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的“芯片”,不论三系法还是两系法,品种的不断突破都取决于不育系种质的发现与持续创新。自水稻光敏核不育种质农垦58S被发现以来,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历经50年,目前两系法杂交水稻已占据我国杂交水稻半壁江山。作者通过总结我国水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历程、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作者团队在制种安全实用籼型水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创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提出未来实用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培育两系杂交稻是作物杂交优势利用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革新。早在 1 973年 ,石明松发现水稻光敏核不育株农垦5 8S ,并于 1 981年提出两用核不育系概念 ,杂交水稻育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两系法阶段。两系法杂交优势利用 ,因其只需要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两个育种材料而得名。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低温或短日照条件下表现可育 ,自交结实繁殖种子 ;在高温或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不育 ,可以用来与恢复系制种 ,生产杂交种子。由于光温敏核不育系能一系两用 ,与三系法相比 ,生产种子少了一个环节 ,便简化了种子生产程序。尤其是光温敏核不育系由…  相似文献   

3.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了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两系法杂交水稻体系中不育系的称谓和分类不规范,生产上利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温光反应特性研究不清楚,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基地选择不当等。针对当前情形,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建议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为长光高温不育型、高温不育型、短光低温不育型、低温不育型等四种类型。提出了水稻光温不育机理设想,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是主效不育基因与其位置相近的发育感光基因或(和)发育感温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微效不育基因可影响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只有深入研究光温敏型不育系育性的光温组合效应,且获得具体的光温指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提出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光温特性的鉴定方法以及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应根据不育系育性温光特性和历史气象资料来合理安排基地和时段。  相似文献   

4.
旺两优98丝苗是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光温敏核不育系W115S为母本,以恢复系粤恢98丝苗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分别通过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选育优质广适、配合力强的两用核不育系是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基础。按照设计育种理念,确定主要目标性状为主攻指标,经过几年努力,从众多的核不育系材料中,于2014年筛选出各项性状指标基本达到优良核不育系标准的温敏两系核不育系,定名为粮98S,于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介绍了粮98S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繁殖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13,(1):25
由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主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一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并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陈立云教授及其团队近年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育性机理、选育策略与方法,两系法超级杂交稻选育及技术路线,超高产与抗逆机理,两系法杂交稻安全高产高效制种技术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的原种生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  相似文献   

7.
雄性不育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重要作用,不育系繁殖是杂交水稻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不育系繁殖体系主要有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以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为基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和以普通隐性雄性核不育为基础的第3代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体系。介绍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环境敏感型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普通细胞核雄性不育等三大水稻雄性不育类型,综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进展,对杂交水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2,(3):93
近日,由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主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一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并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陈立云教授及其团队近年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育性机理、选育策略与方法,两系法超级杂交稻选育及技术路线,超高产与抗逆机理,两系法杂交稻安全高产高效制种技术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的原种生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尤其是育成的十多个两系杂交稻组合在大面积生产应用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9.
安徽芜湖地区农科所最早提出“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1973年湖北石明松在单季晚粳农垦58中发现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揭开了光敏核不育型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序幕。育种家认为,两系法的应用将导致杂种优势育种和杂交稻生产的新突破,并认为这是水稻生产上继矮秆品种、三系杂交稻之后的第三次突破。 1972年,作者在崇安县综合农场种植的“珍龙13”田间,选出自然不育株,并定向培育出一个育性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珍龙选不育系。1974年实现两系法配套,配制出第一个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紫优一号。现  相似文献   

10.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三种途径:即人工去雄法、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和胞质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由于细胞质的减产效应和恢复系单一,未能实现商业应用;我国大部分单位采用人工去雄法生产杂交棉种子,但F1代种子生产的高劳动投入已成为人工去雄法大规模利用的“瓶颈”;以四川农科院经作所为代表而采用的核雄性不育两系法目前得到扩大应用,其中以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在全国主产棉省的示范应用最受棉农欢迎。1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共同特点1.1种子生产技术要求高。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母本均为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时需在蕾期识…  相似文献   

11.
爽1S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隆科638S与两用核不育系中间材料D115(茉莉丝苗/N118S)杂交后经长沙、浏阳和三亚等地选育而成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配合力强、异交率高、抗性好、米质优等特点,2019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该不育系已选配出爽两优132、爽两优华占、爽两优138和爽两优1143等9个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组合优质率近90%。此外,2022年有10个爽两优组合申报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12.
强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112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海  邓竹清  邓林峰  邓小林 《杂交水稻》2012,27(4):17-19,22
两优1128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两用核不育系P88S与R112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株叶形态优良、米质较好、高度抗倒等特点,201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水稻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冷水串灌繁殖和海南冬繁存在安全性差、产量不高不稳、种子质量差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健康发展.利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近50 a的历史气象资料,根据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可育和抽穗扬花期安全对温度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研制出不同不育起点温度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和时段的计算机决策系统,根据该系统筛选出不育起点温度为22℃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为云南省保山市,最佳育性敏感始期为8月3日.2010年在云南省保山市对不育起点温度为22℃的C815S进行了大面积繁殖,获得8.44 t/hm2的高产.介绍了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所具有的优势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6,(4):83-85
N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育两用核不育系N111S与恢复系931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07和2015年分别通过湖南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7023,皖稻2015001)。  相似文献   

15.
石天宝 《作物研究》2004,18(4):235-236
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株1S系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1993年从"抗罗早×[科辐红2号×(湘早籼3号×02428)]"组合杂种F2代中发现的不育株,经多代严格定向选育而成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于1998年通过湖南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199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其为母本配制的两系杂交组合株两优02、株两优112、株两优971、株两优83、株两优176、株两优99、株两优505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株两优02还通过南方稻区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广适性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Y58S与恢复系931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稻2008001).2008年在松溪县种植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落色好,叶青籽黄,出米率高,米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华两优919是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216S和强优势恢复系R919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良好、大穗、抗倒、高产、优质等特点,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盐161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人工配置"广占63S×盐229(本所中间材料)"杂交组合,2006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2008年利用盐161S与自育两系恢复系盐恢888测配成功育成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1618,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简报AbriefreportoncoreseedproductionofPTGMSIinesinrice欧爱辉,邓启云,符习勤,朱全仁(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目前,两系法杂交稻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鉴于...  相似文献   

20.
1全国两系杂交稻发展概况两系法杂交水稻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在水稻遗传育种上又一重大技术革新,具有生产程序简化,制种成本低,配组自由,杂种优势强等优点。1987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开始了全国性的协作攻关,10多年来经过科学家们不懈努力,两系杂交水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