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皮松喜阳光,稍耐阴,抗风强,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可生长于平川、山地及岩石峭壁。同时,白皮松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具有较高抗性,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皮松是松树树种之中最具特质的树种,白皮松的栽培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白皮松外观翠绿鲜嫩,斑驳灰绿白色的树皮视之斑斓如白龙鳞片,独具奇观;白皮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环保抗污性能,白皮松在园林绿化应用中有其名贵树种独特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麻星 《河南农业》2023,(14):28-30
白皮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适生树种之一,在生态造林和城市绿化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经济林工程,而白皮松则是经济林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树种之一,其整体质地十分轻软,树木纹理十分清晰。并且白皮松属于喜光树种,能够在土地贫瘠和干冷气候环境中生长,在土层深厚和肥沃的钙质土当中也可以保持良好生长状态。本文将阐述白皮松育苗栽培特点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对育苗栽培技术和常见病虫害防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魏颖 《新农业》2023,(22):16-17
<正>白皮松属于我国的特有品种,一般生长在我国的陕西、河南等区域,喜好阳光,对干旱的耐受力较强,且白皮松的树形较为优美,已成为绿化、美化常用的树种之一。1白皮松概述白皮松属于松属乔木,最高能长到30米,主干的胸径能够长到3米,能清晰地看到主干分布情况。白皮松的树枝偏向细长,树冠呈伞状,白皮松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常生长在海拔500~1800米的地域,与其他常见树种相比,白皮松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主要种植在凉亭、  相似文献   

5.
白皮松又名三针松、白骨松,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具有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寿命较长、树形美观等特点,逐渐成为名贵的观赏树种。由于西部干旱区培育白皮松会受到气候、湿度、地域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栽培人员通常选择容器栽培的方式进行育苗和栽培处理,提高了白皮松的成活率,对于增加白皮松的绿化和经济收益影响深远。鉴于此,根据西部干旱区的情况,对白皮松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白皮松育苗及容器栽培技术七个层面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白皮松是松属乔木,树形优美,四季常青,分布范围广,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具有耐瘠薄、干旱、低温的特点,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环境。本文通过总结白皮松的生物特性和其在园林绿化、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优点,分析了白皮松苗木市场的发展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白皮松(Pinus bungeana)松针总RNA提取方法做比较,以得到完整的、高质量的白皮松总RNA。[方法]采用Trizol法、RNA提取试剂盒法和LiCl沉淀法3种方法提取白皮松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的完整性和提取纯度。[结果]LiCl沉淀法提取的RNA收率高,完整性好,OD260/OD280均在1.80~2.00,28S、18S条带清晰。[结论]LiCl沉淀法能高效地从白皮松针叶组织中分离出纯度高、完整性好的RNA样品。  相似文献   

8.
王雁  李贞  刘小侠  倪慧  毛红  张青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58-13959,13972
[目的]对白皮松(Pinus bungeana)松针总RNA提取方法做比较,以得到完整的、高质量的白皮松总RNA。[方法]采用Trizol法、RNA提取试剂盒法和LiC l沉淀法3种方法提取白皮松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的完整性和提取纯度。[结果]LiC l沉淀法提取的RNA收率高,完整性好,OD260/OD280均在1.80~2.00,28S、18S条带清晰。[结论]LiC l沉淀法能高效地从白皮松针叶组织中分离出纯度高、完整性好的RNA样品。  相似文献   

9.
白皮松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在我国多地均有栽培。白皮松市场价值较高,是园林中重要的特色观赏树种,其木材、种子、果实均有广泛用途。为提高白皮松幼苗繁殖水平,在介绍白皮松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从苗圃地选择、整地做畦、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对其幼苗繁殖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促进苏州地区白皮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白皮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弥补山西省白皮松林研究的不足,对白皮松的科学培育、合理经营和保护提供指导,对近年来我国在白皮松系统发育、基础生物学、种群及群落生态学特征、苗木繁育、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目前白皮松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五针白皮松林区系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科属种的分布角度,分析了五针白皮松林区系特征,认为五针白皮松林区系种类为我国所特有和以东亚成分为主,是亚热带区系的一部分,是北温带和泛热带植物区系的衍生区系。其成分组成较简单,特有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辛军宝 《乡村科技》2023,(10):121-124
白皮松是松科常绿乔木,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和环境美化功能,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促进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白皮松育苗生产,从育苗地选择、整地、采种与处理、播种、幼苗管理及移栽繁殖等6方面总结白皮松育苗技术,并针对白皮松常见病虫害提出相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出促进白皮松生长的有效途径,开展了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皮松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后,白皮松的菌根侵染率明显提高,且接种菌数量越多菌根侵染率越高;接种菌根菌对促进白皮松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能显著增加白皮松树高,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还能促使白皮松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白皮松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和速生丰产优势,是山西地区绿化造林、园林景观配置的常用树种。从营养钵育苗技术、抗旱造林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山西地区白皮松育苗造林方法,旨在发挥营养钵育苗优势,打造根系发达、生长茂盛的白皮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优良的白皮松种源和家系,以提高北京市白皮松绿化和造林的质量。【方法】以来自甘肃天水、陕西洛南、甘肃两当、陕西蓝田、山西孝义的5个种源各30个家系的白皮松为研究材料,以北京蟒山的30个白皮松家系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测定4年生白皮松苗的苗高和地径,在北京地区开展种源和家系对比试验。【结果】不同种源间4年生白皮松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北京当地对照白皮松表现处于中下水平,而甘肃两当和甘肃天水2个种源白皮松表现较好,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大;白皮松种源内不同家系间的生长量也具有极显著差异,甘肃两当、甘肃天水、陕西蓝田、山西孝义及北京蟒山种源中,白皮松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超过对照种源家系均值的家系数分别为23,23,10,10和10个,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超过对照平均水平的家系主要来自甘肃两当和甘肃天水地区。【结论】甘肃两当和天水是今后北京地区造林和绿化用白皮松优先考虑的种源地。  相似文献   

16.
汤珧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7):1005-1007,1020
[目的]研究接种外生菌根菌对白皮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白皮松古树和小树接种不同剂量的彩色豆马勃菌,研究其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种彩色豆马勃后,白皮松古树和小树的根部菌根侵染率明显得到提高,在小树中,使用菌的数量越多,菌根侵染率也越高;接种菌根菌能显著地促进白皮松古树的生长,对白皮松小树树高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接种菌根菌能促使白皮松小树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结论]该研究为白皮松在南方的良好生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白皮松作为我国濒危的乡土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园林观赏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皮松种质资源,本研究基于EST-SSR标记对北京地区3个不同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评价。  方法  以白皮松转录组数据为依据,对其微卫星位点进行筛选并设计合成了96对引物,并对北京温泉苗圃栽培收集的3个不同种源地(北京、山东、山西)的白皮松群体,共60个植株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对其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价。  结果  96对引物中共筛选获得了5对多态性引物,其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和等位基因位点个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03 ~ 0.433、0.211 ~ 0.530、0.187 ~ 0.484和2 ~ 5。3个白皮松样本群体中等位基因数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量、香农信息指数、观察杂合度和固定指数变化范围为2.400 ~ 3.000、1.516 ~ 1.761、0.484 ~ 0.606、0.295 ~ 0.362和?0.075 ~ 0.081,平均值分别为2.677、1.632、0.560、0.333和?0.007。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变化范围分别为0.021 6 ~ 0.115 3和1.399 6 ~ 11.340 0,平均值分别为0.090 2和2.521 2。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差异较小,仅占据11%。  结论  本研究共获得了5对多态性的白皮松EST-SSR引物,可用于后续白皮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北京温泉苗圃栽培收集的3个不同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现有收集的白皮松种源群体遗传相似度较高,在未来种质资源保存和苗木繁育工作中应考虑增加其他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北方白皮松长势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白皮松生长、预防长势不良提出了对策,期望为白皮松在北方生态建设运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5年生白皮松苗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白皮松在一个生长周期内不同生长阶段叶片N、P、K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白皮松生长期叶片N、P、K元素含量随着施肥次数和施肥量的增加以及生育进程推移总体呈S型变化趋势,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同一种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植株生长旺盛期合理施肥对白皮松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五针白皮松(Pinus squamata)的木材构造及其归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云南松属的一濒危树种———五针白皮松的木材构造进行了解剖学观察。首次报道了五针白皮松的木材构造,并结合木材的宏观及微观构造特征和组成分子的数量特征值,分析比较了它在松属中的位置,五针白皮松管胞内壁及纹孔缘上具有明显的瘤状层,介于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之间,是一中间类型。结合已报道的与其形态特征相似的白皮松的分类特征,作者支持成立白皮松亚属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