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酸枣水培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活性氧、细胞膜透性、根系活力、不同器官Na+、K+、Ca2+和Mg2+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处理6 d,50、100 mmol ? L-1处理酸枣叶片无萎蔫症状,150、200 mmol ? L-1处理叶片萎蔫。在150、200 mmol ? L-1 NaCl处理下叶片H2O2积累增加,50、100、150、200 mmol ? L-1 NaCl处理下均有积累。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根、茎、叶中Na+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中K+、Ca2+和Mg2+含量显著下降,根和茎的K+和Mg2+含量变化不显著,Ca2+在200 mmol ? L-1NaCl处理下显著下降。根、茎、叶中K+/Na+、Ca2+/Na+、Mg2+/Na+均显著下降,但是根的K+/Na+值始终大于1。总之,NaCl胁迫下,维持根和茎中相对稳定的K+、Mg2+水平、保持根部K+/Na+比值 > 1,是酸枣幼苗对盐胁迫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2.
于2009~2010年在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梨园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 a生鸭梨,测定鸭梨不同发育期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中营养元素含量,研究套袋和未套袋鸭梨果实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揭示其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果实中10种营养元素含量随果实的膨大而逐渐减少,套袋和未套袋果实中N、P、K、Ca、Mg、Mn、Cu、Zn、B元素变化规律一致;套袋果实和未套袋果实中N、P、K、Mg、Mn、Cu元素含量基本相同,套袋果实中Fe、Zn元素总合量低于未套袋果实,Ca、B元素总合量高于未套袋梨果实.未套袋果实中各种常量元素总合量顺序为:K>N>P>Ca>Mg,微量元素总合量顺序为:Fe>B>Zn>Mn>Cu.  相似文献   

3.
山葵幼龄植株主要矿质元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下山葵幼龄植株及其不同部位对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 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山葵为喜K 植物, 叶片以N、Ca、Mg 的含量和吸收量较高, 叶柄和根部则以K 含量和吸收量较高。随着营养供应水平的提高, 植株及各部位对矿质元素吸收量增加, 并在低营养水平下表现明显, 但营养水平对各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比例影响不大, 对N、P、K 吸收比例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水培枳实生苗作为试材,设置0 mmol/L(K0)、1 mmol/L(K1)、2 mmol/L(K2)、5mmol/L(K5)、10mmol/L(K10)等5个钾浓度梯度,研究供钾水平对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各部位元素含量和比例、抗逆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钾水平在K0至K2时枳株高、叶片数、各部分鲜重及总鲜重差异不显著。供钾过量后,枳各部位鲜重、叶片数和株高下降。与K2相比,K10的株高、叶片数和总鲜重下降了35.0%、32.4%和35.6%。过量施钾会减少植株除茎以外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量,还会增加根冠比。枳的根、茎、叶钾含量表现为随供钾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多数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各部位钙镁含量与此相反,呈下降趋势。随供钾浓度的增加,枳各部位的K/Na、K/B、K/Ca和K/Mg增大,破坏了植株体内元素的平衡。叶片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随着供钾浓度的提高而增加。K0和K10处理下,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会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以12年生脐橙树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激素与防裂果素及N、K、P、Ca、B几种元素不同组合处理液,探索对防止脐橙裂果最有效的矿物质营养元素,同时分析叶片N与K的比值及其递增与脐橙裂果的相关性规律,为生产上降低脐橙裂果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树体叶面喷施激素与防裂果素及N、K、P、Ca、B几种元素全面处理组合对防止裂果效果最好,其次为激素与N、K、P、B的混合处理液,对照裂果率最高;通过对叶片部分元素分析,N与K的比值同裂果呈正相关,即比值越高,裂果率越大。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峰后’葡萄营养元素和水分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明葡萄树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肥水需求规律,【方法】以珍珠岩培7 a生‘峰后’葡萄为试材,循环供给Hoagland配方营养液,研究了高(N:180 mg.L-1)、中(N:120 mg.L-1)、低(N:60 mg.L-1)营养液浓度下,N、P、K、Ca、Mg、Fe、Mn、B、Zn、Cu和水分的周年吸收谱以及主要物候期叶片和浆果中矿质元素含量,并测定了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状况。【结果】结果表明,萌芽后随着新梢的快速生长,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快速增加,日均吸收量的最大值大都出现在果粒快速膨大到成熟期间,其间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占到全年吸收量的60%~70%。以新梢生长中庸、果实品质最佳的供给浓度(N:120 mg.L-1)处理树的吸收量及叶面积换算,666.7 m2各种营养元素和水的全年净吸收量为Ca 29.40 kg、N 18.35 kg、K 15.42 kg、Mg 4.97 kg、P 1.76 kg、Fe 106.87 g、B 32.76 g、Mn 19.73 g、Cu 11.10 g、Zn9.78 g和水210.97 m3。叶片中也以N和Ca的含量最高,其次为K、P、Mg。除K外,矿质元素在果实中的含量都低于叶片。【结论】确定了设施栽培葡萄各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元素的吸收谱和吸收总量,可供葡萄园肥水管理和葡萄专用肥料的开发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集了华南荔枝主产区不同产地的11个优新品种荔枝果穗,测试了叶片、枝条及果实不同部位(果柄、果蒂、果皮、种柄、果肉及种子)大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比较不同养分元素在荔枝叶片、枝条和果实的累积及转移特性.结果表明,多数养分元素如N、Ca、Mg、Fe和Mn在叶片中含量最高,而P和K则在叶片中含量最低,在果柄最高,部分元素如Z...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素形态对蓝莓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 a生蓝莓"斯巴坦"和"北陆"施入不同氮素形态的营养液,分析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2种蓝莓叶片中N含量影响明显且结果基本一致,其中铵态氮处理的叶片N含量最高.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2种蓝莓叶片中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影响不明显且2品种之间有所差别,铵态氮处理的"斯巴坦"叶片中P、K、Ca、Mg、Mn含量最高,铵态氮∶硝态氮=1∶1处理的"北陆"叶片中P、K、Ca、Fe、Mn、B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氮处理对番茄植株叶片养分的影响及增施CO2的效果。以番茄"鸿途"为试验材料,在2个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内,采用苗钵基质栽培,设置5个氮素处理的营养液(50、150、250、350、450 mg·L^-1,分别设为N1~N5)、2个CO2浓度(300、600μL·L^-1,分别设为C1、C2),分别测定植株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生物量及叶片硝态氮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中氮处理(N 250~3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均较高。增施CO2处理后,番茄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10.2%,叶片N、K、Mg含量都增加了20%左右,P含量没有变化,Ca含量降低了25.67%;低氮处理(N 50 mg·L^-1)下,番茄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Mg、Ca含量均较对照N3处理低。增施CO2处理后,植株的总干质量没有显著增加,其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N、P、K含量也没有显著变化,而Ca含量在开花期和坐果期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37.72%、15.45%,Mg含量在开花期较C1处理增加了43.86%;高氮处理(N 4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较N3处理降低了18.03%,叶片硝态氮含量较N3处理增加了111.44%,叶片N、Ca、Mg含量与N3处理接近均较高,P、K含量较N3处理均降低了10%。增施CO2处理后,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35.92%,叶片硝态氮含量增加不显著,叶片N、K、Mg含量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19.06%、27.82%、24.87%,而叶片P含量变化不显著,叶片钙含量在番茄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都较低,较C1处理分别降低了21.37%、17.16%、7.75%。综合番茄生长各项指标及经济效益,在营养液N浓度为250~350 mg·L^-1时,增施CO2浓度到600μL·L^-1(C2)最能促进开花期番茄植株叶片养分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早钟6号'枇杷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钟 6号’枇杷叶片中较高的N、P营养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 ;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次序为Ca >N >K >Mg >P ,花穗为K >N >Ca >Mg >P ,果实为K >N >Ca >P >Mg ;认为早钟 6号枇杷属喜Ca、喜K果树 ,生产上应重视Ca肥和K肥的施用 ;枇杷叶片营养分析采样以第一次夏梢叶片为宜 ,初步确定叶片营养诊断的采样适期为 9月。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盐(NaCl)胁迫下添加γ-氨基丁酸(GABA)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和K+、Ca2+、Mg2+的含量,而Cl-、Fe2+、Na2+的含量显著提高,其中150mmol/L NaCl处理比80mmol/L NaCl处理对黄瓜幼苗的伤害更严重;在2种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γ-氨基丁酸(GABA)均有效缓解了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其中植株地上部鲜重分别比150mmol/L NaCl和80mmol/L NaCl处理提高了63.58%和117.21%;试验证明,NaCl浓度越高对幼苗的伤害越重,外源γ-氨基丁酸通过影响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可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湾地区主要梨园树体矿质营养元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作为树体营养诊断的依据,对环渤海湾地区有代表性的203个梨园树体矿质营养状况及相应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81% ~ 97%的梨园叶片P、Ca、Mg、Fe含量处于适宜状态,26% ~ 40%的梨园叶片N、K、Zn含量偏低。(2)除Mg、Zn外,不同梨树品种间叶片中矿质营养含量差异明显。与其它品种相比,苹果梨N、P含量较高,而K含量偏低;莱阳茌梨N含量较低,而P、K含量较高;砀山酥梨N、P、K含量均偏低。(3)初步筛选出N/P、Mg/P、Zn/P、K/Mg、Ca/Mg、Zn/Mg作为该地区梨园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的营养诊断参数,低产梨园各元素需肥顺序大致为Mg > P > Ca > K > Zn > N > Fe。(4)土壤pH与梨树叶片中Ca、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Zn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梨树叶片中N、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N、K、Ca、Mg、Zn含量与其所对应的土壤有效态养分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微量元素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风沙土产区中微量营养元素相对缺乏,空间变异较大等限制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问题,以4年生"蛇龙珠"葡萄为试材,通过设置滴灌施肥试验,研究了中微量营养元素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硼(B)元素对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中量元素Mg能有效提高葡萄叶片和叶柄中的全磷含量进而提高葡萄单粒重及产量,同时能提高果实单宁及总酚含量;增施微量元素Fe有利于促进叶片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并促进干物量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施B元素则能有效提高叶片和叶柄的全钾及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综合分析,增施Fe、Ca元素能促进葡萄的生长,增施B、Mg元素能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增施Ca、Mg元素能更好的提高酿酒葡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湘西同密度的8树种人工林及其生境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元素含量、元素之间交互作用以及元素含量特征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林木中9种营养元素含量对8种林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主要建群树种营养元素含量特点是CaKMg型;不同树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异较大,Mn、Cu变异系数较大,N、P、K、Ca、Mg、Fe、Zn变异系数小于50%,其中N的变异系数最小;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值表明,8树种均属于N制约型植物;元素间相关分析表明,P和K、Ca和Mg元素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树种分为4类,第1类为华榛、南酸枣和蓝果树,第2类为闽楠、黑壳楠和银木,第3类为深山含笑,第4类为银鹊。  相似文献   

15.
五种矿质元素对金银花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5种矿质元素对金银花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矿质元素Ca、Mn、B、K、Na等对金银花成熟花粉活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同一矿质元素的不同浓度对其活力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Ca、Mn、B、K、Na等5种矿质元素中,萌发率以30 mmol/L MnCl2的作用效果最好,达到15.64%,远远高于对照组(1.53%);而生长速率方面则以10 mmol/L H3BO3的作用效果最佳,达到333.754 μm/h,远远超过了对照组(48.921 μm/h).Ca最好的浓度是20 mmol/L,KH2PO4最好的浓度是12 mmol/L,而EDTA二钠最好的浓度是6.0 mmol/L.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南果梨叶片、果实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为南果梨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辽宁省主产区28个南果梨园的叶片、果实为试材,测定分析了不同梨园叶片、果实主要矿质营养及果实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梨园叶片N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处于适量范围内,P元素含量平均值处于较高水平,K元素含量平均值为8.73 g/kg,低于适量范围的最小值,所有梨园Ca、Mg元素均处于适量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Ca元素含量、果实K元素含量均与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K元素含量和果实Ca元素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P元素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K、Mg元素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叶片N元素、果实P元素含量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P、K元素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果实N元素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叶片N、K含量与果实N、K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Ca含量与果实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g含量与果实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调查南果梨园叶片营养整体呈现高P缺K,N、Ca、M...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钙、镁缺乏对香蕉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及养分吸收、运输及分配的影响,以宝岛蕉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养分胁迫沙培试验。结果表明,叶片是对钙、镁胁迫发生响应最敏感的部位。钙胁迫先在新叶出现缺素症状,沿叶边缘出现枯斑;镁胁迫则先在下部叶片出现叶脉之间失绿黄化的症状。钙、镁缺乏不影响幼苗的茎粗和叶片数,但均会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缺钙抑制幼苗株高的生长。钙、镁缺乏均显著降低宝岛蕉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钙胁迫下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非气孔因素,而镁胁迫下光合作用同时受到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的限制。钙、镁缺乏均抑制宝岛蕉幼苗全株的干物质积累量,缺镁处理的影响大于缺钙处理;钙、镁胁迫还改变了香蕉幼苗养分分配,缺钙抑制N、P、K向叶部运输,缺镁抑制K、Mg在茎部的积累,最终抑制宝岛蕉幼苗叶部和茎部的生长、促进根部的生长,导致根冠比增加。钙、镁缺乏均不利于香蕉幼苗对其他养分的吸收。香蕉栽培过程中,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同时要混合使用钙、镁肥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DRIS法在“帕拉英达”杧果营养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选择"帕拉英达"杧果的4个高产园和2个低产园,于花芽分化期采集叶片,每果园采集样本6个,测定N、P、K、Ca、Mg、S、Fe、Mn、B元素含量,利用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法)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高产果园和低产果园之间的N/Mg、P/Mg、Ca/Mg、B/N、S/Mg、Fe/Mg、Mn/Mg、B/Mg、B/S、Ca·Mn、Fe·Mn、Fe·B、Mn·B等养分形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适宜作为DRIS诊断参数;除K元素相对平衡外,6个果园的叶片其他8种元素均处于不平衡状态,且不同果园的不平衡程度不同;全部果园的Mg指数均为负值,急需补充镁肥;全部果园的Ca、Mn指数较高,部分果园的P、Fe、B指数也较高,说明过剩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缺素处理对两种鸢尾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鸢尾、溪荪幼苗为试材,采用Hoagland完全营养液为对照,对幼苗进行缺素(N、P、K、Ca、Mg)营养液培养处理,研究了缺素处理对其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N、K、Mg元素处理,可使山鸢尾及溪荪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作用大小为NKMg,山鸢尾溪荪;缺P、Ca元素处理可使蛋白质含量大幅度下降,影响作用大小为PCa。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柑桔园营养施肥状况及其施肥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永春等10县(市)70片(≥3.5hm2)柑桔示范园为代表,通过土壤、叶片分析及施肥状况的综合诊断得出的结果表明:84%的示范园土壤显著酸化(pH<5.5),主要是施用N、P、K化肥造成的;营养失调也普遍存在于示范围中,其中主要元素缺Ca、P吸收障碍及微量元素B、Cu的过量尤为普遍;施肥中有机肥不足,P、N肥滥用,Ca、Mg、K肥欠缺;叶片K、Mg并不简单受其土壤有效成分的影响,叶片K与土壤"全N/有效K"、"水解N/有效K",叶片Mg与土壤"代换Mg/代换Ca"呈极显著相关(P<0.01,r=-0.36、-0.39、0.49)。据此,对以红壤为主要土壤类型的福建柑桔产区的施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