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兽药是特殊商品,兽药不仅影响动物防病治病的效果,而且通过食物链间接甚至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兽药使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动物防疫治病,其次要保证动物产品安全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和强调兽药的质量和安全有效性,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必须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兽药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对我国兽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分别从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及兽药管理体系、兽药质量检测状况等方面概述了我国兽药行业现状。具体详述了生产企业GMP现状、经营企业GSP现状、养殖企业兽药使用现状、目前我国兽药管理方面的法律及监管体系和近年兽药质量检测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贵州畜牧兽医》2004,28(4):42-46
2004年4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04号国务院令,颁布《兽药管理条例》。《条例》共分九章七十五条,分别为总则,新兽药研制,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兽药进出口,兽药使用,兽药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兽药储备制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灾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紧急调用国家储备的兽药;必要时,也可以调用国家储备以外的兽药。另外,《条例》还建立了新兽药研制管理和安全监测制度。根据《条例》规定,研制新兽药,应当具有与研制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规范和措施。研制新兽药,还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在兽药生产、经营方面,《条例》也规定了相应的准入条件。符合这些条件的,申请人方可向相应的地方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相应的证明材料。《条例》将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兽药市场监督管理是国家赋予农牧行政执法部门和兽药质量监察机构的一项职责。在执行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有待进一步理顺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处理得当,必将对兽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1兽药监督与兽药经营的关系兽药监督人员是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而兽药经营人员是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客体。农牧行政执法部门:首先,要加强对兽药监督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使兽药监督人员提高政治素质、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对兽药经营人员进行经营作风、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兽药的基础知识的教育,使经营人员自觉…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牧兽医工作的发展 ,我省的兽药生产厂家和兽药经营部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 ,如何保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兽药质量 ,就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兽药监督员队伍 ,特别是地、市、县一级建立和培训兽药监督员已迫在眉睫 ,应尽快实施。1 什么人才能当兽药监督员国务院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 :“县以上农牧行政管理机关选任兽药监督员。兽药监督员必须由兽药、兽医技术人员担任 ,凭所在地人民政府发给的《兽药监督员证》开展工作”。2 明确兽药监督员的工作及主要职责兽药监督员有权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对辖区的兽药生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兽药的定义,及选购、使用、保存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兽药的基本常识进行归纳总结,普及兽药使用常识,可为广大养猪场户、兽医药从业者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防治猪病和减少猪肉的兽药残留,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条例》分为总则、新兽药研制、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兽药进出口、兽药使用,兽药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九章,七十四条。原《条例》为九章51条,加了23条。  相似文献   

8.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9):15-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国家实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第五条国家实行兽药储备制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灾情…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部对兽药产业实施(3G)战略,即兽药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UP(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MP和兽药GSP已实施多年,现在正在运行当中,兽药GUP各地正逐步实施,逐渐规范兽药使用市场,但由于兽药GUP涉及面更为广泛,因此,在执行中存在问题也较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通过工作开展实际,分析问题,提出进一步规范兽药安全使用行为的对策和建  相似文献   

10.
1 什么是假劣兽药 在实践中要区分假劣兽药,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假劣兽药。《兽药管理条例》中对“假兽药”和“劣兽药”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回顾国家兽药产品电子追溯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提出国家兽药产品电子追溯体系的概念和框架,介绍生产环节、经营环节、监管环节和使用环节开展兽药电子追溯的业务流程,对兽药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和应用进行思考,展望兽药电子追溯体系的发展前景,为智慧兽药监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的《兽药管理条例》将兽药GMP列为企业取得兽药生产许可的必要条件,通过兽药GMP也就此成为企业立足动物保健品行业的最低标准,截至2005年底,已有1200多家企业通过了兽药GMP,2006年又新增兽药GMP企业100多家.  相似文献   

13.
<正>兽药管理可以学习借鉴人用药品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在全国全面推行兽药药品电子监管码制度。甘肃省张掖市实施兽药GSP管理三年多来,全市兽药经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经营管理质量大幅提高,兽药GSP制度框架已基本建成,兽药流通环节有了明显的改善,兽药经营环节抽检合格率逐年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个别兽药经营企业的兽药进货渠道不明、违法销售假劣违禁兽药等现象。一、问题分析1.兽药经营者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低。兽药的进货和销售在质量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该市大部分兽药经营企业,存在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兽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9章75条,各章分别为:总则、新兽药研制、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兽药进出口、兽药使用、兽药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新《条例》是在1987年《条例》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兽药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外有效做法和我国人用药品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适应提高兽药质量和畜产品、水产品质量的要求,本着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结合我国实际并尽可能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依法行政的原则对现行《条例》进行的修订。新《条例》围绕兽药监管的各个环节作了…  相似文献   

15.
对推行实施兽药GMP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并指出兽药行业的规范化管理,除了要推行实施兽药GMP外,还应加快对兽药的经营、使用、研发、临床试验等各环节的立法,建立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尽快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否则兽药GMP将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 2 2号《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于 2 0 0 2年 9月 2 7日业经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发布 ,自 2 0 0 3年 3月 1日起施行。附件 :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部长 杜青林二零零二年十月三十一日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兽药监督管理 ,规范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印制、使用活动 ,保障兽药使用的安全有效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农业部主管全国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所辖地区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工作。第三条 凡在中…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兽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保障对我国畜牧业、水产养殖业20年来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国际动物保健品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兽药工业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本文拟对目前国内外兽药开发的形势和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兽药研发的思路,供动物保健品业界的同行们参考。1国内外新兽药研发的特点1.1国外新兽药研发的特点1.1.1新兽药研发速度减慢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国外的兽药业得到持续发展,但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新兽药研发的增长速度放慢,进入21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当前兽药生产、兽药经营以及兽药使用环节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同时提出了有效的监管对策与建议,以期规范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保障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检疫》2005,22(4):10-10
2005年,农业部兽药监管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其重点是,以查处非法制售兽用生物制品为突破口,依法打击制售假劣兽药活动,取缔兽药非法生产、经营黑窝点;查处非法制售疫苗活动,维护兽药市场秩序;以清查禁用兽药为重点,进一步降低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检出率;以推行兽药GMP、兽药GSP管理为措麓,建立兽药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兽药GMP的实质和兽药质量的内涵,强调了兽药生产企业应以兽药GMP为基本准则,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自觉成为兽药GMP的执行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