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了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在茶树黄金桂上应用的肥效.实验结果表明,生物干化污泥能有效促进茶芽生长,提高新梢密度、百芽重和茶叶产量.茶叶重金属的含量低于茶叶卫生标准(GB2765-2005)中规定的重金属含量限值.这为推广生物干化污泥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茶树是以收获芽叶为主的经济作物,但在成年期,生殖生长也很旺盛,一般一株茶树可开花数百枚至数千枚,产量可观.长期以来,茶树花均是任其自生自灭,未能产生有效价值,实为憾事.  相似文献   

3.
对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圃35份茶树资源的芽叶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1个芽叶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2. 78%~51. 71%,均值为31. 04%,说明这些资源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对21个芽叶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4时可将资源分为6类,各类均可作为目标育种的优良性状遗传材料。从13份新资源中初步筛选发现N-1、N-2、N-3、N-5、N-6、N-7、N-9、N-10、N-11的芽叶性状表现优异,N-13有望成为发芽密度极高的特异资源。  相似文献   

4.
茶树经过轻修剪后,可以增加分枝,扩大树冠,增加茶芽生育能力,促进茶叶高产优质。何时迸行轻修剪增产效果最好?笔者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谈几点看法,供参考。一、茶树修剪的生理作用 1、控制顶端生长优势,激发腋芽萌发和侧枝生长。茶树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品种幼龄茶树进行不同程度修剪,研究修剪措施对茶树生长情况的影响,对修剪后次年茶树萌芽期、树势生长情况、芽叶密度、内含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春茶前选择性修剪、7月份选择性修剪(T2)更利于茶树树冠形成,同时能促进茶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春茶前一次选择性修剪、以后全年不修剪(T1)能有效地降低春茶的酚氨比,两者(T1和T2)均能改善茶树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春季,江西因持续低温多雨导致茶园赤星病较大规模的发生,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部分茶树品种发病比较严重。发病后的茶芽和嫩叶布满不规则、不等量的直径0.8~3.5mm的暗褐色、紫褐色病斑或斑孔,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笔者对10个国家级茶树品种和10个地方茶树品种对赤星病的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0.0004%羟烯腺·烯腺可溶性粉剂对茶树生长调节作用,笔者于2004年夏季进行了该药剂对茶树芽叶生长的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茶树是多年生深根常绿作物,人们栽培的目的,是企图获得产量较多、质量较好的芽叶。我们在茶树科学栽培综合措施中,如何运用合理采留技术,保持茶树正常的生理机能,使其树势得到不断调整,刺激新芽不断荫发,周而复始地生长,调节茶树生育各个方面的矛盾,以谋求持续高产优质的制茶原料,从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笔者针对茶树无性系进行了随机区组的方差变量和遗传相关分析,以及树冠主要经济性状的芽叶年产量的遗传通径分析。通过分析,对于茶树无性系植株树冠的生产力结构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为茶树高产结构形成及植株理想型的选择提供了遗传通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茶园施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春茶萌芽前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能够较好地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改善茶树长势,增加春茶新梢发芽密度和百芽重,促使茶叶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重修剪适用于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这种茶树树龄不很大,主要原因是由于肥培管理或采摘不合理,以致树冠矮小、分株稀疏,采摘面零乱,树势衰老,鸡爪枝多,芽叶瘦小稀少,多对夹叶,产量明显下降,但其多数骨干枝尚有一定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2.
幼龄茶园套种绿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绿肥与幼龄茶树套种对茶树生长情况、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采用三个不同种类的绿肥于2014年春种植在同等条件的幼龄茶园中,期间分别调查绿肥套种对茶树树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采样后生化指标、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茶园中套种绿肥能改善土壤的状况,促使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茶树的生长势,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选择适宜的绿肥进行茶、绿肥套种,能提高茶园土壤的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3.
刘奕清  谢坤 《畜牧市场》1990,2(3):219-221
用25%多杀菊酯乳油以1:3000~4000倍兑水均匀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茶树小绿叶蝉、茶尺蠖幼虫,茶黑毒蛾和茶角蜡蚧幼虫,防治效果在80%以上,且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茶树品种的白茶适制性,比较了贵州省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园引种的5个茶树品种(瑞香、梅占、紫玫瑰、浙农113、香山早,以福鼎大白作对照)一芽二叶原料在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试制的白茶品质特征,并对成品白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检测分析.结果 表明:5个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白茶,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福鼎大白;香山早、...  相似文献   

15.
茶芽枯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芽枯病直接危害茶树的芽叶及嫩枝,所以,研究它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更有现实意义。关于该病的化学防治问题有关同志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仅就综合防治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意见。笔者认为,防治茶芽枯病应以选用高产抗病的良种为基础,消灭病源为前提,加强  相似文献   

16.
浅谈茶叶的色、香、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品质是指茶叶外形和内质的综合反映。茶叶的色、香、味、形是构成茶叶品质的主要内容。各种茶叶无论是名优茶还是大宗茶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品质特征,也就是有着不同的色、香、味、形。茶叶品质的好坏,是由制茶原料(茶树芽叶)和采制技术决定的。制茶原料的优劣受茶树品种、栽  相似文献   

17.
假眼小叶蝉( 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虫为害茶树新梢,受害后芽叶生长停滞,发芽减少、质地变脆,甚至枯焦。由于茶园长期使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化学农药防治,并且防治频繁,使得假眼小叶蝉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既污染环境、破坏茶园生态平衡,还造成了茶叶中农残超标。为此,笔者进行了生物农药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芽枯病是为害春茶的重要病害。此病发生在春茶早期,为害茶树幼嫩芽叶,使其变褐枯焦,重者嫩梢枯死,严重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成为发展名优茶生产的重要障碍。加强早春茶树保护,做好茶芽枯病的防治,是春季茶园管理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1 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幼芽及1~3叶。罹病茶芽萎缩不长,后呈黑褐色焦枯状;嫩叶发病,多自叶尖或边缘先产生褐色或黑褐色小斑,后渐扩展成为不规则大病斑,病斑边缘有褐色隆起线或不明显,后期病部散生细小黑点,以叶片正面黑点居多,且病叶扭曲而易破裂。2 病原  此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霉…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环境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的品质与茶树的遗传特性、栽培管理水平、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加工技艺、加工设备和制茶人员的素质等密切相关。一般地 ,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湿度较大 ,土质好 ,土壤肥沃的栽培区域产出的茶叶品质好。在这种优越的环境条件下 ,茶叶中的含氮化合物等品质成分的合成与积累多 ,茶树的芽叶肥壮 ,持嫩性好 ,从而给茶叶的优质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仅就茶树栽培区域的环境条件如土壤、光照、水分等因素对绿茶品质的影响谈几点认识。1 茶园土壤对绿茶品质的影响茶树属多年生植物 ,良好的管理下生命活动一般长达上百年 ,…  相似文献   

20.
茶鲜叶的质量由两大因素主宰,一是时间上的季节性,二是芽叶机械组成的情况。前者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内在质量,如春茶优于夏茶、秋茶,春茶前期鲜叶原料又比后期为优。这些天然形成的品质层次,非人类所能创造。后者是由人们所控制的,如一芽一叶优于一芽二叶,一芽二叶优于一芽三叶,初展叶优于开展叶等等。这种芽叶机械组成,从茶树生理上讲,虽然也为时间所左右,但它可由人们自由选定,因而它是属人们可以控制的因素。明确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根据茶鲜叶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