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室内挂袋出耳的模式,在玉木耳栽培配方中添加1%、2%、3%的玉米粉,分析了不同玉米粉添加量对菌包质量、一潮产量和玉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探索了玉木耳室内栽培工艺流程及相关管理技术。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打孔后菌丝恢复能力、菌包质量、原基整齐度均有所改善、一潮菇产量逐步增加,其中添加3%玉米粉的配方A3较CK提高了11.39%,且未延长原基形成时间。添加2%玉米粉的配方A2在总糖、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总含量皆高于CK。玉木耳室内挂袋出耳从制种到一潮采收栽培周期为80~90 d,记录了不同时期管理所需温度、湿度、CO2浓度的环境参数,初步获得了玉木耳室内栽培工艺流程,为玉木耳工厂化栽培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蒜田套种棉花是菏泽市发展历史长、经济效益较好的一种立体种植方式.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宁杰 《种子科技》2023,(16):42-44
近年来,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效果极为明显。但是我国部分地区在开展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应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时还存在较多问题,需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最大限度发挥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积极作用。文章阐述了农作物种植中运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运用现状,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今后展开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C区生姜种植的近况,简要整理了生姜栽培的技术条件及特点,分析了生姜种植的影响条件,包括环境、土壤、施肥等,梳理了高质高产生姜的种植技术方法,包括掌握生姜栽培各阶段时间、甄选姜种、整地作畦等,探索了生姜栽培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规范种植、落实土地管理、严格防控病害等,以保证生姜贮藏质量,融合绿色种植理念。从种植农艺、种植管理、生态保护多个方面分析,确保生姜种植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倩 《种子科技》2023,(7):42-44
马铃薯是人们喜爱的粮菜兼顾的作物,市场需求量很大。马铃薯栽培生产受季节的影响,在非成熟季节栽培,其产量和品质都没有保障。早春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是通过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不同的农业技术措施,确保马铃薯逆季节生长,实现错季生产,促进了种植户增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早春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早春西瓜立体栽培.在具有保温性能的设施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区早春升温快、光照强的气候优势,通过科学种植与管理,实现西瓜反季节高产栽培.以供应早春、“五一”节为主要市场,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玉木耳以其鲜美的味道,脆嫩的肉质,丰富的营养,以及温润如玉的美丽外观,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2015年吉林农业大学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玉木耳新品种,玉木耳在国家精准扶贫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众多贫困地区发家致富的优选项目。2017年玉木耳已在全国多地大面积引种栽培。一、形态特征(一)鲜耳玉木耳圆边、单片、小碗、无筋、肉厚,是木耳  相似文献   

8.
小麦套朝天椒间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兰 《种子科技》2017,(10):49-50
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是以小麦为前茬作物的套种技术,在朝天椒中间作玉米。以小麦、朝天椒和玉米3种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和经济表现等进行研究,通过调节时间差,科学利用农作物的发育季节和农作物的边际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季节因素,发挥土地重复种植效率,提升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对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提高种植效率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斌生 《种子科技》2023,(8):102-104
美人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等热带地区。美人蕉花朵大、颜色艳丽、花期较长,同时富含独特的天然色素,在净化污水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因美人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于20世纪40年代引入我国并被推广种植。美人蕉集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于一体,但是在美人蕉栽培和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文章从美人蕉的繁衍培植、种植土壤改良、水分养分管理、疏枝剪枝、种苗补种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标准栽培和管理技术,为美人蕉种植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花椒经济价值较高,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花椒栽培种植成为了当前的热潮。我国作为花椒的原产地,有着非常悠久的花椒栽培和种植历史。花椒不仅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消散止痛、抗菌杀虫、明目消食等药用功效,并作为调味料用于食品加工使用。基于此,文章以花椒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传统栽培水肥管理的方式、花椒水肥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生态优势,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花椒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能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广泛。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小麦种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在小麦种植中受长期连作和不合理耕作措施等因素影响,导致小麦种植水平较低,不仅产量得不到提升,而且还存在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使得种植户的效益受到较大损害。目前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重视应用种子包衣技术,即在播种前使用一些药剂处理种子,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尤其是病虫害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同时在小麦整个生长周期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比如在小麦选地、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等环节加强精细化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麦种植水平,对促进种植户的增收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麦种子的包衣与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以期能为当前的小麦种植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香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20多年来香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概况;对提高香蕉产量、品质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对农民种植高产优质香蕉提供了指导;并对提高香蕉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小书屋     
花卉类最新光盘目录草坪的种植与养护技术、盆栽花卉的夏季管理、花柱花球的制作30元名贵花卉栽培管理技术30元矮牵牛种植、万寿菊种植、玫瑰的栽培技术30元日光温室的建造施工和覆盖材料的选用30元蝴蝶兰仙客来设施栽培30元  相似文献   

14.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谷物之一。小麦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加上国民生活质量水平全面提高,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已无法适应小麦栽培需求,有必要引入数字化技术,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辅助小麦田间栽培管理,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小麦栽培管理的必要性,探究了数字化农业背景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及具体应用途径,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汝新勇 《种子科技》2023,(19):57-59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比较广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玉米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而玉米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影响玉米种植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玉米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目前传统的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要加强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文章主要围绕西部区域玉米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玉米种植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早甘蓝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甘蓝套种玉米栽培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立体菜粮栽培模式,适宜有灌溉条件、肥力中、上等水平的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李艳 《种子科技》2023,(17):90-92
针对连作的弊端,按不同蔬菜生长期和生理特性采用轮换种植技术,可提高蔬菜产量和棚户种植效益,还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日光温室大棚番茄—菜豆轮作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葡萄栽培面积扩大,整体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葡萄种植已实现规模化设施栽培,栽培设施逐渐完善。文章研究了葡萄栽培设施的结构与规格,探讨了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紫苏在我国栽培区域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已成为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华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限制,主要栽培叶用紫苏。基于此,文章介绍了紫苏的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控制水肥以及温度和湿度、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分析了华北地区紫苏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大白菜品种的出现使大白菜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其中春大白菜的栽培时节在早春,能够在蔬菜供应淡季上市,丰富市场菜色品种,种植效益丰厚。文章分析了无公害春大白菜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