、医疗功能材料、环保型涂料、皮革加脂剂与功能性助剂等功能性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围绕花椒废弃物功能性成分及功能化利用研究现状,展望了花椒废弃物利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花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深受种植户的喜爱,有效栽培花椒能够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种植花椒时,种植户应了解花椒的生长特点与习性,掌握花椒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栽培技术手段,提高花椒的成活率。文章分析了花椒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国内外花椒研究成果的最新动态,对比了各种花椒采收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花椒加工应用的现状.指出了我国花椒采收及加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6 m×2 m精准测量小区,花椒树冠幅约为3 m,定义2~3 m为花椒树冠幅边缘(X1),花椒树下2 m内为花椒冠幅内(X2),对照小区无花椒树(CK),研究花椒园对套作莲花白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1和X2处理莲花白球叶数及生物量与CK相比均显著减少,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呈升高趋势;X1和X2处理的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整体表现为显著的升高趋势;花椒树下复合种植莲花白会显著提高花椒千粒重,并在X1、X2处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认为,花椒与莲花白复合种植有利于花椒生长,能提高花椒产量,但在花椒树冠幅下种植莲花白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建议在冠幅边缘种植。  相似文献   

10.
花椒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为了确保花椒的产量和质量,应该做好花椒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满足市场的供销需求。文章主要论述了花椒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花椒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1选种茭白按"孕茭"采收季节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两大类。它们在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栽培特性上却有所不同。一熟茭,又称单季茭,小熟茭,于春季分墩种植,当年秋季采收茭白。以后每年秋季采收一熟茭白,可连续采收3~4年。从秋季采收时间的早晚又分为早熟的7月茭,中熟的8月茭,晚熟的9月茭。单季茭在生产上为保持种性和获得高产,多实行每年选种,换田重栽。该类品种对环境、肥水及栽培技术等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2.
探讨生产上掌叶半夏高效栽培的种茎分级标准,为掌叶半夏规范化种植奠定基础。以掌叶半夏种茎直径(d)为指标将种茎划分为7个级别进行种植,对植株田间农艺性状调查数据采用K聚类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最后将种茎划分为4级,进一步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级种茎(3.0≤d<4.0)出苗率最高,生长速度快,鲜块茎净产量最高,显著高于二级、三级和四级种茎。各级种茎处理总黄酮含量从4月至10月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级种茎处理5月份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他等级种茎处理总黄酮含量均以6月份最高,采收季节(10月下旬)各级种茎处理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掌叶半夏药材产量、质量和投入成本,生产上宜选用一级种茎种植。  相似文献   

13.
花椒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收获早的特点,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的油料树种。同时,花椒也是一种重要的调料,因其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可保持水土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深入,花椒种植技术已得到普及,种植花椒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种方式。为了提高花椒的质量与产量,需要从培育技术、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生态价值。主要介绍了花椒的育苗及栽培技术要点,供相关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刺嫩芽属于比较常见的可食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而刺嫩芽的种植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目前刺嫩芽种植栽培中,设施栽培技术属于比较理想的一种,在提升刺嫩芽产量及品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主要针对刺嫩芽设施栽培技术中的相关要点进行了分析,以实现刺嫩芽设施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刺嫩芽设施栽培模式的有效发展,从而确保刺嫩芽种植效果,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椒作为一种香料作物,其有着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优势,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花椒种植后还起到了缓解水土流失的作用,这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主要围绕花椒栽培管理技术展开了探讨,并介绍了选种、整地、育苗及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兵团第七师一二四团是以种植业、畜牧业和特色园艺为主的综合性农牧团场。该团场加工番茄种植历史悠久,随着种植成本的逐年增加,番茄机械采收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该地区机械采收加工番茄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我国的辣椒栽培历史悠久,并且栽培范围广泛,湖南省是重要的辣椒生产省份,种植面积大。为了保证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问题,应该采用科学栽培技术,做好辣椒品种选择、育苗和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工作,确保辣椒产业的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辣椒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辣椒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娟 《中国种业》2015,(3):77-77
<正>近年来,临夏地区花椒生产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刘家峡库区沿岸的东乡、永靖、积石山、临夏4个县为主,迅速向周边辐射发展的态势,全州花椒栽培面积超过3.9万hm2。调查发现,幼龄花椒田造成土地、水肥、光热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花椒生产特点,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农牧局通过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临夏地区花椒田A级鲜食蚕豆生产技术,并在花椒生产同类地区、幼龄果林地区推广种植,并于2012-2014年在临夏地  相似文献   

19.
甘肃武都花椒生长气象条件分析及气候适应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丽  张燕  孙畅  蒲静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9):126-132
武都地形气候条件特殊,为了精细化研究花椒生长适应性气候条件,确定出适宜花椒生长气象指标及适宜生长范围,为全市花椒产业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气象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立足于甘肃武都花椒的全生育期及植物学生长特性,在选取花椒典型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2年连续植物学生长特性及农田气候站数据平行对比观测,确定了武都花椒生长关键时期和对其生长影响最大的主导气象指标、辅助气象指标等要素,在确定适宜性区划指标的基础之上,按最适宜种植、较适宜种植、适宜种植和不适宜种植等对武都山区花椒进行了种植区域分析,最后,利用GIS技术,绘制出甘肃武都花椒气候适宜性区划种植图。结果表明:武都南部及白龙江流域等地海拔在900~1200 m河谷、平川、浅山缓坡地带是花椒种植最适应气候带,武都西北部等海拔2000 m以上的高寒阴湿山区和海拔700 m以下干热区为最不适宜种植区。研究结果符合花椒本身生长需求条件,因此为武都花椒产业布局提供很好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陶慈 《种子科技》2023,(20):104-107
通过对无公害香菇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简单探讨了香菇选地与作畦技术,要求香菇选地必须要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自然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无污染,这是保障香菇无公害生产种植的基础。讨论了香菇种植技术内容,介绍了香菇菌袋配方,分析了菌袋制作过程方法,提出了香菇的种植管理技术措施,并对香菇采收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