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拥有丰富的龙胆科植物种质资源,但研究活动基本集中在药用领域,观赏利用与育种技术研究尚未兴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龙胆科植物观赏栽培和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它们栽培生理特性和繁殖技术,探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种间杂交、单倍体细胞组培等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通过药花两用综合开发,温室栽培和不同海拔露地栽培相结合,跨区域种间杂交和倍性育种等手段促进国内观赏龙胆种植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龙胆科植物是药用植物最多的一个科。在四川省,该科的药用植物包括13属、133种及15变种,多分布在西南部高山地带。本文对其种类、名称、产地、生态环境、主要化学成分、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秦艽,别名牛尾艽、粗茎秦艽,为龙胆科胆属植物粗茎秦艽和小秦艽药用部分为其干燥根。有祛风湿、清湿热、利尿和血、舒筋之功效。主治风湿脾痛、筋脉拘挛、黄疸、便血、小便不利和发热。多为野生,亦有家种。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四川等地。  相似文献   

4.
采用野外调查、整理标本及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对赛罕乌拉保护区龙胆科野生植物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得出该地区龙胆科植物共计6属12种。12种植物皆可用于观赏花卉,其中10种可药用,中、蒙共同使用的有4种,仅供中药使用的有3种,仅供蒙药使用的有3种;1种可用于农药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云南范围内有各个地州都有龙胆科植物分布,为综合利用滇龙胆地上部分资源,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为扩大药用部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代研究手段,明确滇龙胆中基本化学成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省内不同居群的滇龙胆地上部分龙胆苦苷的含量。结论: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表明,不同居群的滇龙胆地上部分龙胆苦苷含量在0.15%~4.70%之间,平均含量1.79%,具备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地方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6.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以根供药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清热利尿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炎、镇静、降压、升血糖、抗休克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加之乱采滥挖,致使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根据我们近几年试验和实践,现将秦艽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药用部位是根,中国《药典》中收载有四种:秦艽(Gentiana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atramiea Mxicm.)和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tis Duthiex Burk.)及小秦艽(Gentianadahutina Fisch.),药用和商品上同功混用。为祛风除热、活血止痛、关节拘弯、手足不遂等病的要药。  相似文献   

8.
戴晓勇  陈景艳  李慧  文弢  杨承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02-4003,4006
通过对贵州龙胆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并查阅相关资料,初步阐述了贵州龙胆科植物的资源状况和观赏特性,介绍了贵州龙胆科植物的观赏种类。  相似文献   

9.
秦艽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艽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药用部分为干燥根,有祛风湿、清湿热、利尿和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脾痛、筋脉痉挛、黄疸、便血、小便不利、骨节痛等,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出产,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四川、云南等地。秦艽的病害较重,做好防治工作,是提高秦艽产量、保证市场供应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中铅的形态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麦冬、北沙参和地黄为对象,用分级离心和逐级浸取方法研究了铅在根、叶的分布及在药用部分的形态。结果表明,根部超过90%及叶部大于80%的铅位于细胞壁上;药用部分中65%以上是活性较低的醋酸和盐酸提取态。实验结果是铅特性及铅在植物体内迁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天然产物分离》2003,1(1):22-22
中药诃子系一种高大乔木类落叶植物,属于使君子科,原产地印度,我国云南、西藏及两广地区均有分布。诃子之种子在我国药用已近千年,其主要用途为润肺、湿肠、下气,可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便血、崩漏与带下诸疾。有关研究表明,诃子树皮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单宁类、  相似文献   

12.
西藏植物源农药的种类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植物资源丰富,从植物中开发植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近几年对西藏有毒植物种类的调查和研究,提出西藏植物农药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龙胆草的价值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在中草药中称龙胆、胆草、苦胆草.主要为粗糙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别名龙胆.除本种外,尚有东北龙胆(G.manshurica Kitag.),别名条叶龙胆,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均可药用.龙胆草是目前几种畅销中草药之一,国内市场年需求量在150万公斤以上,市场供不应求,售价30~40元/kg  相似文献   

14.
茼蒿,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菊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可药用,我国主要做食用。欧洲将茼蒿作花坛花卉。本文对茼蒿在西藏的日光温室的栽培技术试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秦艽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中药材秦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龙胆科植物秦艽的分布、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六盘山区秦艽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秦艽属于龙胆科龙胆属植物,为常用中药,在六盘山区分布有秦艽Gentiana maerophyllaPall.、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Fisch.和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Maxim3种,根据六盘山区秦艽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阐明了秦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目前资源生存与开发利用现状,并对今后开发利用及人工驯化栽培进行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整理,探明西藏现有乌头属植物73种,占全国乌头属植物总种数(含变种)的20.50%;该属资源丰富度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四川和云南,且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现较明确的药用种类有13种,占西藏乌头属植物总种数的17.81%;其特有性极高,中国特有种66种,其中包含西藏特有种40种,中国特有的比例达到90.41%,西藏特有也高达54.79%。在对其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资源圃、保护野外生境、合理有序开发和尽快进行新品种培育等保护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古所产的龙胆科植物可入蒙药的种类进行了调查、整理和考证,计有9属,16种,2变种可入蒙药。并对其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獐牙菜是龙胆科獐牙菜属的一种药用植物,是藏药中最具特色的治疗热症、肝胆病及血液病的常用药物。本文综述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开发该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武汉市部分城市公园中可食地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了游客对可食地景的认识度、参与度、满意度等。发现公园内主要的可食植物有52种,其中以药用类、果木类、蔬菜类为主,而香草类植物较少。结合公园不同功能分区特点,选择了较具代表性的可食植物群落,对其植物种类、层次、季相及空间等进行了植物配置分析,旨在为可食地景在城市公园的应用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