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和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初步确定湖北省天门市现有主要农业外来入侵植物60种、外来有害昆虫8种、外来植物病害6种。其中属我国10种最有害的外来杂草的有豚草、凤眼莲、空心莲子草和毒麦,属我国10种最有害的农林外来昆虫的有烟粉虱、红铃麦蛾,属我国10种最有害及潜在外来入侵植物病害的有水稻条斑病菌、甘薯长喙壳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分别来源于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以源于美洲的植物和植物病害最多,分别占原产地总频次的50.00%和83.33%;1978~2010年外来有害昆虫和外来植物病害的平均入侵频率比1950~1977年增加了98.09%。此外,还对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主要影响与危害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通过迁飞入侵的外来有害昆虫,具有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重等特点,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与主要防控技术,综合利用农业防治、成虫诱杀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快速扑杀高密度幼虫与成虫基数,及时控制草地贪夜蛾危害。  相似文献   

3.
刘思  陈玉宝  高文韬  李生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42-20644
通过对吉林省内外来入侵有害病虫种类野外实地调查及查借省、部分市级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标本和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吉林省外来入侵昆虫、病害种类共11种,其中昆虫8种,病害3种,已对林业造成严重危害的1种,为日本松干蚧。对吉林省林业外来入侵昆虫、病害种类发生特点和入侵的途径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防控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入侵我国的外来动物类型、数量、原产地、空间分布及发生危害特点,为更好地研究、预防和控制外来有害物种,保护入侵地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方法]以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分别于2003、2010、2014和2016年联合发布的4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所列的入侵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检索,对入侵动物的原产地、传入途径、传入时间和分布现状等进行综述,分析其危害生境和对象,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结果]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共有外来入侵动物31种,其中昆虫纲最多,有22种;从原产地来看,来源于北美洲的最多,有13种,其余依次为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分别有8、7、4、1和1种;从入侵方式来看,有23种为无意引入、8种为人为有意引进;从空间分布来看,在我国整体呈现南多北少、沿海多于内陆的格局.列入名录的入侵动物已对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等造成巨大威胁.[建议]加强预防与预警外来有害动物入侵,同时采取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及以用促防等有效措施对具有潜在入侵性或已造成危害的入侵动物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共有入侵的外来有害植物23科46属65种,这些外来有害植物大多数是无意引进的,少数是有意引进的,其地理分布规律为沿海多于内陆,山地丘陵区多于平原区,铁路、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处多于偏僻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对山东省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提出了避免新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控制和消除已经入侵的外来有害植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红火蚁是一种社会性生活昆虫,极具破坏力,危害农业生产、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是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生物之一,被列为我国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1红火蚁疫情调查2016年3月,我县在云霄经济开发区发现疑似红火蚁,经采样送检后确定为入侵红火蚁,4月随即召开全县疫情防控会议,迅速开展全县范围内的疫情普查。1.1调查方法1.1.1访问调查全县共有9个乡镇1个开发区,由每个村的农技员负责,向  相似文献   

7.
外来入侵动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小林  王德良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125-127,130
介绍了入侵我国的有害动物种类和途径,并就动物入侵对我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2004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局玉泉观站引进了5种外来树种,分别是:美国杏李(Prunus domestica×P.armeniaca)、美国东部黑核桃(Juglans nigra)、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树莓(Rubus gp.)和无刺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为了确定有无外来物种入侵,2006年对玉泉观站外来树种栽植区进行昆虫种类调查,采用手工捕捉结合网捕的方法采集昆虫标本,经鉴定分析共有45种昆虫,其中有害虫31种,分属于5目21科;天敌昆虫14种,分属于5日11科,种类最多的是鞘翅目昆虫,分别占害虫总数和天敌昆虫总数的35.5%和35.7%.45种昆虫均为当地种,说明引进外来树种没有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生物入侵种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确认河南外来入侵物种有23科60种,包括植物18科55种,动物5科5种.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危害日益加剧,防范工作迫在眉睫.建议加强对引进种的管理、研究与长期监测;加强国内外合作,共建入侵物种数据信息系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刘进山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90-192
本文报道了2004年-2007年对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结果,在隶属28目213科1116种的昆虫种类中,主要林业有害昆虫仅13种,森林病害3种。描述了造成较大危害的4种主要林业害虫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提出了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芳 《河南农业》2024,(1):13-14
<正>一、外来入侵植物的普查方法针对外来入侵植物,采取面上调查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查。依据上级部门制定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清单,结合文献查询、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当地农作物外来入侵物种,掌握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基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等信息。对已知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在其暴发区、新发区及高危风险区等重点区域,设置调查样点,开展系统调查监测,测算危害程度、经济影响、生态影响与潜在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12.
螺旋粉虱是一种极具入侵性的外来有害昆虫,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地果树、蔬菜和园林植物的生产。由于螺旋粉虱具有寄主植物广泛、传播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和高度危险性等特点,被各国科研工作者和检疫部门所密切关注。就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在我国适生区及风险性、选择趋性、毒理学及天敌昆虫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势严峻,外来物种入侵已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植物种子(苗)入境数量倍数上升,检疫口岸面临压力越来越大,引种导致的生态风险也与日俱增。本文针对引种造成的危害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资料文献查阅,共发现缙云山分布有入侵植物57种,隶属于23科46属,其中以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13种.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结合缙云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对缙云山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57种入侵植物可以分为高、中、低3种风险等级,其中高级9种,中级23种,低级25种.危害风险最大的为小蓬草、棕叶狗尾草、空心莲子草等,马缨丹、孔雀草、含羞草等虽有出现,但对保护区基本无危害.该文针对各风险等级入侵植物的生活习性、传播途径、危害程度等特征,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外来物种入侵已给我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和社会危害,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本文着重考察了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的历史,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三种途径和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的危害,最后探讨防止入侵的策略:重视生物入侵现象,加强与之相关问题的基础研究:建立科学的引种制度,加强立法;加强动植物检疫。建立全国外采物种入侵动态监测网;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对汉寿县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汉寿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危害程度、重要值、出现频率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汉寿县外来入侵植物共有47种,隶属于17科,菊科、苋科和玄参科为优势科,原产于美洲的有31种,亚洲10种,欧洲9种,非洲和大洋洲较少,危害最严重的是水葫芦、空心莲子草和加拿大蓬。针对入侵植物的现状,提出3点建议,主要有强化生态安全意识,建立外来引种风险评价制度;加强科学研究,实行综合防治;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提高生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连续2年的调查,基本掌握了长芒苋在长沙地区的发生情况,从经济发展快速多样化、长芒苋生长适应能力及危害与防治等方面分析了长芒苋入侵长沙地区的风险,提出加强部门协作与检疫监管、日常监测与疫情铲除、企业培训与公众宣传等措施来防控长芒苋入侵,以期为降低长芒苋入侵长沙地区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进境粮食数量、种类和批次的增长,检出外来杂草种类和批次也大幅增长,加大了外来杂草入侵、转基因安全和粮食中有毒有害物质等方面的风险,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防止外来有害杂草在国内入侵、定殖和扩散,有效预防产品转基因逃逸造成的生态风险,针对截获的外来杂草种子及转基因玉米、大豆进行生活力测定,分析其入侵能力和转基因逃逸的可能性,研究结果为进境粮食口岸检疫及除害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藏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稳定发展农业,改变农业的弱质性,降低农业的市场风险,确保农牧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实现西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西藏农业在新形式下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褐家鼠原产东南亚,是我国100种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为世界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鼠种,我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均有分布,是我国城乡主要害鼠。褐家鼠曾随兰新铁路入侵新疆,严重影响新疆鼠类多样性,并造成巨大损失。青藏铁路通车,须重视防控褐家鼠随青藏铁路侵入西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