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在北京市通州区,昌豆区和海淀区几家渔场采集浮游藻类定量并结合对相应池塘养殖鱼类口感的品尝,初步筛选出以下十个属的种类与养殖鱼体异味有关:篮球藻(Chroococcus),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颤藻(Oscillatoria),鱼腥藻(Anabaena),席藻(Phormidium),颗粒直链硅藻(Mgranulata),针杆藻(Synedra),舟形藻(Navicula),菱形藻(Nitzschia)和栅藻(Scenedesmus)。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人工苗种培育及海上养殖技术,在大连旅顺海区及刺参池塘进行了鼠尾藻人工苗种保苗及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鼠尾藻人工苗种在室内培养20 d左右,株高2 mm以上,假根15根以上时,下海保苗为宜。鼠尾藻幼苗保苗、人工养殖方式为表层平养。保苗海区选择风浪不大的海湾。在刺参池塘保苗要求选择水深2 m以上的池塘,养殖位置在进水口附近。保苗3个月后海上鼠尾藻平均株高4.26 cm,刺参池塘鼠尾藻平均株高1.98 cm。将6 cm以上的幼苗夹直径1.5 cm的聚乙烯绳上进行海上养殖试验。养殖8~9个月后,鼠尾藻长至平均株高61 cm。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宁夏地区夏季不同模式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采集了当地棚塘接力养殖(PT)、稻渔种养(DY)、土池养殖(TC) 3种模式的池塘水体样品,分析了其浮游微藻群落组成及其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27属,总数量为1.52×104~2.39×108 ind./L,生物量为0.16~97.78 mg/L,数量多样性为0.03~3.31,生物量多样性为0.29~3.58。不同模式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T模式池塘的微藻群落无明显共性特征,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占优势情况均有出现,如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sp.)、鱼腥藻(Anabaen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盘星藻(Pediastrum sp.)、卵囊藻(O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等;TC模式池塘的微藻优势属单一,分别以盘星藻、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占优势;DY模式池塘的微藻多样性丰富,以小球藻、栅藻(Scenedesmus sp.)、盘星藻、卵囊藻、刚毛藻(Cladophora sp.)等绿藻和小环藻、菱形藻(Nitzschia sp.)等硅藻为优势藻。蓝藻生物量与水体中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宁夏地区夏季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池塘水体中C、N营养高,易形成以微囊藻、拟鱼腥藻等有害蓝藻优势种群;调控池塘水质时应将其作为关键控制点之一,防控有害藻华暴发而导致减产降效的不良状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11,(8):53-53
在农业部渔业局领导下,2009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10省(区)、100个县(市),启动了淡水池塘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试点工作。两年来全国水产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工作稳步推进,目前淡水池塘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已扩大到15个省140个县,  相似文献   

5.
于2007年6月至9月对利津县陈庄重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共采集水样48个。结果表明,利津重盐碱地养殖池塘浮游植物主要是淡水普生种类,一些是典型的盐水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小色球藻、小席藻、针晶兰纤维藻、微小平列藻、铜绿微囊藻、类颤藻鱼腥藻;绿藻门的尖细栅藻、卵形衣藻、湖生卵囊藻和普通小球藻;硅藻门的星肋小环藻、近缘针杆藻;金藻门的卵形单鞭金藻;裸藻门的绿色裸藻;隐藻门的卵形隐藻、啮蚀隐藻和尖尾兰隐藻等。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6.98×107L-1,变化范围在0.05×107~17.4×107L-1之间;平均重量为51.7 mg/L,变化范围在0.23~207.72mg/L之间。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蟹     
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一个“养蟹热”正在各地兴起。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发展,现将群众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养殖河蟹的池塘一般面积为1—2亩左右,家庭养殖也可用十至几十平方米的小塘,水深一米左右,坡度要求较大,为1:2.5~3以上。由于河蟹有在江河湖泊堤岸上打洞栖息的习性,所以,可用小青瓦片在池坡上垒成一个个供河蟹栖息的蟹窝,其面积约  相似文献   

7.
养殖密度对虾夷扇贝在浙江南麂海区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D1、D2和D3 3个密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笼,养殖密度分别为5、10和15ind&#183;层^-1,研究养殖密度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养殖密度的提高,壳高(SH)、体质量(BM)、相对壳高生长率(GRH)、相对体质量生长率(GRM)、日增壳高(DHG)、目增体质量(DMG)、体质量与壳高比及特定生长率(SGRSH和SGRBM)等参数不断下降,养殖密度对其影响显著(P〈0.05)。体质昔与壳高随生长时间分别呈现指数生长曲线与逻辑斯谛生长曲线。养殖密度对6月份的相对状态指数(RCF)及5月底的死亡率存存湿著影响(P〈0.05),分析结果表明,10ind&#183;层^-1为适宜的养殖密度。该研究为今后南方海Ⅸ虾夷扇贝规模化商业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鱼蚌混养对池塘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年4月26日—2012年12月12日通过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放养不同密度的三角帆蚌,研究不同三角帆蚌放养比例对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放养比例统一为3∶7,总密度为1.5尾/m3。三角帆蚌放养密度则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单养鲢鳙鱼池塘(0只/m3),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0.8只/m3),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0只/m3)和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2只/m3)。结果显示,混养三角帆蚌池塘的水化指标(TP、PO4-P、NH3-N、NO2-N和NO3-N)均显著低于单养鱼池塘。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除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与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水化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3个池塘,并且极显著低于单养鲢鳙鱼池塘。单养鲢鳙鱼池塘藻类平均密度均极显著高于鱼蚌混养池塘,其中在鱼蚌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密度与三角帆蚌密度成负相关关系。单养鲢鳙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极显著低于中、高密度鱼蚌混养池塘,并且显著低于低密度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与三角帆蚌密度成正相关关系,鱼蚌池塘中绿藻和裸藻的生物量在养殖过程中上升显著。低、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三角帆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低密度混养池塘中蚌湿重、壳长及壳宽相对增长率均为最大,显著高于中、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研究表明,养鱼池塘混养三角帆蚌不仅能改善养殖池塘的水质,还能控制藻类数量,促使绿藻和裸藻等大型藻类的生长,提高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总量,最终还能有效提高三角帆蚌的存活率及生长率。从改善水质,藻相结构,蚌成活率及生长等指标角度考虑,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三角帆蚌最佳放养密度为1.0只/m3。  相似文献   

9.
虾蟹贝混养池塘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藻类、菌类等,它们互利共生,共同维持着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但到了养殖中后期,随着生物总量的不断上升,饵料投喂量逐渐加大,虾蟹排泄物、动植物尸体增多等都会加重池塘负荷,如不能及时将其转化和分解,就极易导致有害细菌和病原体大量滋生,进而引发对虾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使池塘水体中的藻相和菌相维持平衡,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2012年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又称为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该养殖技术为传统池塘养殖与流水养殖的技术集成,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革新为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小面积(小于5%)高密度养鱼,大面积(大于95%)养水的养殖方式。在养鱼槽中高密度“圈养”附加值高的吃食性鱼类,外围净化区放养花白鲢、螺蛳、河蚌等品种,同时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实现养殖水体的自然净化。  相似文献   

11.
以主养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搭配少量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 nobilis)的人工湿地-池塘复合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2014年8-11月在人工湿地运行期间调查了该复合养殖系统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方法探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硅藻(Bacillariophyta)、绿藻(Chlorophyta)、蓝藻(Cyanophyta)、隐藻(Crypt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金藻(Chrysophyta)、黄藻(Xanthophyta)、甲藻(Pyrrophyta)共8门、9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藻种类最多,共53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58.24%;而蓝藻密度占绝对优势,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的79.82%。人工湿地运行期间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无显著变化,其密度变化范围为1.09×109~1.83×109 个/L,均值为1.52×109 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8.76~11.03 mg/L,均值为9.80 mg/L;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共计10种,包括绿藻门的双对栅藻(Scenedesmus bijuga)、四足十字藻(Crucigenia tetrapedia)、苇氏藻(Westella botryoides),蓝藻门的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点形粘球藻(Gloeocapsa punctata)、泥污颤藻(Oscillatoria limosa)、优美平裂藻(Merismopedia elegans)、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为首螺旋藻(Spirulina princeps)、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池塘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7~3.27,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2.75~3.18,Pielou均匀性指数为0.45~0.55,说明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浮游植物种类丰度与水环境因子的冗余度分析(RDA)结果表明,池塘中浮游植物种类丰度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四足十字藻等绿藻主要受温度、溶氧、pH的影响,而微小平裂藻和点形粘球藻等蓝藻主要受pH和氨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于高温多雨季节对广东省清远市鳜养殖基地的6个鳜(Siniperca chuatsi)及饵料鱼养殖池塘发病前后的浮游生物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易发病池塘,水中浮游生物总生物量比其他池塘略低。浮游植物优势种均为微囊藻(Microcystis sp.),颤藻(Oscillatoria sp)等蓝藻。此外,池塘出现出血病症状时,浮游生物的马格利夫(Margalef)丰度指数和香农(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两项指数可作为池塘发病的预警参考指标。在实际生产中,平时应注意调节水质,以稳定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在天气不佳时更应多加巡塘,以便及早发现病情。  相似文献   

13.
于鄱阳湖水系采集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660块,模拟其生活环境进行池塘驯化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橄榄蛏蚌养殖成活率达86﹪;试验结果表明,橄榄蛏蚌可在池塘中驯化养殖。  相似文献   

14.
龚守成 《内陆水产》2013,(10):60-61
1如何选药?选药首选品牌,其次选结构。什么叫产品结构?举个例子:就像衣服每个扣眼都会有相应的扣子扣上,同样,养殖过程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你是否也有相应的“扣子”解决。我们知道,养殖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指池塘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池塘生态系统(氧、藻、水、底)进行良性的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农业部开始淡水池塘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试点工作,在10个省(区)1O0个试点县确定了4O2个淡水池塘渔情信息采集监测点。目前,首次1~2月监测结果发布,100个试点县的池塘面积约占全国池塘总面积的19%;402个采集点池塘面积占试点县池塘总面积的2.5%。从监测点的水产品出塘价格分析,常规鱼类、名优鱼类、虾类和蟹类价格总体保持平稳。从监测点苗种投放情况分析,南方地区监测点投放面积大部分已过半,北方地区基本未投放。从生产投入情况分析,1~2月份淡水池塘养殖生产投入主要为苗种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2009年5-9月鲟亲鱼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组成和随季节的变化。结果显示:鲟亲鱼的活动导致养殖池塘沉积物再悬浮,水体透明度较低。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以绿藻门(Chlorophyta)的月牙藻(Selenastrum spp.)和小球藻(Chlorella spp.)等小型个体为主,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17.
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是亚热带对虾高位池养殖水体常见的优势种,对于稳定池塘生态结构,保持良好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常温下波吉卵囊藻的保存效果有利于波吉卵囊藻的简易保存和虾类养殖的直接投入使用,以便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微藻生态调控.在25℃、30℃和35℃下研究了不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浓度对波吉卵囊藻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5℃、30℃和35℃下波吉卵囊藻保存的成活率、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以及恢复培养后的比增长率和ρ(Chl-a)与沼泽红假单胞菌添加浓度呈正相关,1.94×10^6个·mL-为最佳浓度;25℃为最适保存温度,但是在30℃下保存后恢复生长时发现比增长率要比25℃下保存的高(0.432).因此,25℃下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浓度为1.94×10^6个·mL^-1时波吉卵囊藻的保存效果最佳,成活率达到87.5%,p(Chl-a)为31.14 μg·L^-1,经恢复培养后比增长率为0.424,p(Chl-a)为55.94 μg·L^-1.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群落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在不同季节采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池塘水样,分析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水体中微生物对各类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月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和菌群结构不同于其他采样时间,养殖鱼类种类对池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不同采样时间的池塘理化指标差异显著,同一采样时间不同养殖鱼类池塘的理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1月尼罗罗非鱼池塘中的NH4-N含量高于其他月份,且显著高于4月和7月(P<0.05);1月TP含量显著高于4月、7月和10月(P<0.05)。1月斑点叉尾鮰池塘的TP和NO3-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月份(P<0.05)。Biolog-Eco微平板技术检测到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池塘中的微生物群落对碳...  相似文献   

19.
浒苔又称青苔,是一种丝状藻类,其特点是:藻体可行有性(配子)和无性(抱子)生殖,繁殖速度极快。可在短时间内(1~2周)使池中藻丝纵生,水质清瘦;使水中无机营养盐类迅速减少,甚至彻底耗尽,造成藻体衰竭,大量死亡,尸沉池底,腐烂变质;使池底发臭变黑,水质异常恶化。因此,养殖池中浒苔的繁生,不仅影响虾、蟹类的正常生长,而且危及虾、蟹生存,是养殖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1 流行情况 浒苔在我国沿海较为常见,养殖池中1年4季均可发生。尤以3~5月份,在沿海呈沙质、沙砾底质的池塘,由于前期水浅滩薄,浮游生物稀少…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不耐低温,水温低于15℃时停止生长,在我国不少地区养殖时间只有4个月左右。我们在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前期利用锅炉大棚控温培育幼虾,早繁虾苗经30d左右时间强化培育使其规格达3cm左右(生产中称为锅炉苗),再放人池塘中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