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梅 《种子世界》2021,(7):0039-0041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和消费大国,饮茶可以满足人体多种养分的吸收需要,然而部分地区的茶叶制品由于多种因素受到污染,所以新时期消费者对茶叶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需要采取更为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在无公害种植模式下可以将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保障茶叶种植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山区无公害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讨论山区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阐述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韦好壮  何素芳 《种子世界》2021,(7):0126-01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因盛产白毫茶而得名,这个地区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带动当地茶农增收的同时,还促进了该地区茶产业的发展。很早以前,凌云白毫茶便被纳入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但受限于人员、管理等因素,白毫茶一度出现低产情况。在多元经济及网络环境下,需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的地域、资源、气候优势,明确凌云白毫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相关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升级和改进,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白毫茶产品,实现社会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当地相关部门、茶叶服务中心等应对凌云白毫茶具备全面、深入地了解,熟练掌握各类种植管理技术,科学整地,规划茶园,正确选择种苗,定型修剪,合理施肥,并兼顾病虫害防治,对白毫茶的采摘和加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以此提升凌云白毫茶的种植品质,促进当地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娜 《种子科技》2023,(20):117-119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一些种植户选择种植油菜,既增加了经济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了油菜种植面积。但是在具体的油菜种植过程中,因为品种选择不科学、栽培技术不成熟,导致油菜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基于此,论述了油菜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油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陕北地区谷子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该地区的广大谷子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3,(4):155-155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相似文献   

6.
陕西产茶历史悠久,据《茶经》(八之出)载,唐时即属全国七大茶区之一的“山南茶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采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也成为我国西北茶区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宝库。陕西茶叶产于陕南秦、巴山区的亚热带区域内。据1981—1983年调查表明:全省共  相似文献   

7.
游宏 《种子科技》2023,(11):95-97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种植油菜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油菜种植过程中,由于品种选择不科学、栽培技术不成熟,导致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和质量.文章论述了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分析了病虫害的为害特征以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油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影响信阳毛尖茶品质的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茶树品种结构、茶园生态环境与建设、茶叶采摘、土壤、肥料及病虫害防治等制约因素对信阳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为信阳地区茶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茶农增收、茶业增效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陆代平 《种子科技》2023,(18):48-50+63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我国许多玉米种植地区位于山区,玉米的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当前山区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着田间管理不完善和施肥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山区玉米的种植结构,选择科学的种植技术,加强山区玉米种植管理,提高山区玉米的种植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茶业通报》2014,(3):132-132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  相似文献   

11.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2,(1):40-40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2.
陕西茶史略     
陕西南部的安康,汉中两地巴山山区是陕西茶叶生产地。由于北有秦岭雄踞,南与四川毗邻,与四川盆地同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古代曾同属巴地,都处于茶树原产地与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间地带。在茶树由原产地向东南传播的过程中,陕南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陕西茶史是我国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据有关史料记栽,分为四个时期叙述。唐前——巴蜀茶陕南茶史是古代巴蜀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夏、商两代,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任河以西的今汉中,安康地区各县,与四川、贵州部分地方均属古梁州范围,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才并入雍州,沼于长安丰镐村。春秋战国时代,除被秦,楚割据88年(公元前475~387年)外,据《史记》云:“前387年,蜀取我  相似文献   

13.
烟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茶区。经过多年发展,茶树种植面积达1300余hm2。烟台北方茶叶推广中心通过引进优良茶树品种、开展本地良种繁育;加强茶园管理水平、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建全病虫害预警机制、提倡绿色综合防治等方法,实践并总结出一套适合烟台茶叶推广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1,(3):114-114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相似文献   

15.
唐华学 《种子科技》2023,(23):103-105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水稻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水稻病虫害防治手段多样,包括药物、生物、农业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水稻种植人员需要充分意识到应用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重要性。叙述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类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徽茶树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茶叶,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茶树生长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发展茶叶生产。作者在原六十年代初期,研究安徽茶区气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安徽地区茶树气候区划,用以揭示安徽各地种植茶树的有利、不利条件,并对茶叶产量、质量影响的程度等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了突出玉米种植的优势,需要综合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确保玉米大规模种植,提高玉米的种植效果和质量。同时需要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玉米的产量有效提升,突出玉米种植的优势和价值。文章主要分析了玉米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相关策略,有助于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潮州凤凰单丛茶种植的气候优势,以凤凰单丛为研究对象,以潮州与饶平站1991—2020年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2019—2021年区域内不同高度自动气象观测站气温、湿度、降水等要素观测值和南方丘陵山区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规律,推算气象要素气候平均值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应用柯西分布模式阐释气候要素对茶树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不同海拔高度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宜度,利用气候品质评价方法评估不同高度茶园与不同采摘季节的茶叶气候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凤凰单丛茶种植区域的综合适宜度都比较高,该地区普遍适宜种植茶树,尤以300~900 m高度层最为适宜;凤凰单丛茶不同采摘季的气候品质排序为春1茶、春2茶、秋茶、夏茶;同时,中高山茶叶品质好于低山与平地茶叶。该研究较好揭示了凤凰单丛栽培的气候优势和茶叶品质的气候背景,可为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陕北地区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农户种植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姜雅 《种子科技》2023,(19):115-117
小麦种植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时有发生,施用农药防治不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而且会污染环境。因此,发展绿色种植和绿色防治成为改良小麦种植技术和预防病虫害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陕西小麦种植的特点,提出采用科学的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加强小麦种植全程管理可有效减少小麦病虫害,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希望能够为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小麦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