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鹅在自然交配时,公母鹅都具有择偶交配的特点,而且在公鹅中存在较多的不育现象,造成公鹅留种数量增多,而且受精率偏低。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1∶20,同时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增加了每只母鹅繁殖雏鹅的数量。尤其是在进行鹅品种间杂交时,人工授精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个体大小悬殊而造成的自然交配困难。随着我省养鹅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养鹅场的增加,应大力推广鹅的人工授精技术。1公鹅的采精1.1采精训练与选留在母鹅开产前两周,公鹅就应进行按摩训练。公、母鹅在达到性成熟阶段,要分开饲养,公鹅一般…  相似文献   

2.
凌志勇  陈玲 《水禽世界》2004,(11):26-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草食动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种草养鹅发展迅猛,种蛋、鹅苗十分紧俏,种鹅已逐渐由家庭散养走向规模养殖。但如何规模养好种鹅,产生规模效益则是一大难题。在此,我们结合生产工作实践,谈谈提高种鹅规模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1规模养殖要适度种鹅规模养殖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者的资金、劳力、牧草、饲料等条件,以及市场种蛋销售情况来确定。如果条件尚不够完善,不必追求大规模,否则饲养管理不善,鹅群患病死亡增多,产蛋率低,种蛋质量差,反而得不偿失。实践证明,一般农户可养20组,120只种鹅(公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草食动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种草养鹅发展迅猛,种蛋、鹅苗十分紧俏,使种鹅已逐渐由家庭散养走向规模养殖。但如何养好种鹅,产生规模效益则是一大难题。在这里,笔者结合生产工作实践,谈谈种鹅规模养殖的关键技术。1规模养殖要适度种鹅规模养殖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者的资金、劳力、牧草、饲料等条件,以及市场种蛋销售情况来确定。如果条件尚不够完善,不必追求大规模,否则饲养管理不善,鹅群患病死亡增多,产蛋率低,种蛋质量差,反而得不偿失。实践证明,一般农户可养120只种鹅(公母比例为1:5),年…  相似文献   

4.
要发展养鹅业,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养好种鹅,要养好种鹅,必须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饲养管理。鹅是最能利用青绿饲料的动物,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1种用鹅饲养季节的选择要发展养鹅业,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选留好种鹅,养好种鹅。选留种鹅应做到初选  相似文献   

5.
四季鹅以其自产自孵 ,杂食能力强 ,生长速度快 ,肉质鲜嫩 ,深受农民喜爱。农民利用冬闲的旱育秧田空茬种植青菜 ,养殖四季鹅 ,使四季鹅常年不断青。饲养四季鹅成本低 ,效益高。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如下。1 种鹅的饲养管理1.1 种鹅的选留种鹅的选择在生产上特别重要 ,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 ,雏鹅的成活率。种鹅应来自不同的生产群 ,这样既可避免近亲交配 ,又可获得杂交优势 ,提高育雏率。选留时应注意将优良的品质遗传给后代。一般根据体型外貌选择体大、健壮、开产早、抱性强的作种用 ,通过复选 2~ 3次 ,确定选留。公鹅除体格健壮之外 ,还…  相似文献   

6.
四季鹅自产自孵,杂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深受农民喜爱。农民利用冬闲的旱育秧田空茬种植青菜,养殖四季鹅常年不断青料。饲养四季鹅成本低、效益高,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如下。1种鹅的饲养管理.①种鹅的选留:种鹅的选择在生产上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雏鹅的成活率。种鹅应来自不同的生产群,这样既可避免近亲交配,又可获得杂交优势,提高育雏率,选留时应注意将优良的品质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7.
种鹅是获得优质种蛋的基础,正确的选留种鹅是鹅场正常运营的保证,是鹅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正确的授精方式,既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又能避免造成公鹅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本文从选择种鹅、配种年龄、配种比例和配种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养鹅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养鹅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白鹅的目的是生产出质量优良、数量多的禽产品,而掌握好孵化过程中的操作是提高孵化率的保证。1选择和保存种蛋要选自正规的饲养管理、种鹅群正常、健康、有适当公母比例的养殖场。  相似文献   

9.
鹅业生产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草养鹅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养殖户的重视。目前我国鹅的存栏数量已达到6亿只,在我国家禽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中只有养好种鹅,才能获得大量优质的种蛋、鹅苗。多年来传统的饲养方式下,种鹅的繁殖率低于鸡和鸭,种蛋受精率偏低,影响鹅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随着鹅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养鹅业已逐渐成为农村养殖专业户的一项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鹅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鹅的疾病防范缺乏有效的措施,疫病免疫效果差,造成鹅群患病多,特别是雏鹅发生的小鹅瘟常导致大批死亡.小鹅瘟病感染在我县养鹅业中已经有很高的感染率,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繁殖期种鹅群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禽产品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鹅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鹅业生产的特点,无论是种鹅还是商品鹅,绝大多数是由农户小规模饲养的,鹅群饲养管理的科学技术知识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到生产实践中已经成为鹅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节粮型的养鹅业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鹅产品的接受,客观上提供了养鹅业发展的市场空间。然而由于种鹅繁殖力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搞好种鹅蛋的孵化工作十分重要。为此,笔者总结了在“机械孵化(第1~21天)+摊床出雏”方式下。对种鹅蛋施以“变温、高湿、增氧、微震”措施,能显著提高孵化效果和雏鹅质量。现将有关综合措施简介如下。 一、获取优良种蛋 1.种蛋应来自品质优良、健康的种鹅群。 2.应加强种鹅饲养,根据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供给营养全面、平衡的饲料。 3.确定合适的公母比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逐渐改善,鹅作为绿色食品已成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由于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微观调控,养鹅业的发展比较迅速,而养好种母鹅,可以获得优良的种蛋,也是发展养鹅生产的基础。根据笔者多年生产实践的体会,现对种鹅的饲养管理总结几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种鹅是获得优质种蛋的基础,正确的选留种鹅是鹅场正常运营的保证,是鹅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正确的授精方式,既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又能避免造成公鹅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本文从选择种鹅、配种年龄、配种比例和配种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养鹅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种鹅开产期放牧放水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鹅专栏 (一)充分了解种鹅群在开产期的饲养管理特点 种鹅经几个月的休产期后.身体机能正处于开产前的恢复阶段.因此,开产前20天左右,种鹅群就要配好公母鹅比例,一般以1:6~8为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洪泽县洪泽湖鹅的养殖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的同时,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养鹅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或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鹅消化道线虫病是养鹅生产中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影响养鹅业的发展.在养鹅业中除做好科学饲养管理外,还应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对促进养鹅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海静 《动物保健》2010,(11):31-32
近年来,养鹅业已逐渐成为农村养殖专业户的一项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鹅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鹅的疾病防范缺乏有效的措施,疫病免疫效果差,造成鹅群患病多,特别是雏鹅发生的小鹅瘟常导致大批死亡。小鹅瘟病感染在我县养鹅业中已经有很高的感染率,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黑龙江省养鹅业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规模化的发展,鹅饲养密度的增加,种鹅、种蛋、雏鹅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黑龙江省养鹅业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规模化的发展,鹅饲养密度的增加,种鹅、种蛋、雏鹅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鹅养殖业历史悠久,鹅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养鹅业发展迅速,我国的鹅肉制品产量、养鹅数量、羽绒制品产量在我国畜牧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世界也排名首列。鹅饲养管理技术、品种不断改进,推动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推动了养鹅经济的迅速发展。鹅是草食性家禽,食性比较杂,种草养鹅是一种节粮型畜牧养殖项目,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且种草养鹅的鹅肉产品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符合绿色消费需求,顺应我国环保经济的发展趋势。本文研究对比全精料饲养模式、传统放牧饲养模式以及最新种草养鹅模式下的人工牧草配比精饲料的不同模式饲养效果,结果显示,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养殖鹅75日龄体重3.35kg/只,95日龄出栏体重3.97kg。相比全精料饲养模式、传统养殖模式,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养殖的存活率高,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