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能量利用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8.43±0.76)kg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0.40、11.47及12.51 MJ/kg的3种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试验后期3组试羊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总能消化率依次提高,12.51 MJ/kg组试羊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及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10.40 MJ/kg组(P0.05);3组试羊的总能、粪能及尿能间呈显著差异(P0.05),10.40 MJ/kg组11.47 MJ/kg组12.51 MJ/kg组;10.40 MJ/kg组试羊的甲烷能显著低于11.47及12.51 MJ/kg组(P0.05)。2)10.40 MJ/kg组试羊末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11.47及12.51 MJ/kg组(P0.05),但11.47 MJ/kg组与12.51 MJ/k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育成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关系的回归公式:DE=0.675W~(0.75)+0.110ADG(P=0.006,R~2=0.982);ME=0.526W~(0.75)+0.076ADG(P=0.027,R~2=0.873)[式中DE为消化能(M J/d),ME为代谢能(M J/d),W~(0.75)为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g)]。综合得出,育成期崂山奶山羊母羊饲粮中消化能以11.47~12.51 MJ/kg(干物质基础)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17.43±0.76)kg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 MJ/kg、11.47 MJ/kg及12.51 MJ/kg的3种TMR。结果表明:能量水平对试羊的胴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10.40 MJ/kg组试羊屠宰率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3组试羊的胴体净肉重、内脏脂肪及骨重呈极显著差异(P0.01);10.40 MJ/kg组与11.47及12.51 MJ/kg组试羊肉骨比呈显著差异(P0.05);3组试羊的胴体净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能量水平对3组试羊的内脏器官有显著影响(P0.05)。3组试羊的肝胆、肺脏、血液及头的重量差异极显著(P0.01);11.47 MJ/kg组试羊心脏重量极显著高于10.40及12.51 MJ/kg组(P0.01),10.40MJ/kg组试羊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试羊脾脏及肾脏重量极显著低于11.47及12.51 MJ/kg组(P0.01);能量水平对3组试羊的胃肠道有显著差异(P0.05)。3组试羊的瘤胃、网胃及小肠重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适当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其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和屠宰率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12.51 MJ/kg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肝脏、肺脏、肾脏、胃肠道、蹄及皮(毛)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育肥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7只体重相近[(25.01±3.23)kg]的崂山奶山羊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饲粮配制参照AFRC(1998)营养需要推荐量,按消化能9.29、10.00、10.70 MJ/kg 3个梯度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9.29 MJ/kg组奶山羊公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3组中10.00 MJ/kg组ADG最高,较9.29 MJ/kg组高138.19%(P<0.05),较10.70 MJ/kg组高19.15%(P>0.05)。10.00、10.70 MJ/kg组料重比显著低于9.29 MJ/kg组(P<0.05),前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奶山羊公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9.29 MJ/kg组奶山羊公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0.00、10.70 MJ/kg组(P<0.05),血清葡萄糖、白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0.00 MJ/kg组(P<0.05)。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公羊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0.00 MJ/k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1.07±0.30)kg的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5%、0.35%和0.45%的饲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磷水平对7、8、9月龄崂山奶山羊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血清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在采食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沉积磷方面,0.4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和0.35%组(P0.01),0.3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为0.25%时可以显著降低粪磷、尿磷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饲粮磷水平以0.25%为宜。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3.80±1.62)kg、产奶量(1.80±0.19)kg/d、体况相近并处于泌乳期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钙、磷和蛋白质水平一致,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7、10.8及11.6 MJ/kg的3种饲粮。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9.7 MJ/kg组有最低的产奶量,且料奶比显著高于10.8 MJ/kg组、11.6 MJ/kg组(P0.05),10.8 MJ/kg组、11.6 MJ/kg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9.7 MJ/kg组乳中有最大的乳脂率,显著高于10.8 MJ/kg组、11.6 MJ/kg组(P0.05),3组其他乳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10.80 M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9.7 MJ/kg组、11.6 MJ/kg组(P0.05);11.6 MJ/kg组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白蛋白、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9.7 MJ/kg组(P0.05或P0.01),不同能量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得出,奶山羊获得最佳泌乳性能的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0.8 MJ/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泌乳期崂山奶山羊的能量需要量。选用体重[(53.80±1.62)kg]、产奶量[(1.80±0.19)kg/d]、体况相近并处于泌乳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钙、磷和粗蛋白质水平一致,消化能水平为9.71、10.80及11.61 MJ/kg的3种试验饲粮。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进行为期17 d的消化代谢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1)试验期3组试羊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总能消化率依次提高,9.71 MJ/kg组试羊的消化能代谢率及甲烷能显著低于10.80及11.61 MJ/kg组(P0.05),3组试羊的总能、粪能及尿能间无显著差异(P0.05);2)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奶量关系的回归公式:DE(MJ/d)=0.487W0.75+0.354ADG+6.120M(P=0.028,R2=0.870);ME(M J/d)=0.394W0.75+0.312ADG+5.281M(P=0.031,R2=0.873)(DE为消化能,W0.75为代谢体重,ADG为平均日增重,M为产奶量,ME为代谢能)。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78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3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5个饲粮ME水平:12.86、12.13、11.43、10.73和10.00 MJ/kg,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20%。试验期为18 d。结果表明:1)饲粮ME水平10.00 MJ/kg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ME水平12.13和10.00 MJ/kg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饲粮ME水平10.73 MJ/kg组(P0.05)。2)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的饲料成本最高,饲粮ME水平10.73 MJ/kg组的饲料成本最低。3)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饲粮ME水平10.73、10.00 MJ/kg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血清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回归分析表明,以低料重比、高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推荐1~3周龄四川白鹅饲粮ME水平为12.22 MJ/kg;以高平均日增重、低饲料成本为衡量指标,推荐饲粮ME水平为10.75 MJ/k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61~120日龄断奶湖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2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61日龄体重相近的纯种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分别为高能量[代谢能(ME)为10.92 M J/kg]高蛋白质[粗蛋白质(CP)为15.74%]组、高能量(M E为10.92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78%)组、低能量(ME为8.64 MJ/kg)高蛋白质(CP为15.72%)组、低能量(ME为8.64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8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公母各占1/2。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指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羔羊61~9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氮摄入量(P0.05);饲粮低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尿氮排出量(P0.05),并且以低能量高蛋白质组尿氮排出量最高;对于81~90日龄羔羊,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氮沉积(P0.05),而饲粮低能量或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氮生物学效价(P0.05)。3)羔羊120日龄时,饲粮低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低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综上所述,61~90日龄阶段,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可促进羔羊生长;91~120日龄阶段,可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以节约生产成本,不会对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 CP)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47日龄体重为(14.57±0.32) kg的崂山奶山羊断奶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 CP 水平分别为10.74%、13.22%和15.74%的3种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162 d。结果表明,增加饲粮CP水平:提高了崂山奶山羊平均日增重,加快了体尺增长;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崂山奶山羊食入氮量、尿氮排出量( P<0.05或P<0.01),对粪氮排出量无显著影响( 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 P<0.05);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0.05)。综合得出,根据食入氮量(x)与平均日增重(y)之间的关系y=-0.2581x2+15.341x-101.88,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食入氮量为29.72 g/d。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产蛋高峰期笼养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5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29周龄临武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5个饲粮ME水平:10.09、10.59、11.09、11.59和12.09 MJ/kg,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8%。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3 d。结果表明:1)随饲粮ME水平升高,平均日采食量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饲粮ME水平12.09 MJ/kg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料蛋比以饲粮ME水平10.09 MJ/kg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ME水平对笼养蛋鸭蛋品质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饲粮ME水平提高,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显著线性提高(P 0.05),而血清尿素氮含量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饲粮ME水平12.09 MJ/kg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饲粮ME水平10.09 MJ/kg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以高产蛋率、高日产蛋重和低料蛋比为衡量指标,推荐29~38周龄临武鸭饲粮ME水平为10.73~11.29 MJ/kg。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奶量为(1.65±0.05)kg/d的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8∶2(试验Ⅰ组)、6∶4(试验Ⅱ组)、4∶6(试验Ⅲ组)、2∶8(试验Ⅳ组),每组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无显著差异(P0.05)。乳脂含量在第0天、第20天、第40天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最低值,且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综合得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以6∶4组合效果最好,乳脂、乳蛋白、乳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6.55±1.17)kg、产奶量(2.20±0.07)kg/d、泌乳中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6%、0.36%及0.46%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36%组产奶量全期平均值较高,极显著高于0.26%组、0.46%组(P0.01),0.26%组与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4%标准乳产量均以0.36%组较低,极显著低于0.46%组(P0.01)。3)饲粮磷水平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乳磷含量、乳钙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磷水平对血清中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泌乳期崂山奶山羊饲粮磷水平以0.36%为宜。  相似文献   

13.
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为制定其饲养标准提供数据。选取36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按3×3(能量×蛋白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饲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参照NRC(1981)推荐量的100%、110%、120%和90%、110%、130%设定。预试期7 d,正试期46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水平对周岁羯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低能量水平组的可消化氮显著低于中能量水平组与高能量水平组(P0.05);低蛋白质水平组的进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中蛋白质水平组和高蛋白质水平组(P0.01)。3)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均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地升高(P0.01);高蛋白质水平组的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低于低蛋白质水平组(P0.05);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或P0.01)。本试验得到了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回归方程,饲粮的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以8.80~10.61 MJ/kg和7.34~8.76 M J/kg较为适宜,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分别以10.00%和7.34%为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对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和通透性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泌乳期萨能奶山羊9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ARA组、恢复组,n=3),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1.40],SARA组和恢复组先后饲喂NFC/NDF为1.40、1.79、2.31、3.23的4种试验饲粮诱导SARA发生,每种饲喂15 d,恢复组奶山羊待SARA诱导成功后自由采食青干草30 d。对照组奶山羊分别在饲养30、60(与SARA组3只同时)和90 d(与恢复组3只同时)各屠宰1只。采集瘤胃腹囊部上皮组织用于石蜡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尤斯灌流系统(Ussing chamber)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瘤胃上皮角质层厚度SAR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恢复组(P0.05),恢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颗粒层厚度对照组显著高于SARA组和恢复组(P0.05),但SARA组和恢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棘突层厚度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皮总厚度恢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ARA组(P0.05),但对照组与SAR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SARA组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被破坏,细胞间隙增大,棘状层细胞线粒体出现降解并出现空泡。2)与对照组相比,SARA组和恢复组瘤胃上皮短路电流(Isc)、组织导电性(Gt)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流速显著升高(P0.05),跨膜电位差(PD)显著降低(P0.05)。综合得出,SARA破坏了奶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的完整性,使瘤胃上皮通透性增加,导致瘤胃上皮屏障功能长期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长阶段宁都黄鸡的饲粮代谢能(ME)需要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分别选用1、29、57日龄体重相近的宁都黄鸡各600、480和360只, 各日龄阶段随机分为4个处理, 每个处理6个重复, 3个阶段每个重复分别为25、20和15只鸡。饲粮代谢能水平设低、较低、中和高4个梯度: 1~28日龄分别为11.50、11.95、12.40和12.85 MJ/kg, 29~56日龄分别为11.68、12.14、12.60和13.06 MJ/kg, 57~105日龄分别为11.60、12.20、12.80和13.40 MJ/kg, 测定不同代谢能水平对各阶段宁都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 ①1~28日龄, 高代谢能组宁都黄鸡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②29~56日龄, 中和高代谢能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F/G显著低于低和较低代谢能组(P<0.05), 较低代谢能组的F/G显著低于低代谢能组(P<0.05);中和高代谢能组宁都黄鸡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低代谢能组(P<0.05), 中代谢能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低和较低代谢能组(P<0.05)。③57~105日龄, 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增加, 宁都黄鸡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呈增加趋势(0.05<P<0.1), 中和高代谢能组的ADFI显著低于低和较低代谢能组(P<0.05), 高代谢能组的F/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较低和中代谢能组的F/G显著低于低代谢能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随着饲粮代谢能的增加呈升高趋势(0.05<P<0.1), 105日龄宁都黄鸡腹脂率随着饲粮中代谢能水平的升高呈增加趋势(0.05<P<0.1)。【结论】 基于本试验结果, 1~28和29~56日龄宁都黄鸡饲粮代谢能以高水平为宜, 57~105日龄宁都黄鸡饲粮代谢能以中水平为宜。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0%、10.0%、10.0%、5.7%。营养补偿期(9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水平一致(ME 9.75 MJ/kg、CP 12%)。营养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背最长肌pH、失水率和剪切力值及胴体营养水平。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RG3组羔羊背最长肌pH1和胴体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CG组(P<0.05),胴体干物质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补偿期结束时,RG2组羔羊背最长肌pH1显著高于CG组(P<0.05);RG1和RG2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RG3组羔羊胴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因此,背最长肌pH、嫩度及胴体化学组成均受到营养限制的影响,经补偿后除嫩度外均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随着受限程度的加剧,恢复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2×3析因设计,将24只3月龄、体重为(10.56±1.28)kg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只羊(公、母各半),每只羊为1个重复。6个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处理组分别为:试验1组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消化能(DE)水平为11.72 MJ/kg,试验2组CP 15%、DE 12.55 MJ/kg,试验3组CP 15%、DE 13.39 MJ/kg,试验4组CP 17%、DE 11.72 MJ/kg,试验5组CP 17%、DE 12.55 MJ/kg,试验6组CP 17%、DE 13.39 MJ/kg,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精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17% CP日粮组试验羊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P<0.05)和较低的料重比(P<0.05);日粮精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的脏器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精饲料消化能水平的增加,肠道的脏器指数逐渐减小(P<0.05)。结果提示,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对3月龄海南黑山羊育肥期羔羊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黑山羊肠道重量及肠道器官指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其他内脏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氯化胆碱对19~42周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990只18周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0、2000、4000、8000和16000 mg/kg氯化胆碱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4周。结果显示:1)19~42周龄,2000、4000、8000和16000 mg/kg组产蛋率显著低于0 mg/kg组( P<0.05);8000和16000 mg/kg 组产蛋率显著低于1000 mg/kg 组( P<0.05)。16000 mg/kg组蛋重和采食量显著低于0 mg/kg 组(P<0.05),各组料蛋比无显著差异(P>0.05)。2)2000 mg/kg组20、22周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16000 mg/kg组22、38周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0 mg/kg组( P<0.05)。16000 mg/kg组26周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著低于0 mg/kg组(P<0.05),8000 mg/kg组22周龄哈夫单位显著高于0 mg/kg组( P<0.05)。20、21、22和38周龄,1000、2000、4000、8000和16000 mg/kg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3)1000、2000、4000、8000和16000 mg/kg组24周龄全蛋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 P<0.05),16000 mg/kg组27、38周龄全蛋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 P<0.05)。16000 mg/kg组38周龄蛋黄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 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适量氯化胆碱能提高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黄颜色,适宜添加量为1000 mg/kg。而饲粮添加高于1000 mg/kg 氯化胆碱能降低产蛋率;添加高于4000 mg/kg氯化胆碱能降低蛋重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