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材线虫rDNA的测序和PCR-SSCP分析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本文为克服形态鉴定的不足,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别松材线虫。线虫核糖体DNA(r D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区(约308bp)的测序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种内区别很小,不超过1bp;拟松材线虫种内区别较大,最大达7bp;这2种线虫的种间区别为32~39bp。根据以上测序结果,本文结合单条线虫DNA的提取技术,对14个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样本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PCR-SSCP分析技术可明确区分这2种线虫,该技术可为单条松材线虫的鉴定提供一套灵敏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rNDA-ITS1区分子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对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来自日本、美国和葡萄牙的松材线虫虫样进行PCR检测,成功扩增出330bp和220bprDNA-ITS1区基因片段,该方法对松材线虫成虫或幼虫均能作出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3.
成飞雪 《植物检疫》2007,21(3):133-136
分离自对湖南郴州、耒阳、张家界地区的病死马尾松样品,采用形态鉴别和分子生物学鉴别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形态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检出线虫更符合拟松材线虫特征.同时采用ITS-PCR-RELP方法对病死马尾松中分离线虫进行分子鉴定,ITS区经EcolI和HindⅢ酶切后得到110、160、242、404bp 4条特征带,与拟松材线虫相同,而与松材线虫有明显区别.而且ITS及CoI基因序列信息显示,湖南病死马尾松中分离线虫与松材线虫的同源性分别为92.9%、89.3%,而与拟松材线虫的同源性高达97.2%、95.2%.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病死马尾松中分离的线虫为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4.
天津局从船舶垫舱木料中截获松材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局从船舶垫舱木料中截获松材线虫1995年12月25日,天津动植物检疫局在对“海桥”轮上来自日本的垫舱木料实施检疫时,截获了大量活体线虫。经初步鉴定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松材线虫是许多国家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其形态与拟松材线虫非常相似。为克服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的不足 ,本研究依据松材线虫rDNA基因部分序列 ,通过单个碱基的故意错配 ,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运用PCR方法 ,最终实现了对单条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该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进境木包装松材线虫的检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国外的松材线虫随木包装传入,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口岸木包装的检疫经验以及实验室分离检验鉴定松材线虫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进境木包装松材线虫的检疫分离方法,该方法与目前文献中报道的一些松材线虫检验方法相比,具有检验样品量大,技术简单容易掌握,检验过程快速准确和检出率高等特点.现将该检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rDNA-ITS1区分子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两对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来自日本、美国和葡萄牙的松材线虫虫样进行PCR检测,成功扩增出330 bp和220 bp rDNA-ITS1区基因片段,该方法对松材线虫成虫或幼虫均能作出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是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也是我国2类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我国口岸多次从货物的木质包装中截获该线虫。由于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在形态上极其相似,难以区分,幼虫更无法用于鉴定。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生化以及其他分子技术等方法存在费时、准确度不高、灵敏度低等缺点,不易形成标准。我们设计筛选一对引物以及一条MGB探针,对松材线虫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建立了一条从1 pg到104pg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65。该检测方法省时、准确、快速、无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松濒临枯死木为对象,利用贝尔曼漏斗法获得植物寄生性线虫,借助形态学和PCR-RELF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拟松材线虫,在此基础上,对其所携带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证实拟松材线虫共携带26种细菌和4种真菌,所携带可培养微生物随着拟松材线虫人工培养代数的增加,其多样性下降,人工培养3次以后,微生物的种类从30种降到9种。未纯化线虫致病性显著高于继代培养线虫,继代培养次数越多,致病性下降越快,说明体表可培养微生物参与了拟松材线虫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进境木包装松材线虫检疫应把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弘  沈培垠 《植物检疫》2001,15(3):150-151
进境木包装松材线虫检疫 ,所采用的技术一般都是沿用植物线虫学的常规技术 ,作为检疫性的一项专门技术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在检疫工作的实践中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创新 ,形成了一套具有口岸特色的、快捷高效的松材线虫检疫鉴定技术。本文就有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初步的总结。1 选择合适的取样对象极为重要理论上讲 ,受松材线虫侵染后的病木 ,松树停止分泌树脂、水分疏导严重受阻 ,从而使罹病松木较干燥。因此 ,通常被松材线虫侵染的病木较健木轻。而在检疫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 ,截获到松材线虫的包装木含水量往往较大 ,较干燥…  相似文献   

11.
宁波口岸在对一批来自美国的火炬松原木线虫检疫时,发现少量口针退化的幼虫,疑似松材线虫滞育型4龄幼虫,但未发现繁殖型幼虫或成虫。由于这种现象极为少见,实验室进一步对这些幼虫进行观察测计和人工培养,并挑取单条线虫作核糖体28S基因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种线虫为松材线虫。由于松材线虫滞育型4龄幼虫头部口针退化,且尾部有尾尖突,不但难以判断为松材线虫,甚至容易被误判为腐生线虫,从而导致检测差错。因此,本文对松材线虫滞育型4龄幼虫形态进行描述,可供其他实验室检测鉴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来自日本的木质包装材料上截获的松材线虫和南京松材线虫进行对雪松Cedrusdeodara和马尾松Pinusmasoniana的致病力试验,发现日本松材线虫能使4~5年生雪松苗20%发病,10%左右枯死,而南京松材线虫则没有致病力;10年生雪松对两种松材线虫具有高度抗性。这两种松材线虫都能使马尾松中度感病和10%左右的枯死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从贵阳市南明区采集到濒临死亡的马尾松标样,用改进的浅盘分离法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萎蔫死亡松树分离出的线虫形态特征与Mamiya报道的拟松材线虫形态特征相符。用伞滑刃线虫ITS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通用引物VRF1(5'CGTAACAAGGTAGCTGTAG 3')和VRF2(5'TC-CTCCGCTAAATGATATG 3')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此ITS序列与南京松材线虫的同源性为77.6%,与基因库已报道拟松材线虫序列U93554的同源性为93.5%,而与云南拟松材线虫江川种群、峨山种群和西畴种群的同源性为97.9%。通过以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将贵阳市南明区采集到的马尾松萎蔫病树线虫分离物鉴定为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  相似文献   

14.
利用RAPD研究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亲缘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RAPD技术对18个松材线虫株系、8个拟松材线虫株系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研究。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用15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一共扩增出165条谱带,多态性为91.5%。通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和种内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但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因而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应为2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15.
深圳、广州、上海口岸截获松材线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局从美国木包装中检出松材线虫1998年12月25日,深圳动植物检疫局下属皇岗局对来自美国的薄木片及其包装木架进行检查取样,在样品上分离到大量线虫,初步鉴定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pophilus(Steiner&Buhrier...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对我国林业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种,具有繁殖力强,扩散范围广的特点。为探究松材线虫的发育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不同虫态松材线虫发育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富集分析。利用LC/MS技术检测了松材线虫代谢物中的蛔甙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繁殖型和扩散型虫态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滞育和发育调控相关。繁殖型虫态的daf-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扩散型松材线虫,扩散型LIV期线虫的daf-12、daf-2及daf-16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繁殖型松材线虫。Ln和LIII的蛔甙成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繁殖型松材线虫短链蛔甙asc-C3、asc-ΔC7含量显著高于扩散型松材线虫,长链蛔甙asc-C9含量低于扩散型松材线虫。推测松材线虫DAFs基因与蛔甙可能参与松材线虫扩散型虫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防城局首次截获松材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城局首次截获松材线虫1997年12月9日,防城动植物检疫局检疫人员在美国进口的游乐设备的木包装条和垫木的病木上分离出大量活体线虫。经鉴定为松材线虫Birsaphelenchusxylophilus。为防止松材线虫传播,已对该批病木作了全部烧毁处理。...  相似文献   

18.
Duplex PCR 快速检测松材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uplex 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的rDNA部分核苷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设计出特异性引物,检测松材线虫的存在;在5.8S,28S保守序列区设计通用引物,检测伞滑刃线虫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多次在进境木质包装中截获活体线虫,其中多次截获到伞滑刃属的松材线虫和与其形态相似的拟松材线虫.由于线虫形体细小,种的形态差别不大,一般非专业的工作人员难以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标记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是极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生物,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目前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扩展和蔓延,对我国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展松材线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是了解其成功入侵和爆发成灾内在机理的重要途径。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很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来检测松材线虫入侵种群的遗传变异。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对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松材线虫的AFLP分子标记实验体系,并筛选出52对高效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应用4对引物对27个松材线虫种群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AFLP是进行松材线虫种群遗传学研究的一种很灵敏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此外,本文还对AFLP技术在松材线虫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