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刺槐冷藏苗和非冷藏苗开展造林试验,观测和分析造林当年和次年苗木成活率、萌芽成枝力、新梢生长量、基径和苗高,研究了刺槐经冷藏处理的裸根苗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刺槐苗木经冷藏处理后造林,能非常显著地提高成活率、萌芽成枝力、新梢生长量、基径和苗高等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干旱山区的刺槐造林,为减少苗木的水分损耗、提高造林成活率,常采用截干造林。因此,苗木地径的大小就成为衡量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为了探讨在等密度条件下,刺槐苗木不同时期摘心对地径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截干高度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截干高度及基径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刺槐造林截干高度10cm以上(不超过20cm)的成活率高,截干高度5cm的成活率最低;基径1.0~1.2cm的刺槐苗木造林成活率高,树高生长量也大,而基径0.8cm的刺槐苗木造林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4.
以品种、密度和整地方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不同组合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整地方式对刺槐成活率、苗木质量指标影响显著。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首选培育方案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全面整地;其次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穴状整地植后扩穴。3种不同整地方式单位面积造林成本差异不大,以机耕整地造林成本最低,穴状整地栽植后扩穴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5.
刺槐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病虫害少、根瘤多、改良土壤效果好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刺槐造林一般有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根造林等多种方法。由于苗木有发达的根  相似文献   

6.
提高造林成活效果是造林工作的核心。影响植苗造林成活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苗木栽植后能否维持水分平衡。充分掌握苗木水分与造林成活效果的关系,是造林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987年我们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场苗圃研究了刺槐、毛白杨苗木水分对造林成活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刺槐是华北地区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尤其在片麻岩山区造林,显示出极强的生物学特性。但采用常规鱼鳞坑整地造林成活率较低,前期苗木生长缓慢。为了提高片麻岩山区阳坡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96年进行了反坡整地对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8.
渭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渭北黄土高原区,选择刺槐、花椒、侧柏等造林苗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栽植方法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夏季带叶栽植或秋季截干栽植,能显著地提高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地径刺槐苗木栽植以后地上部分萌芽、根系生长潜力、苗木幼树成活初期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木地径大小对栽植后新根萌生量、总长度和造林成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辽西山地主要造林树种有山杏、侧柏、刺槐、油松、榆树等,由于受野兔危害,造林苗木被啃食非常严重,甚至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极大地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2016-2018年,对辽西丘陵山地造林苗木的兔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就地取材捆绑荆条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环保无污染,为该地区行之有效的兔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搞清刺槐春季造林后缓苗阶段苗木对土壤水分的需求,进行了本项试验。试验表明:在河北太行山区春栽刺槐,如是砂壤质地,坑内土壤湿度不能低于8%。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市低山丘陵岗地选择香椿、楸树、无患子、南酸枣、榉树、桤木、苦楝、刺槐、薄壳山核桃等树种进行造林,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榉树和刺槐的造林成活率均在88%以上,生长表现较好;苦楝和无患子的造林成活率均在78%以上,生长表现正常;楸树的造林成活率虽然较高,但生长表现不良;南酸枣的造林成活率不高,生长表现一般,中心主干枯死的现象较多;香椿的造林成活率较高,但第2年苗木死亡现象较为严重,生长表现一般;桤木的造林成活率较低,但苗木的生长表现最好.根据试验结果,薄壳山核桃、榉树、刺槐、苦楝和无患子适宜在南京市低山丘陵岗地造林,楸树、南酸枣、香椿和桤木不适宜在该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地造林的立地条件和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黄土高原干旱区刺槐育苗造林技术实践措施,包括苗木的培育、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栽植季节的选择、栽植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以及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立地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抗旱造林综合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整地,保水剂浸根和穴施菌根菌综合措施营造油松,刺槐和侧柏,虽然增加了造林成本,但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根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经济有效的综合措施为:造林树种为刺槐,鱼鳞坑整地上保水剂浸根,穴施菌根菌。  相似文献   

15.
金叶刺槐是东北地区优质的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介绍了其形态特性、生态分布,详细介绍了苗木无性繁殖技术,为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刺槐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几年选出的干形好、生长快的刺槐优良无性系,增产效益显著。加速优良无性系苗木繁殖,对大幅度地增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我们从1977年开始用刺槐优树的嫩茎、叶进行离体培养试验,1978年获得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但是快速大量繁殖苗木和大量苗木移栽成活是两个难关。经过几年反复试验,终于突破了这两道难关。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每  相似文献   

17.
油松是山西省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苗木市场前景依然看好尤其是大规格苗木需求更是供不应求。作者根据实践,总结介绍了油松"移植容器育苗及造林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西省“三北”地区(即西山地区)的黄土丘陵区和残垣沟壑区山杏、柠条混交造林模式,晋西北黄土丘陵防风固沙林油松、沙棘混交造林模式,吕梁山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侧柏、刺槐造林模式和晋西吕梁山红枣经济林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冯治顺 《中国林业》2008,(10):59-59
刺槐无性系种子园是生产改良种子的主要基地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对培育刺槐壮苗、实现刺槐造林良种化、提高刺槐造林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吉县林木良种繁育场自1984年列入部省联营建设基地后,到2000年共完成各类良种繁育基地76.7公顷,其中无性系种子园36.7公顷。如何对种子园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其种子产量和质量,成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较为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于2000年~2006年在吉县林木良种繁育场对1999年栽植的3.3公顷刺槐无性系种子园内进行了刺槐树体修剪试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山西省"三北"地区(即西山地区)的黄土丘陵区和残垣沟壑区山杏、柠条混交造林模式,晋西北黄土丘陵防风固沙林油松、沙棘混交造林模式,吕梁山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侧柏、刺槐造林模式和晋西吕梁山红枣经济林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