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351-352
高校思想政治(以下称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以微博、微信等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首先分析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已成为诸多领域不可忽视的媒介手段。其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移动学习终端载体,因平台应用的便捷性、学生群体使用微信的广泛性、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内驱性,使其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受到欢迎。借助平台的素材推送、导航互动和数据统计等支持功能,着重从教师素养、内容质量、互动功能以及用户体验四个方面出发,能充分发挥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中心环节“立德树人”的指引下,全国各大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课程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无论从语言自身属性、语言课程教学现状,还是从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汉语教学都是必要的。语言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以最终实现语言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和造就能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农林类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对此,通过对全国六所农林类高校的调查,找到农林类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遇到的特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式——分组教学,最终提高农林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焕生 《河南农业》2023,(30):35-36+39
线场思政课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守正创新,打造出的德技并修式思政课教学创新模式。在“线场”实践基础上,从场景育人、技能+思政实践教学育人、网络思政育人及学分银行式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德技并修式高职思政课的创新提供思路和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媒介信息素养和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和发展,对微媒体时代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进行了详细说明,从资源、环境和人才三方面具体分析微媒体时代构建面向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的优势所在,并从"教育定位""协同合作"以及"三位一体"三方面提出具体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对国家未来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将素质教育思想融入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思维带动思政教育发展,以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建立起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动态互动,由此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基于该模式,思创融合的具体途径应建立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的基础上。第一课堂即高校思政课课堂,要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第二课堂则包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和高校思政类活动。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基础性工程、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以“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提出了提升教师思政素养、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疫情之下,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思政教育引导进课堂已经成为高校艺术类教育的必然 需要。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入,让艺术类学生明确设计创新要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弘扬“非遗” 文化,树立乡村“非遗”文化自信,具有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组成师生共同体努力 实现高校艺术生思政教育与乡村非遗文化互融共生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及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等。新闻媒体历经传统媒体、新媒体两个阶段,发展到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成了自媒体运用的主要群体,高校是自媒体传播的主要阵地,因此,确保校园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管理,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本文结合《意见》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必要性分析,探讨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新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自《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以来,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愈加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迫切任务。影响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很多,文章通过对N高校大三和大四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关于思政课及其教学实效性的主观评价数据,探讨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对教学实效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最后,从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加培训和交流,加强自我学习和训练,建立思政课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和服务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增强大学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杜萍  郭晓辉 《河南农业》2022,(36):35-36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农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加强创新,探索语言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互融互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抗“疫”精神、“时代新人”内涵,在三者统一中,提升农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之维、主体之维、实践之维三个角度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通过加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把握思政课教学发展规律,将学科专业特色融入思政课程,增加课程的生命力,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为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增强教学实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提出了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自身的规律可循的。因此,把握融入不同课程侧重点,遵循融入的共性原则和要求,要整合思政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内化于心,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环保意识;外化于行,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内容与国家“三农”发展息息相关,思政教学与课程优势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立德树人的现实选择。研究结合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特点,分析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目的与挑战,探索设计了包括“四个自信”、大国工匠精神等37个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提出完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丰富教学模式、强化教学交流等思政教学路径,旨在进一步实现思政教学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厚植学生助力“三农”发展的家国情怀,为培养知农爱农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高等学校通过教学制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三位一体”整体建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达到塑形、强体和铸魂的协同育人目标。教学制度建构通过各级党委“联动”、党政部门“联合”、党委与教学“联网”,完善协同育人制度;教学理念建构通过专业课“责任田”精准“滴灌”、思政课主战场高点“俯瞰”、专业课与思政课“渠”“田”同心和“技”“道”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建构通过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实践教学路径,践行协同育人方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实践、反馈、再实践、再反馈过程具体化贯彻“三位一体”的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阵地,发挥着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探索创新有特色的思政教学路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入挖掘课程背后的精神力量,实现学生有效学习和学以致用,使其真正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通过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创新课程思政的意义,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育人的重要途径,已成为高校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工艺学”核心课程为例,从制定该课程思政的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等几方面入手,探索实现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达到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农业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核心课“蔬菜栽培”课程为例,通过确定学习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开发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践,将培植家国情怀、坚定专业自信、提升职业素养等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并提出组建课程团队、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库和长期浸润等保障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为老师要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方法。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利用手机与网络信息平台已经是校园新媒体的主导方向,本文通过探讨新媒体技术下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以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