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征。霉菌毒素通常可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并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非常有必要,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油气储运》2007,(7):38-38
在外界高温条件下,畜禽的直肠温度会有所升高,同时,呼吸,心博、消化、代谢等生理机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畜禽不但会出现异常行为,生产性能还会因之大幅下降,严重者甚至晕厥或猝死。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6,(17)
正目前,我国养殖业普遍重视畜禽"体内用药",畜禽患病后抗生素等药物大量使用,导致出现药物残留、畜禽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畜禽产品质量差、养殖成本加大、养殖效益差等系列问题。为保障养殖效益和倡导绿色无抗养殖模式,沈阳中亚兽药业有限公司从"生物安全理念"和"体外用药理念"角度出发,推出霸力360°系列消毒剂产品。"生物安全理念"是指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发生的畜禽生产安全体系,重点强调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雨水偏多的秋季是蚊类袭击人及畜禽最疯狂的时期,蚊子会大量繁殖,对人及畜禽的危害加大。其对养殖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蚊类吸食血液.骚扰畜禽休息.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会造成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使畜禽发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雨水偏多的秋季是蚊类袭击人及畜禽最疯狂的时期,蚊子会大量繁殖,对人及畜禽的危害加大。其对养殖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蚊类吸食血液.骚扰畜禽休息.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会造成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使畜禽发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畜禽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应激反应,由应激反应导致采食量下降、体内合成能力下降,引起畜禽营养、生理、代谢的一系列的变化。畜禽应激反应是养殖业的大敌,造成畜牧业生产损失是不估量的。1引起应激因素1.1饲养管理因素包括监禁、密饲、捕捉、转移与运输、争斗、强制换羽(绝食、绝水)、限制饮水与摄料、不良饲料(营养)、免疫接种、切喙、去势、打耳号、断尾等。  相似文献   

7.
于丽华 《吉林农业》2011,(8):214-215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迅速发展,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农村养殖户鸡舍布局不合理,所处环境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等特点,由此而引起的应激常导致家禽机体内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表现为生长停滞,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免疲力减弱。笔者根据近几年临床实践,简要叙述应激反应对享禽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畜禽养殖是农业经济一个重要发展环节,同时畜禽病毒疾病也会给畜禽带来巨大危害,不但能够导致畜禽大量死亡,使畜禽产品的质量大幅下降,对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构成巨大阻碍,甚至还会侵害人类身体健康,亦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中兽医领域对于畜禽病毒疾病认知比较久远,凭借中兽医方法对当前畜禽病毒疾病防治缺陷加以弥补,这对于畜禽养殖未来发展可以说是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畜禽生产过程中.由于不重视防疫工作.导致畜禽疫病发生率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制约了畜禽养殖业生产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由于高铜的添加使用所导致的环境、畜禽机体和人体受到的不同程度的危害。结果表明,土壤污染的铜含量为>100 mg/kg时,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受阻;畜禽日粮中铜含量为>500 mg/kg时,畜禽机体受到中毒甚至死亡;国标规定食用肉类中含铜量不得超过10 mg/kg。  相似文献   

11.
正1畜禽发生应激反应的原因1.1拥挤运输过程中如果过于拥挤,由于散热不畅,出现晕车中暑,从而使畜禽到达目的地后引发应激反应,导致畜禽免疫功能下降,对新环境产生不适应和抵抗力下降。1.2运输途中失水运输途中尤其是连续几天的运输,如果装运前畜禽饮水不足,而中途又未及时补水或在起运前饲喂过饱,到达目的地后,常会引起畜禽便秘、大  相似文献   

12.
冬季气温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突然的大幅降温会对畜禽造成极大的应激。这不仅对畜禽的正常生长带来影响,而且会导致其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冬季的畜禽饲养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一、保温工作冬季气候寒冷,最重要的就是保温。一般情况下,畜禽生长最适温度在20℃左右,冬季畜禽舍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6~24℃为好。雏鸡和仔猪等  相似文献   

13.
冬季空气寒冷,养殖场内空气流通差,容易引起畜禽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是畜禽疫病多发季节。文章研究分析中主要讨论冬季畜禽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希望为畜禽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畜牧场的增加,畜牧场内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胺等恶臭气体不断增加,影响了场内畜禽的生产性能,因此,无臭饲养技术推广势在必行。 1 禽胃肠道除臭技术 1.1 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畜禽恶臭排泄物是日粮营养物吸收不完全造成的,这是产生恶臭的主要原因。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消化酶2周后,肠道内消化酶提高,猪粪排出量下降39%,6周后再下降18%。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是畜禽生长的黄金期,更是畜禽上市的旺季。冬季气候寒冷,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大,如果管理不当,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家畜生病、掉膘,直接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因此,抓好冬季畜禽的饲养管理,充分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是养殖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关键。1抓好畜禽疫病防控,增强抵抗力畜禽养殖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使畜禽产生强大的免疫力。低温给流感、牛痘和新城疫  相似文献   

16.
畜禽饲养过程中,充足的饮水(清洁卫生的水)有助于饲料转化为机体所需要的养分,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快,精力旺,抗病能力强。假如饮水不足,会使畜禽机体体液失调、生长缓慢、抵抗能力下降,给病原有机可乘,导致畜禽发病。畜禽发生疾病时,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不断繁殖、扩散,而产生各种毒素,使畜禽机体抵抗能力下降,重者引发脱水、血液浓稠、电解质紊乱、自身中毒等。特别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往往造成机体迅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严重失调;当发生水肿病时,也应适当补给电解质和水分,否则也会造成机体电解质和酸碱失去平衡。机体缺少水…  相似文献   

17.
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自然条件模拟实验,以两种浓度畜禽废水(高浓度畜禽废水原水和经一倍稀释的中浓度畜禽废水)胁迫湿地植物芦苇,研究其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畜禽废水较中浓度畜禽废水对芦苇的影响更大。两种浓度畜禽废水胁迫均促使芦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值上升、CAT活性下降、POD活性急速下降后逐渐上升,到处理末期时与对照基本相同、SOD活性明显上升。说明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的影响较小,芦苇在畜禽废水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受性.如果将其运用于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废水的处理,将极大地缓解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于养殖环境落后,导致畜禽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呈高发态势,造成畜禽类产品质量下降,致使畜禽养殖业整体衰退.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技术是将物理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在养殖业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在天津市推广这一农业高新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生产技术,增加畜禽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完善畜禽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对畜禽的饲养非常重要,蛋鸡缺水则产蛋量下降,猪缺水则生长缓慢,奶牛缺水则产奶量减少。为了保证畜禽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应按最佳饮水量供给畜禽饮用。 鸡的最佳饮水量按周龄递增:1周龄~6周龄的雏鸡,每天每只鸡供给20毫升~100毫升;7周龄~12周龄的青年鸡,每天每只鸡供给100毫升~200毫升;  相似文献   

20.
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需要较干燥的生活环境。然而,湿度作为畜禽舍环境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容易被养殖户忽视。在现代集约化畜禽养殖生产中,由于高密度的饲养模式、有限的畜禽舍空间、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全期舍内饲养污染物的积累等不良因素,常常造成畜禽舍环境潮湿。这种潮湿的畜禽舍环境是造成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舍内环境湿度的管理,为畜禽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之更符合畜禽的生理要求,同时配以科学的饲养管理、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