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陇中地区“高原夏菜”发展迅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西芹作为本地“高原夏菜”的主要菜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当地菜农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引进新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加大栽培密度等措施,生产的芹菜叶片翠绿,叶柄幼嫩黄化,粗纤维少,口感极佳,营养价值高,产品深受省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广东、福建、江苏和上海等省市。2006年仅定西市安定区种植面积400hm^2,每667m^2产量达到15000kg,经济收入10000元左右。现将陇中地区西芹高密度黄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根据榆中县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不足,并从多年从事高原夏菜栽培技术推广的实践中总结出6条对策,以期指导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走向又好又快发展道路,尽早实现榆中农业增产、农民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临泽县高原夏菜种植结构、种植品种、种植模式、种植茬口的经济效益做了分析阐述,为今后高原夏菜生产及技术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永登庄浪河川区高原夏菜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成熟,是兰州高原夏菜核心产区之一。长期以来,该地区种植户以种植娃娃菜、莴笋为主,高原夏菜种类同质化严重引起市场相对饱和,出现菜贱伤农现象,严重制约了高原夏菜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为此,近几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庄浪河川区引进高原夏菜甘蓝新品种,开展一系列试验示范,逐步探索总结出永登庄浪河川区结球甘蓝露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永登县高海拔冷凉区夏秋季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垂直梯度明显,是高原夏菜莴笋的主产区。由于气候冷凉,长期以来这些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茬莴笋。近两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该地区进行了黑、白双膜双层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并取得较好的效益。该技术采用黑膜+白膜双层膜覆盖栽培,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条件,使播种时间从原来的5月中旬提前到4月中旬,从而实现了一年种植两茬莴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产业扶贫政策的推进,临洮县积极发展东北部及二阴区高原夏菜产业,通过市场带动、培训先行、效益先行,农民种植高原夏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临洮县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兰州高原夏菜从生产种植、产业经营、品牌培育及市场推介等现状的总结分析,探讨了制约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原夏菜发展的主要思路,对高原夏菜的发展前景做了科学分析,认为有可持续发展性,前景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理密植栽培技术和农业综合技术在早春茬甘蓝和夏秋茬甘蓝中的应用推广,总结出适应高台县区域高原夏菜发展的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宜该区域水质、光照、土壤、气候、海拔范围等特点的栽培品种,效益最大化的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商品销售合格率和经济收入总值,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2003年榆中县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县,榆中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脚步,种植蔬菜的面积不断扩大。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到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使该县的夏菜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规程规范了高原夏菜西芹生产技术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产量指标、主要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适用于甘肃省高原夏菜西芹生产。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农业》2021,(4):124-125
榆城西望,隆山增秀,栖云仙阁,峡河绕流。这里是风景秀丽、独具盛名的榆中县,其种植白菜、莲花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菜花也已有70多年的栽培历史。这种夏季在气候干冷高原上生长的蔬菜,被称之为“高原夏菜”。榆中高原夏菜已走俏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高原夏菜”品牌。  相似文献   

12.
兰州高原夏菜作为兰州市一张"名片",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趋于饱和,在现有的土地上如何能提高收益,已成为生产中的当务之急。文章通过近年来探索出的设施小菜多茬栽培技术,针对菠菜、油菜、油麦菜、芫荽、茼蒿、生菜等速生叶菜的种植,提出了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规程规定了高原夏菜甘蓝生产技术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产量指标、主要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适用于甘肃省高原夏菜甘蓝生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甘肃省高原夏菜特色蔬菜产业快速发展,高原夏菜尾菜处理已成为限制蔬菜产业健康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甘肃省蔬菜种植情况、高原夏菜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尾菜处理的建议,旨在为高原夏菜尾菜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掌握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土壤肥力水平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方法】以甘肃省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利用土壤养分速测仪和农业环境测定仪对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合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Kriging插值分析等对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土壤速效磷(AP)、速效钾(AK)变异系数>100%,属于强度变异,碱解氮(AN)、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电导率(EC)和有机质(OM)变异系数介于10%~10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土壤养分最优半方差模型为线性、球形及高斯模型,TN、AP、TP、AK、OM块金效应大于75%,空间相关性较弱,TK块金效应介于25%~75%,TK系统空间相关性为中等;AN呈中部高、四周低,TP分布情况为四周高、中部低,EC、AK分布情况为北部高、南部低,TK、OM分布情况为南部高、北部低,TN、AP呈多峰分布,经Kriging交叉验证结果较为可靠;高原夏菜种植基地7种蔬菜种植地土壤类型肥力水平均为中等,TN、AP、TP、OM含量水平为丰富,AN含量水平为中等,AK、TK含量水平为缺...  相似文献   

16.
芹菜性喜冷凉,耐寒怕热,适宜生长温度15~20℃,特别适合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为进一步增加兰州高原夏菜花色品种,开拓菜农致富渠道,我们于2006年在皋兰县高海拔(1980m)地区首次引进试验示范西芹无公害栽培50亩。7月底8月初收获测产,平均每亩产西芹7600kg,最高的文图拉品种每亩产8300kg,效益良好。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皋兰县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发展高原夏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产品色鲜质嫩、营养丰富、风味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高原夏菜产业,满足南北方市场的不同需求,实现四季生产、周年均衡供应的新格局,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试验,形成了高原夏菜多茬种植模式,增收达4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本文介绍了甜脆豆—西兰花春秋两茬栽培技术,以供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榆中是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芹菜是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重要的品种之一,近年来全县芹菜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但产业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因地制宜创新农艺措施,并探索芹菜育苗及种植标准化操作技术有利于促进全县芹菜产业发展。榆中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榆中县种子管理站、榆中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单位通过对榆中水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芹菜种植生产基地历时3年的跟踪,从种植前准备工作、芹菜病害防控、定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经验,得出了一套榆中县两茬轮作高产设施芹菜育苗及种植标准化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张平军 《甘肃农业》2014,(17):27-27
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已发展成为兰州市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县。但在未来发展中加快对尾菜的科学化处理、实行连片种植管理、发展优质品种、加强对农户种植技术培训、增强品牌意识及建立健全直销渠道将是高原夏菜得以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段,为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县境内光照资源丰富,有机肥贮量大,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清澈、无污染,具有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越条件.近年来随着高原蔬菜外销量的增加和本地蔬菜加工企业的发展,永昌县的洋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且当地种植的高原夏菜7月中旬至10月初的上市期恰逢东南沿海高温酷热期和台风季节,给洋葱外销创造了条件,产品十分畅销,效益较好.现结合生产实践,将永昌县洋葱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