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9,(5):15-16
以抗稻瘟病恢复系成恢178为母本、高配合力恢复系乐恢188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择,育成了抗稻瘟病新恢复系绵恢919。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稻瘟病的特点,与川317A所配杂交组合川优7919于201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川优6139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抗病优质恢复系绵恢6139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川106A配组育成的迟熟优质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2017-2019年在绵阳地区进行的川优6139夏制,结合其亲本的生长和发育特点,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成恢177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成恢177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籼型恢复系绵恢502与美国光身稻Lemont杂交,后代通过花药培养和病圃稻瘟病抗性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水稻恢复系。成恢177已配组出川香优2号、冈优177、中优177和D优177等4个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也作为稻瘟病抗性资源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泰丰优6139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不育系泰丰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6139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广8优6139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广8A与自主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恢复系绵恢6139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其亲本特性以及四川绵阳的气候特点,基于2018—2020年在绵阳的制种情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内恢10595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用自育优质抗稻瘟病香稻恢复系内香恢3306与引进的恢复系辐恢606杂交选育而成的香稻恢复系,具有抗病性强、配合力强、稻米有香味等特点。利用内恢10595与内香6A配制的组合内6优595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所配其他新组合甜优2595、野香优595、早香优595等已进入四川省区试或联合体试验。  相似文献   

7.
泸恢16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分院)用中间材料抗18作母本与泸恢5240杂交,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抗稻瘟病籼型水稻恢复系。利用该恢复系已组配出宜优1611、玉龙优1611、川优1611、神优9611和川优8611等优质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8.
高千粒重优质恢复系绵恢3728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恢3728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高千粒重恢复系辐恢838为母本、优质低垩白恢复系绵恢7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千粒重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紧凑,植株高大,千粒重38 g左右,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充足,制种易获高产,于2004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宜香3728(宜香1A绵/恢3728)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高产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C优72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优725是四川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CA与优质恢复系绵恢725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米质较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抗病性较好等特点,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川7优89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川7A与大粒恢复系绵恢8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大穗大粒、产量高、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抗病性较好等特点,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用IR1544/明恢63//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籼型恢复系绵恢2009,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印尼水田谷型等各类不育系组配,幸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所配组合冈优2009,红优2009,C优2009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泸恢5240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明恢63/泸恢602的杂交后代R0211与蜀恢527杂交,运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恢复系,具有优质、抗逆、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于2009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置的组合米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绵优5240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香优5240和中优5240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内6优138是用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内香6A与优质恢复系绵恢138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于2016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品种表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20,(1):66-67
荃优727是由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不育系荃9311A与恢复系成恢727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抗稻瘟病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籼型恢复系绵恢20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军  谢崇华 《杂交水稻》2003,18(6):10-11,13
绵恢2040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万恢228与多系I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粳稻亲缘的籼型恢复系,农艺、遗传性状稳定,具有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好、制种花粉量大、易获高产等特点;播抽期较明恢63短5d左右,温光反应特性与明恢63相似。所配组合B优840和C优2040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绵恢523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内恢99-14为母本、(蜀恢881/千粒稻)F1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中籼迟熟大穗型恢复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抗性较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等特点。绵恢523所配组合绵优5323、蓉7优523、荃优523、金博优3523先后通过省级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绵5优142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抗稻瘟病、米质优良的早中熟恢复系恩恢142与绵5A配组育成的优质、抗稻瘟病、早熟中籼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蓉7优6139(蓉7A/绵恢6139)是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广适、米质优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制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恩恢66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自育抗稻瘟病中间材料006-17(恩恢58/1468F6)作父本,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蜀恢527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早中熟中籼恢复系,具有优质、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足等特点。与中9A配组育成的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中9优恩66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C优2095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C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2095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好等特点,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