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爱亭 《种子科技》2023,(13):126-128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防治理念和技术应用方面均能满足当前我国绿色环保的要求,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农作物种植工作中。基于此,文章对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农业种植病虫防治中的应用作出分析,从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概念入手,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小麦种植倡导绿色生产,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其防治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效益。农业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预防措施,宣传绿色植保技术,将此理念积极融合到病虫害防治中,降低化学药物使用程度与频率,从而保证小麦生长实现绿色环保,提供更加绿色无公害的作物,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小麦种植户的经济收入。阐述了绿色植保理念的内涵,对小麦种植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绿色植保技术下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玉霞 《种子科技》2023,(11):68-70
在绿色农业大背景下,文章以我国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必要性,论述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促进我国农业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种植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邓伟珍  张志坚 《种子科技》2023,(11):113-115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成为农作物种植业的关键。将无公害栽培技术运用到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作物栽培人员不仅要将先进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引入到农作物种植中,还需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为绿色食品的生产保驾护航。文章分析了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世强 《种子科技》2023,(16):115-117
近年来,病虫害问题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落实,成为实现增产增效目标的阻碍和壁垒。长期以来,农业种植中农药喷洒量过大,导致病虫害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这也是我国病虫害问题急剧扩散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此背景下,农药减量增效的理念应运而生。文章分析了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以期推动我国农业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影  赵英华  李金艳  梁景安 《种子世界》2021,(12):0075-0077
在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作物种植人员经常采用化学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化学药物虽然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但是对农作物本身以及农作物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了能够在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基础上,保护农作物健康生长,农作物种植人员开始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并且农业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也取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绿色理念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农作物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农作物的安全性,需要使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分析了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管理技术,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浙北地区受气象条件和栽培模式的影响,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尤其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成为生产中的关键要点,能够提高品质、保证安全。为此,应该深入研究浙北地区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促进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主要阐述了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希望为相关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荣海 《种子科技》2019,(12):121-122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农业种植水平不断提升,种植技术愈发先进,“增产、增收”已经成为各地区农业种植的基本目标。在此背景下,农作物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则是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技术人员要重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环保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在生产农作物阶段,由于农药及化肥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我国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绿色植保的方针,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和探究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论述了绿色植保的概念和意义,分析研究了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伟 《种子科技》2023,(22):79-81
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广大群众对绿色农业有了认知,同时对绿色无公害作物需求有所提升,也使农作物种植与管理的要求更高。研究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种植与管理技术,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安阳内黄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中国果蔬强县"和"河南省无公害花生出口强县"等。为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及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有效控制了农作物病虫害,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梨树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我国诸多地区都有梨树种植园区。文章主要分析了梨树绿色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探索不同类型的梨树绿色栽培方法与技术操作模式,帮助广大农业种植人员明确梨树绿色栽培技术应用方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梨树绿色栽培技术解决梨树种植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绿色防治措施降低种植园区发生病虫害的概率,提高梨树果实产量与质量,提高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及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4.
苏南南 《种子科技》2023,(17):48-50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文章论述了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合理选择农作物种子、播种时间、环境管理、施肥技术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并提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途径和方式,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开始在各个领域中使用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无公害蔬菜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因此,应该重视加大无公害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同时重视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主要阐述了无公害种植技术以及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农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更多先进的农机、农技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工作中。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产量和质量与食品安全供应与贮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下,玉米生产种植工作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但当前很多地区还存在仍使用传统、落后玉米种植技术的现状,同时存在连续多年大规模种植的情况,导致病虫害高发和玉米产量、质量下降,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对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基于此,分析和探究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旨在通过探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宇丽 《种子世界》2022,(5):0078-0080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对种植农作物水平以及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应以油菜种植的病虫害种类为切入点,切实分析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本文首先介绍油菜种植栽培技术流程,接下来分析油菜种植的病害、虫害类型以及方式措施,最后探究充分发挥植保技术实际作用的可行性策略。旨在通过分析可研究油菜病虫害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升农作物产量以及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录瑞  张艳 《科学种养》2010,(12):29-29
<正>利用粘虫胶防治虫害是遵循生产绿色、环保、无公害果品理念而推广的物理防治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林果生产、花卉生产的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上,具有操作简便、维持时间长、防治效果显著、抗风吹  相似文献   

19.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要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江西南昌地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广阔,水稻种植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水稻种植增产增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必须要践行农作物绿色控害理念,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确保水稻高产、高质双重安全,这样才能为水稻种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针对推进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进行分析,指出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并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耕地资源逐渐减少,而高品质小麦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基于此,主要从种子的选择和处理、种植地选择和处理、施底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同时提出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以期为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