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晚霜与冰雪灾害对核桃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核桃产业屡遭晚霜与冰雪灾害的严重影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这挫伤了各级政府和部分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为了正确认识晚霜与冰雪灾害对核桃的影响问题,树立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积极防御晚霜和冰雪灾害,分析了晚霜与冰雪灾害的普遍性和因此带给核桃产业的正负面影响及总体效益,并提出了应对低温霜冻和冰雪灾害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春季晚霜冻害的发生不仅严重制约着核桃产量的提升,还会直接影响干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亟需认真研究应对。介绍了晚霜冻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状况,提出了预防晚霜冻害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核桃晚霜冻害进行了简单分级,并从地形选择、品种选择、管理措施、晚霜应急措施4方面总结了核桃晚霜常规防冻管理技术。又从树体管理技术、促花技术、肥水管理技术、冻后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更新复壮技术5方面介绍了核桃晚霜冻后管理技术,以期为今后山西省核桃产业的发展和晚霜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云南温凉地区核桃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制约云南温凉地区核桃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耐晚霜核桃采穗圃营建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由于当地晚霜发生较频繁,黄土高原核桃产业不稳,产量曲线形如“驼峰”,经过核桃工作者多年的栽培研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清香”核桃规避晚霜生产技术,包括栽植建园、土肥管理、晚霜防御、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会泽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山区面积占95.7%,且人口多,贫困面广,山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优良品种核桃产业,已成为山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了会泽耐晚霜核桃的种植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旨在为广大山区群众培育和管理耐晚霜核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云南林业》2011,(1):35-37
针对近年来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中缺乏耐晚霜品种,核桃发展新区因冷冻干旱幼林损失严重的情况,为探讨引进对冬春低温适应性强的新疆核桃品种在云南省发展的可能性,学习借鉴新疆自治区发展核桃产业的经验,以促进提高云南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从外地调运核桃苗种植后遭遇晚霜寒害的问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林"系列核桃项目组结合生产实际,在高寒、晚霜危害严重地区的昭通市开展避晚霜核桃种质资源调查,通过近15年的选育研究,选育了‘鲁甸大麻1号’、‘鲁甸大麻2号’、‘云林1号’、‘云林4号’、‘云林5号’避晚霜能力极强的5个优良品种并通过审定和认定。选育结果表明,新品种的发芽期明显晚于对照,能有效避开晚霜危害;其挂果期介于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之间; 7年生植株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明显高于国标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坚果壳薄、仁色好、出仁率高、口感好;特异性明显,容易分辨各品种的真伪,可以在云南冷冻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调查红河州核桃资源的基础上,对倒春寒危害地区进行了避晚霜核桃优树的调查和选择。结果初选优树113株,复选45株,决选12株。从决选出来的12株中进行内含物检测合格后,上报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中的10株核桃避晚霜性、丰产性、果品质量、抗病虫害较好,被评定为避晚霜性核桃良种。这10株核桃良种可作为红河州倒春寒严重的多霜冷凉地区推广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核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核桃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然而核桃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重栽轻管,群众商品意识不强,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缺乏适合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等问题.提出加快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倡林粮间种,发展循环经济;科学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化标准建设;实施龙头企业带动策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名片战略.  相似文献   

11.
于2010-2012年对云南省昭通市、红河州核桃种植区的倒春寒的晚霜危害地区进行避晚霜核桃优树调查和选择,经过3a对初选优树的避晚霜性、丰产性、核果品质、抗病虫害的稳定性和优良性选择,共决选出58株优树,其中昭通市46株,红河州12株。并对决选优树的基本情况和果、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核桃霜冻害发生规律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陕西省核桃晚霜危害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引进和选育抗冻害品种、选择适宜地形建园、营造防护林带,涂白、喷施药剂与激素等预防晚霜危害技术方法,以及在晚霜发生后采取灌溉、放盘施肥、叶面喷肥、修剪、防病虫等为增强树势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核桃生长要求年平均温度大于7.1℃、有效积温2400℃以上,以及充足的雨量,但怕晚霜。据1971~1980年10年的气象资料,陇县年平均温度10.3℃,有效积温3400℃以上,年降雨500mm,无霜期190天以上。此气候条件适宜核桃生产,但陇县地区晚霜对核桃生产危害最大。1 栽植核桃的适生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省核桃易受晚霜危害的现状,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晋中市左权、临汾市蒲县、长治市黎城4个核桃栽培区的核桃园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地形及温度对核桃冻害情况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清徐县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介绍了清徐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清徐县葡萄产业发展存在储运设施不足、散户经营、资金投入不足、晚霜危害、葡萄生产存在盲目性、苗木市场不规范等6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新发展模式、增加资金投入、预防晚霜危害、因地制宜、加强市场管理等6点清徐县葡萄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元林"核桃是果用型早实核桃新品种。该品种属大型果,外表美观,易取整仁;具有结果早、丰产、优质、适应性强、萌芽晚、可避开早春晚霜危害等特点。文章介绍了"元林"核桃新品种的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优良耐晚霜核桃种质资源快速收集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优良耐晚霜核桃种质资源异地收集保存区,是实现温凉地区核桃改造、资源延续和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需要.优良耐晚霜核桃种质资源快速收集保存技术要点是:结合实际制定优株初选和复选标准,选择9个州(市)29个县(市、区)为耐晚霜核桃重点调查收集地区,采用实地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优株信息;实地采集137个优株无性系接穗,及时作封蜡处理,进行贮藏;对砧木进行严格检疫检验,可提高嫁接效率和成活率;收集保存区用筛选出来的137个优株无性系进行配置;实施预整地和预挖塘措施,坚持定植质量;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和科学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8.
为使核桃避开晚霜危害,选育避晚霜新品种,以核桃物候期为指标,综合考虑其丰产性、坚果品质和抗逆性等来进行避晚霜核桃优良单株的选择。深入鲁甸县内9乡3镇逐乡逐村进行调查,采用群众荐优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大约3 000棵不同树龄(均不小于15 a)的核桃树进行了调查分析,经预选、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出12株避晚霜核桃优良单株,各决选优株芽萌动期与该区域主要栽培品种‘鲁甸大麻1号’相当或晚,比‘云新90303’晚25 d以上。有5个优株的芽萌动期在4月上旬,优株号分别是L161、L185、L343、L353和L455,萌芽最晚的L161,在4月16号芽才开始萌动,比‘鲁甸大麻1号’晚27 d,比‘云新90303’晚近2个月。核桃品种表现为萌芽晚这一价值特性,在鲁甸核桃生产上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十二五"以来,栾川县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等形式鼓励山区贫困群众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建设,为山区群众稳定增收和林业产业脱贫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核桃产业发展中,核桃枝干病害干腐病的发生危害,严重影响了全县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使林农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结合核桃干腐病的侵染危害规律,简要分析了其发病原因,提出了核桃干腐病防控技术要点,以期为核桃管理者提供依据,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0.
洛宁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核桃病虫害成为制约洛宁核桃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对危害洛宁核桃的主要病虫害: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虫、云斑天牛、黄刺蛾、银杏大蚕蛾、核桃黑斑病、核桃枝枯病、核桃溃疡病、核桃炭疽病等的危害特点、症状、发病规律进行论述,针对各自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用以指导林农防治,从而促进洛宁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